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思韵
飘渺的节令轮换,又延伸到盛夏七月似火的时光,用汗如雨下形容酷热的程度,被难耐的酷热拥抱和亲吻的滋味一点不过分,丝丝烦乱又有一些喜欢夏季阳光暖溢溢的温馨,两种心绪悄然而至。
怎样稍有避开七月似火的蒸烤,只有清晨的晨曦里有一丝丝的凉爽,尽管很短暂,然而很名贵,抓紧晨曦这一刹那的光阴在林荫小路散步,舒缓被热灼伤的心绪。
浓绿的林荫路两旁浓密的绿林遮盖着小路,庆幸有这些小路,难得小路是盛夏纳凉的天堂去处。
黄连木,香樟树,迤逦小路两侧,把阳光挡在小路以外的世界,庆幸小路如此惬意,迈着悠闲散漫的步履向前方小路走去。
走着,走着,忽听一阵如同交响乐曲般的鸣唱,令我惊讶唏嘘,似火的七月竟然有这般响亮的,音调整齐大合唱,认真倾听,这般赋有诗意的鸣唱,曲调渐渐的过度,由远及近由低到高音波飘渺,歌声悠长缠绵,回响荡懿。
每次悠长的歌声过后,稍停顿,就会再次响起悠长清亮高亢略带嘶哑的歌声。
歌声此起彼伏,这边树林歌声刚停,那片绿荫又响起。
回音久久……。
是‘蝉’鸣,宋代朱熹诗赞:“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太形象了,这歌声会在似火的七月满载余
音回绕长久回响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蝉鸣:“一首缠绵悱恻的诗”。
诗的主角是‘蝉’,这支隐形的盛大的歌唱团是‘蝉’?缠卷在黄连木上的人间过客‘蝉’竟然这么喜欢激情似火的七月,喜爱热烈,选择了七月作为自己生存的最昌盛时期。
蝉鸣,黄连木树上盛大的队伍‘蝉’是流彩纷呈的七月超级音波制造者。
不可小觑这庞大的音波力量,犹如摧枯拉朽的凝聚力,为盛夏添上一抹回音飘漾,没有‘蝉’这位七月主角,时光会缺少旖旎多姿,或逊色或增加寂寞。
‘蝉’炫彩了七月似火的激情。
‘蝉’鸣,携手七月似火日子的燥热,盛夏变得这么心爱而不可怕,热烈,日月流光炫影,草木婆娑,鸟语呢喃,看花半开,淅沥沥的小雨洗净了心中的尘埃,欣欣然,完全被这稀有的风景而感染。
埋伏在地下四年之久的‘蝉’的生涯波折而幽暗,最初感受短暂光明下的幼虫伸展开腰身,芊芊细细的身体努力钻入土中,感受漫长的地下黑暗,开始不见天日的生存,朦胧的睡意浓浓,待春暖花开,重新向上移动纤弱肢体,汲取植物根的美味,秋去冬来时,则又入深深土中,躲避寒冷。
‘蝉’漫长的重复的5次蜕变,漫长的企盼,等待的是有一天冲破黑暗,摆脱泥土的束缚与捆绑,来到世上,重见光
明,(仅仅两个月左右的重见光明),重见光明的那一日开始,逐步成长成为漂亮的姑娘和小伙,穿上美丽的能与任何飞鸟比羽的双翼,小伙子们具备了完满的一副清亮歌喉,在似火的七月鸣唱,为一个夏天的精彩演绎着生命的靓丽……。
此起彼伏的蝉鸣仿佛是穿透红尘的世外清音,如安详的清风一样扑面而来,我心顿生怡然,怅然,无法释怀的对‘蝉’的怜爱与赞赏。
倾听这穿透红尘的世外清音,好像即刻会忘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忘掉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身处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一样,恍惚中不知今朝是何年。
再度刹那间秋风起时,‘蝉’将消失在瑟瑟秋风里,令人扼腕相叹‘蝉’死去的悲壮,今生的漫长(黑暗的漫长)与短暂(光明的短暂)。
‘蝉’的鸣唱与悲壮的辞别告诉这个世界要,“勿忘我”,记住它们。
蝉鸣是生命昌盛时期精彩登场,即未来临的是离别前夕的伤感。
整个晨曦,凝神关注晨光里的事物,一些思绪倾注在七月似火日子里的热烈激情,一些思绪倾注在‘蝉’鸣。
整个心情融汇在南国美丽的晨光风情,江南韵律之中。
天空,明日清风,七月似火日子的燥热,蝉鸣,黄连木树,香樟树,四周环抱着绿色草坪,草坪一直延伸到琳琳节比的高楼附近,由
地面到高空,距离忽远忽近,天地之间包容万千流光十色,这一切衬托着晨曦中的美妙。
美妙,美妙,七月激情,蝉鸣的精彩是它们的美妙,生命在演绎延续的美妙,生命生存价值和作为的美妙。
不断驰骋的思想,翱翔的思想,狂奔的思想不安本分的追逐着将来。
与南国风情,江南韵律相交融成为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乐章,昳丽风韵的南国里,‘蝉’:“在炽热的七月里咏唱出最美的旋律,用时光提炼出卓越的答卷”。
喜悦:“七月似火日子的激情热烈、火辣、固执、坦城的本性,万物因你甘露的调和而高兴成长”。
喜悦:“走进生机盎然的七月,走进七月滚烫的情诗里,倾听黄连木深处抑扬顿挫的‘蝉’鸣”
今朝,江南思韵,何夕,秋风起,下一个轮回即未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