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电缆敷设

电力电缆敷设

电力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排管敷设、隧道敷设、电缆沟和桥架敷设、水底电缆敷设等。

不同敷设方式的施工技术要求不完全相同,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有差异。

一条电缆线路采用什么方式敷设,取决于地下管线的总体规则、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

(一) 直埋敷设1.直埋敷设的特点将电缆线路直接埋设在地面下的敷设方式称为电缆直埋敷设,埋设深度为0.7~1.5m,电缆上面覆盖15cm细土,并用水泥盖板保护。

直埋敷设适用于电缆线路不太密集的城市地下走廊,如市区人行道、公共绿地、建筑物边缘地带等。

直埋敷设不需要大量的土建工程,施工周期较短,是一种较经济的敷设方式。

直埋敷设的缺点是电缆较容易遭受机械性外力损伤,容易受到周围土壤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电缆故障修理或更换电缆比较困难。

2.直埋敷设的工程前期准备(1)线路位置的确认。

电缆线路设计书所标注的电缆线路位置,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

敷设施工前一般应申办电缆线路管线执照、掘路执照和道路施工许可证(俗称“二照一证”)。

应开挖足够的样洞,了解线路路径邻近地下管线情况,并最后确定电缆线路路径。

然后召开敷设施工配合会议,明确各公用管线和绿化管理单位的配合、赔偿事项。

如果邻近其他地下管线和绿化需迁让,应办理书面协议。

(2) 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防火包,明确施工组织机构,制订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熟悉工程施工图,根据开挖样洞情况,对施工图作必要修改。

确定电缆分段长度和接头位置。

(3) 编制施工计划和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确定各段敷设方案和必要的技术措施。

进行施工前各盘电缆的验收。

包括查核电缆制造厂质量保证书,进行绝缘校潮试验、油样试验和护层绝缘试验等。

(4)工程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和运输机械的准备。

除电缆外,主要材料还有各种电缆附件、电缆保护盖板、过路导管。

机具设备包括各种挖掘机械、敷设专用机械、工地临时设施(工棚)、施工围栏、临时路基板。

应根据每盘电缆的重量,制订运输计划及运输设备的准备。

高压电缆每盘重达十几吨,甚至20~30t,应有相应的大件运输装卸设备。

3.敷设施工方法(1) 电缆直埋敷设应分段施工,一般以一盘电缆的长度为一施工段。

施工顺序为:预埋过路导管,挖掘电缆沟,敷设电缆,电缆上覆盖15cm厚的细土,盖电缆保护盖板及标志带,回填土。

当第一段敷设完工清理之后,再进行第二段敷设施工。

(2)直埋敷设应符合表5-42所列的各项质量标准。

表5-42 电缆直埋敷设质量标准控制项目质量标准埋设深度(m) 10kV及以下0.735kV及以上 1.0穿越农田时另加0.2续表控制项目质量标准电缆与建筑物基础距离(m) 0.6 电缆与行道树距离(m) 0.75电缆平行净距(m) 10kV及以下0.1 35kV及以上0.25 不同部门的电缆0.5电缆交叉净距(m)无隔板0.5有隔板0.25 电缆与热力管净距(m)平行 2交叉0.5 电缆与其他管道净距(m) 0.5 电缆与铁道平行间距(m)一般 3电气化铁道10 电缆与保护盖板间细土层厚(m) 0.15电缆导管内径(m) (1.2~1.5)D( D为电缆直径)(3)直埋敷设中有以下几项具体技术要求。

1)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敷设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确定电缆盘、卷扬机和履带输送机的设置地点。

2)清理电缆沟,排除积水,沟内每隔2.0~3.0m安放滚轮1只。

电缆沟槽的两侧应有0.3m的通道。

施放电缆时,在电缆盘、牵引端、卷扬机、输送机、导管口、转弯角、与其他管线交叉等处,应派有经验的人操作或监护,并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手段,确保现场总指挥与各质量监控点联络畅通。

3) 电缆盘上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一般使用慢速卷扬机牵引,速度为6~7m/min,最大牵引力30kN。

卷扬机和履带输送机之间必须有联动控制装置。

4)监视电缆牵引力和侧压力。

电缆外护套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受损伤。

如果发现外护套有局部刮伤,应及时修补。

在敷设完毕后,测试护层电阻。

110kV及以上单芯电缆外护套应能通过直流10kV、1min的耐压试验。

(二) 排管敷设1.排管敷设的特点将电缆敷设于预先建好的地下排管中的安装方式称为电缆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适用于交通比较繁忙、地下走廊比较拥挤、敷设电缆条数较多的地段。

在一些城市,排管敷设已成为仅次于直埋敷设而被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

排管和工井的位置,一般在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也有建设在人行道或机动车道。

在排管和工井的土建一次完成之后,相同路径的电缆线路安装,可以不再重复开挖路面。

电缆置于管道中,基本消除了外力机械损坏的可能性,因此其外护层不需要铠装,一般应有一层聚氯乙烯外护套。

排管敷设的缺点是土建工程投资较大,工期较长。

管道中电缆发生故障时,需要换两座工井之间的一段电缆,修理费用较大。

2.排管敷设方法(1)敷设施工前,先用疏通器对排管进行疏通检查,应双向畅通。

如有疑问,应用管道内窥镜检查。

排管中,不允许存在有可能损伤电缆外护套的残留物。

在电缆施放过程中,要在电缆外护套上均匀涂抹一层中性润滑剂,以降低电缆在排管中的摩擦系数。

(2)排管敷设的牵引方法如图5-14所示。

如果电缆盘能够搁置到工井入口处,电缆引入工井的方法以图5-14 (a)所示方法为好,因为这种引入法需在工井中搭建的滚轮支架比较简单。

如果电缆盘搁置的位置离开工井入口处有一段距离,应采用图5-14 (b)所示的引入方法,这种引入法,在工井口到电缆盘间需每隔1.5m搭建滚轮支架一档,在工井内应按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搭建一组圆弧形滚轮支架。

(a) 电缆引入工井方法之一; (b)电缆引入工井方法之二1—电缆盘;2—波纹聚乙烯(PE)管;3—电缆;4—喇叭口; 5—管道;6—钢丝绳;7—卷扬机;8—放线架在工井入口处应用波纹聚乙烯管(PE) 保护电缆,排管口要用喇叭口保护。

较长电缆敷设,可在线路中间的工井内安装输送机,并与卷扬机采用同步联动控制。

排管敷设前后,应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试电缆外护套绝缘,并做好记录,以监视电缆外护套是否受到损伤。

(3) 电缆敷设后,工井内电缆要用夹具固定在支架上,并以塑料护套作衬垫,从排管口到支架间的电缆,必须安排适当的回弯,以有效地吸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电缆的伸缩。

排管口要用不锈钢封堵件封堵,工井内电缆应包绕防火带。

电缆排管敷设应选用无铠装、有塑料外护套电缆。

(三) 隧道敷设1.隧道敷设特点将电缆线路敷设于已建成的电缆隧道中的安装方式称为电缆隧道敷设。

电缆隧道是能够容纳较多电缆的地下土建设施。

在隧道中有高1.9 ~2.0m的人行通道,有照明、通风和自动排水装置。

隧道中可随时进行电缆安装和维修作业。

电缆敷设于隧道中,消除了外力损坏的可能性,对电缆安全运行十分有利。

但隧道的建设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是否选用隧道作为电缆通道,要进行综合经济比较。

电缆隧道适用的场合有以下几方面。

(1)大型电厂或变电所,进出线电缆在20根以上的区段。

(2) 电缆并列敷设在20根以上的城市道路。

(3)有多回路高压电缆从同一地段跨越内河时。

2.隧道敷设电缆施工(1)牵引方式。

隧道电缆敷设,应采用卷扬机钢丝绳牵引和电缆输送机牵引相结合的办法,电缆端部制作牵引端。

将电缆盘和卷扬机分别安放在隧道入口处,在入口处搭建适当的滚轮支架,一般应在电缆盘与隧道入口之间和隧道转弯处设置电缆输送机。

隧道中每2~3m 安放滚轮一只。

(2)高落差问题。

电缆隧道敷设中的高落差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以上海黄浦江电缆隧道为例,这条隧道浦东竖井深29m,浦西竖井深26m,即隧道底到地面有近30m的高差。

当电缆隧道与城市地铁交叉时还要深得多。

在隧道中敷设高压充油电缆,要注意地面和隧道底部保压压力箱的实际压力。

地面上保压压力箱的实际压力,要考虑到隧道底部电缆的最高油压不大于电缆所能承受的油压上限。

而当保压压力箱放置在隧道底部时,不能使地面上的电缆压力跌到零。

通常,地面压力箱的油压力应控制在≥0.05MPa,隧道底部压力箱压力应控制在0.30~0.35MPa。

在敷设施工时,应派人监视油压变化。

当隧道高差大于30m时,不宜选用低油压充油电缆。

在竖井中,由于电缆的自重可能拖动电缆盘转动,因此,电缆盘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在隧道两端的竖井中,还要注意上端90°转弯处电缆因自重所承受的侧压力。

如果侧压力大于电缆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可采取绑扎法,即用φ5mm尼龙绳将电缆与钢丝绳绑扎,每隔2~3m绑扎一道,使电缆的自重由钢丝绳分担。

(3)通信联络。

电缆隧道敷设,必须有可靠的通信联络。

卷扬机的启动和停车,一定要执行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指令。

当竖井或隧道中遇到意外障碍时,要能紧急停车。

常用通信联络手段是架设临时有线电话。

如果使用无线对讲机通话,因受在隧道中有效范围限制,需设必要的中间对讲机传话。

此外,在隧道中,还可设定灯光信号作为辅助通信联络设施,例如设定灯光闪烁,表示需紧急停车信号等。

(4) 电缆的固定。

在电缆隧道中,多芯电缆安装在金属支架上,一般可以不作机械固定,但单芯电缆则必须固定。

因为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电动力作用,单芯电缆之间所产生的相互排斥力,可能导致很长一段电缆从支架上移位,以致引起电缆损伤。

从电缆热机械特性考虑,电缆在隧道支架上和竖井中,应采用蛇形方式,并使用可移动的夹具将电缆固定。

(5) 防火措施。

敷设在隧道中的电缆应满足防火要求,例如具有不延燃的外护套或裸钢带铠装,重要的线路应选用具有阻燃外护套的电缆。

隧道中应有火灾报警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

在隧道中,电缆防火措施还常以50%正搭盖方式包绕防火带包两层(高压电缆防火带用量约为1kg/m),或采用防火槽盒。

将电缆置于全密封防火槽盒中,可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

此外,还需要有常规消防设施,如在隧道中每隔50m 设置沙子桶,在竖井中分层设置灭火机等。

(四) 电缆沟敷设1.电缆沟敷设特点将电缆敷设在预先建成的电缆沟中的安装方式称为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适用于发电厂及变电所内、工厂厂区或城市人行道,并列安装多根电缆的场所。

根据敷设电缆的数量多少,可在沟的双侧或单侧装置支架,电缆敷设后应固定在支架上。

在支架之间或支架与沟壁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通道(见表5-43)。

电缆沟中敷设的电缆应满足防火要求,例如具有不延燃的外护层或裸钢带铠装,重要的线路应选用具有阻燃外护套的电缆。

电缆沟敷设的缺点是,沟内容易积水、积污,而且清除不方便。

由于电缆沟一般离地较近,空气散热条件差,因而其电缆允许载流量比直埋敷设低。

表5-43 电缆沟内最小允许距离名称最小允许距离(mm)两侧有电缆支架时的通道宽度500单侧有电缆支架时的通道宽度450电力电缆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小于电缆外径电缆支架的层间净距电缆为10kV及以下200电缆为20kV及以上250电缆在防火槽盒内 1.6×槽盒高度2.电缆沟敷设施工方法(1) 电缆沟敷设施工前,需揭开部分电缆沟盖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