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干燥叶。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
蜜桑叶:净桑叶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炒至不粘手,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蜂蜜20斤)。
【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
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 8~15cm,宽7~13cm ;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
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
质脆。
气微,味淡、微苦涩。
【鉴别】(1)本品粉末黄绿色或黄棕色。
上表皮有含钟乳体的大型晶细胞,钟乳体直径47~77μm 。
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
非腺毛单细胞,长50~230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5~16μm;偶见方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30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热水10ml,置60℃水浴上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桑叶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约至8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甘、苦,寒。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用法用量】 5~9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
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
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
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
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来源:39健康网 2010年04月21日11:34桑叶的美颜功效我国古代医著《保生要录》中所载的“扶桑至宝丹”,具有“驻容颜,乌髭发,补髓填精,祛疾延年”等功效,其中药物成分是什么呢?答案会使人大吃一惊——桑叶。
桑叶确是物美价廉的天然美容护肤佳品,尤其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良好的疗效。
痤疮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
步入青春期后,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可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
除此之外,中医还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长期便秘,加之外邪侵犯皮肤等也易诱发痤疮。
而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人试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258例,显效达到89%。
脸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为之苦恼。
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
日本已用其开发出具有保健功效的桑茶。
其茶色碧绿,富含优质蛋白质、粗纤维、糖类,以及钙、磷、铁、锰等营养成分,且不含茶叶中的咖啡因和单宁。
桑茶饮用方便,营养成分吸收快,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功用。
用桑叶洗浴对美容也大有裨益。
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克,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
经过霜雪洗礼的桑叶,解表且不伤里,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对于皮肤粗糙的人更是最佳的选择,可以使皮肤变得细嫩起来。
古代医家对此方的制法是:“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十数斤,洗以长流水,去蒂,曝干,为末。
每桑叶净末一斤,用黑芝麻四两,阴阳水煎浓汁二碗,去麻存汁,用蜜十二两,炼滴水成珠,将汁入蜜内,和药末捣丸,如梧桐子大”。
可“每日服百丸,早盐汤、晚酒”(送服)。
中医认为,褐色斑病因为肝郁血虚、风热之邪郁于络脉所致。
用桑叶治疗的方法是,取冬桑叶500克,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克,沸水浸泡当茶饮。
1个月为l疗程,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显疗效,斑块消退或色素变浅。
治疗期间应多吃一些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专家们认为,桑叶之所以对褐色斑有良好的疗效,可能与其对机体内分泌功能的改善有关。
药理研究证明,桑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
桑叶祛病用途桑叶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桑的枯燥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具有分散风热、清肝明手段成效,在中药里属辛凉解表类药物。
桑叶以其普遍的药用价值,得到人们的喜爱。
桑叶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以及肝火或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
现代药理研讨标明,桑叶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异槲皮甙、有机酸、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等,对伤寒杆菌有明显的抑止造用,且能抑止葡萄球菌的生长,并据此发觉了桑叶有以下新用途。
疗眼疾把经过霜打的桑叶15~20克洗净,水煎去渣,放凉后,用干毛巾浸药液敷病眼,对治疗风热眼肿痛、目涩眩赤、羞明流泪和目干暗淡效果较幻想。
天天可多敷几次,2~3天便奏效。
关于老的年人因肝肾虚亏惹起的风眼流泪、眼干昏花等症,天天用桑叶煎水趁温洗眼,则有明目收泪的良效。
一般半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1个疗程完毕后,停药3~5天再持续下1个疗程。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新奇桑叶数片洗净后,捣烂取汁,以其汁滴入耳内1~2滴,天天滴3次,一般2~3天即愈。
润肤除燥中医有“肺主皮毛”之说,而桑叶归肺、肝经,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之功,故可用来。
因而,以桑叶煎汤沐洗,不失为既经济实惠又疗效甚佳的方法。
治手、脚干裂手、脚干裂者,可把手、脚浸泡在桑叶汤中,早晚各1次,每次约半小时,连用10天为1疗程。
面部枯燥者,坚持用桑叶水洗脸,几天后可见面色润泽,以至不必,也能起到的做用。
另外,每天取桑叶15克,以沸水浸泡做茶服用,对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有效,一般服用15天到1个月可见色斑变浅。
桑叶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作者:作者:刘龙,孙莲,杨文菊, 艾尼娃尔·艾克木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质检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来源:医学期刊 / 大学学报收藏本文章【摘要】目的:建立桑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HPLC法对采自新疆及内地不同产地的18批桑叶建立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YMC -C 18 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A)-0.4%磷酸(B),水溶液梯度洗脱[0~10 min,A-B比例由20∶80→25∶75;10~20 min,由25∶75→30∶70;20~50 min,由30∶70→60∶40],流速0.8 ml/min,波长360 nm,柱温30℃。
结果:从18批次桑叶药材中标示出10个共有特征峰,平均相似度为0.898。
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为有效控制桑叶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桑叶;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The study of HPLC Fingerprint of folium moriLIU Long, SUN Lian,YANG Wei-ju, et al(College of Pharmacg,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method of Morus abla L by HPLC for the quality control.Methods: The fingerprint of 18 batches of mulberry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Xinjiang and the mainland was established by HPLC.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with YMC-C18 column(4.6 mm×250 mm, 5 μm) was used as analytical column, gradient elution 0~10 min, The ratio of A and B was: 20∶80→25∶75; 10~20 min, 25∶75→30∶70; 20-50 min, 30∶70→60∶40 was performed by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methanol-0.4% phosphoric acid water, 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 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60nm,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Results: Ten mutual characteristic peaks (fingerprint) were detected from 18 batches of Folium Mori, the average similarity was 0.898.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tabile and reliable, it can be used as a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lium Mori.Key words: mulberry leaves; RP-HPLC; fingerprint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bla L.的干燥叶,主要含有生物碱、香豆素类、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类、甾体、黄酮及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祛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的功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1],《神农本草经》称桑叶为“神仙叶”,具有滋阴补血、疏散风热、益肝通气、降压利尿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出桑叶中含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物质[2~5]。
《中国药典》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桑叶中活性成分芦丁的含量[1]。
中药及其制剂以其整体作为有效物质,常规中药的质量稳定性单靠确定已知有效成分的鉴定方法已不适应中药现代化的要求,采用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其所含的各种成分是稳定的,含量比例能保持恒定,进一步保证中药材质量和疗效的一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