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导学案

第2节 滑 轮
一、目标导引
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
2、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探究学习
(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的种类
学习活动1:仔细研读课本P82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展示评价1:使用时滑轮位置 叫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位置 叫动滑轮;举
例说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

(二)通过探究、画图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活动2: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拉,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展示评价2:○
1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拉力的大小都相同,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可以 。

②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学习活动3:按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展示评价3: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

动滑轮的实质:
①找出动滑轮的支点,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大小关系。

②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 杠杆。

(三)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阅读教材83页,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活动4:
根据书上图所示方式组装滑轮组,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比较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F 与物重G ,以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 的关系。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实验
钩码重G/N
弹簧测力计 拉力F/N
钩码升高的 高度h/m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m 承担物重的 绳子股数n
1
2
(1)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

(2)使用滑轮组时,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n,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与物重G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如果考虑动滑轮自重为G0,则该关系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提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

三、课堂达标
1、如图所示,是某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
是______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使用__________图中的滑轮
能够省力。

2、用右图所示的滑轮提起重物,请回答:①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
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
重物升高 m,拉力做的功为,如果直接将重物提升同样的高度,
则需做功为;②若G=300N,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____N时
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③如果物重G=180N,不计摩擦,绳端的拉力是F=
100N,动滑轮重为 N。

3、请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4、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一个人站在地上,
想用这根绳子提起1800N的重物,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
法。

四、你知道吗
1、在绕线时,每个滑轮的轮槽只能绕过一根绳子,并且由
内到外,依次绕线,画线时要用刻度尺画直线,因为滑轮组
下的重物(以及动滑轮)受重力,将绳子拉直,所以要画直
线。

2、对同一滑轮组,若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则有奇数段
绳子承担物重,若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则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即
滑轮组绕线规律是:“奇动,偶定”。

五、我有话说
学习活动5: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能用语言描述
展示评价5:我本节课的收获是:
我还存在的疑问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