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及扬尘治理办法
1、环保办法
1.依照《环境管理系列原则》(GB/T24000—ISO14000)规定,决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环保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
小构成员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成员:各施工队队长
2.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及环保办法,对所有施工队伍及管理人员进行教诲,提高整体环保意识。
3.制定严格管理办法,严格奖罚制度;对施工中不能保护环境施工队,责令停工整顿,对屡教不改施工队,作勒令退场解决。
4.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期间,重要暂时路及场地,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并设专人经常进行维修养护。
(2)、使用低噪音工程设备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普通以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为原则。
特殊状况需持续作业采用降噪办法,避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并作好周边群众协调工作。
(3)、现场材料专人看护,按原则分类码放。
(4)、对于施工所影响建筑物,要用草袋包扎或搭防护栏进行保护。
(5)、施工期间,重要暂时路及场地,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并设专人经常进行维修养护。
(6)、使用低噪音工程设备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普通以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为原则,晚间10:00后来普通不安排施工。
特殊状况需持续作业采用降噪办法,避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并作好周边群众协调工作。
(7)、建筑垃圾、渣土应在指定地点堆放,及时清运。
装载建筑材料、垃圾或渣土车辆,应采用防止尘土飞扬、洒落或流溢有效办法。
2、扬尘治理办法
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必要打围作业、必要硬化道路、必要设立冲洗设施、必要湿法作业、必要配齐保洁人员、必要定期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裸土。
保证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加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举报和投诉;邀请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施工扬尘整治义务监管员,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违规制尘工地项目名称、有关责任单位、惩罚状况,各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1.施工场地硬化解决
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规定做好重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硬化或绿化解决,保证无一处露土
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规定。
2.道路清扫扬尘污染控制
安排保洁人员(佩戴标记)每日对施工现场道路进行1~2次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
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长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湿润。
3.道路清扫扬尘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重要道路边、生活区域内场地恰当位置安装某些水龙头,使洒水皮管、洒水车能就近使用,便于操作。
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道路进行1~2次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长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湿润。
所产生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地点。
4.建筑垃圾扬尘污染控制
施工垃圾(暴露垃圾)清扫前先洒水湿润,运送可采用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运送或采用密封容器、装袋清运,并派专人进行检查、监督。
禁止随旨在预留洞处凌空抛洒。
所清扫集中垃圾,在现场规划场地内堆放,并适量洒水或覆盖密目网,定期清运搬离现场,以减少粉尘污染。
5.生活垃圾扬尘污染控制
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收集、清理,按指定地点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并进行密闭遮挡。
生活垃圾应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出场。
禁止在现场焚烧建筑垃圾、废弃木料、塑料品和热熔沥青,以防止对大气污染。
6.对涉及扬尘问题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详细贯彻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办法。
7.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的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的化管理。
3、减少噪音办法
本工程施工噪声源重要有如下几种:施工机械、施工活动、运送车辆等。
1.采用降噪办法,施工过程中向周边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符合国家和我市规定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原则。
2.工程开工十五日前向本地政府环保部门提出申请,阐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者名称、建筑施工场合及施工期也许排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强度和所采用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
3.施工噪声控制原则:按照不同施工阶段施工作业噪声限制值,安排作业时间。
4.现场施工噪音监控
施工现场每月进行一次噪音监测,现场设四个监测点,布置在场地四周,设专人做噪声监测并做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5.夜间不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她人休息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除外。
生产工艺上必要持续作业或者因特殊需要必要持续作业,报地方环保部门批准。
6.采用有效办法,把噪声污染减少到最小限度,并与受其污染组织和关于单位协商,达到合同。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将噪音较大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在夜间避免进行噪音较大工作。
(2)、施工现场在使用强噪声机具时,在使用前采用隔声吸音材料进行降噪封闭。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如切割机时,周边设围挡隔音,使用设备性能优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
(4)、加强对职工教诲,禁止大声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