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扩展语段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扩展语段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高中扩展语段专题训练1.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雄浑的文字。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不少于50字。

春风细雨落花杨柳燕子小草黄花梧桐【答案】当第一缕春风轻抚我的脸颊,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细数着空中飘下的落花,听着燕子带来的讯息:春天来了!【解析】【分析】本题中,要求: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写出词句中所给出的意象,如“春风……细雨……燕子”;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再次要注意描写是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如: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

考生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当第一缕春风轻抚我的脸颊,感受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细数着空中飘下的落花,听着燕子带来的讯息:春天来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中扩展语句的能力。

这道题属于词语式扩展,一般给出关键词语,要求考生根据这几个关键词语运用发散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扩展写作,描写一定的场景。

此处要从题目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要明确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如“春风”“细雨”“落花”等暗示的春意;其次要对词中的意象进行扩写,以达到生动优美描写的要求;最后要注意描写时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生且引用一句诗词,还要注意意字数限制。

2.阅读下面翁同龢的《江行》这首诗,根据诗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80到100字,描绘诗中画面。

江行翁同龢风帆一片傍山行,滚滚长江泻不平。

传语蛟龙莫作怪,老夫惯听怒涛声。

【答案】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解析】【分析】本题在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准确、连贯、生动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进行拟写。

不能只对诗歌进行翻译,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小船正沿着山边扬帆起航,江面上白浪滔天,天空中狂风呼啸,似在宣泄着不平。

我站在船头,对着江面高喊:江水,请转告蛟龙,休要再掀风作浪,老夫我听惯了怒涛之声,无惧狂风骇浪。

【点评】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见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宇。

喝茶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常事,也是人们养生的一种方法。

但是喝茶的方式不正确,或者喝茶的习惯不好,①________,反而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比如,②________,因为夏天温度很高,细菌很容易在茶水中生长繁殖,如果我们喝了隔夜的茶水,③________。

【答案】不但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夏天隔夜的茶水不要喝;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或者:很容易对身体造成危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

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

①根据前面“但是”判断,与前面内容“也是人们养生的一种方法”构成转折关系,再联系后面“反而”的语境及关联词的搭配,所以可以填“不但起不到养生的作用”。

②根据后面“因为”“如果”的内容判断,应与“夏天隔夜的茶水”有关。

③紧承前面“如果我们喝了隔夜的茶水”内容,其内容应为喝了隔夜的茶水的危害。

故答案为:不但起不到养生的作用;夏天隔夜的茶水不要喝;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或者:很容易对身体造成危害)【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语句的连贯的题目,做提前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话题,然后再认真分析空白处与前后句的关系,做到既要前瞻又要后顾,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再结合题干要求答题,这样做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

那么①________,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

不过,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②________,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

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

言下之意,③________但保护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任由方言消逝,如何保护才是关键。

【答案】一旦方言衰败;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保护方言其实是很难的【解析】【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要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先要知道横线上下句的意思。

上句说“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指出是方言。

根据横线下一句是“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这句话,推出第一个空可填写“一旦方言衰败”。

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什么“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而由“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这句话推知第二个空可填写“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

最后一句说“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这句话是说“保护方言其实是很难的”,这正是第三个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

故答案为:一旦方言衰败;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保护方言其实是很难的【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科学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这是其职责所在。

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与影响,因为科学不同,特别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存在差别,①________。

但是,无论从事何种学科专业的科学工作者,②________。

经过科学普及,人们逐渐了解了相关的科技成果,这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的发展。

如果科学家忽视这种责任,就会③________。

【答案】它们所引起的效应是不同的;都不应忘记科学普及的责任;妨碍科技成果作用的发挥【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我们不好比较这些贡献的大小与影响”,可知应该填写“它们所引起的效应是不同的”等反应不同影响和效应的句子,第②空根据后面的“经过科学普及”“如果科学家忽视这种责任”可知应该填写“都不应忘记科学普及的责任”;第③空根据前文“科研成果奉献给人民,用于造福社会”可知应该填写“妨碍科技成果作用的发挥”等表明科技成果作用的句子。

故答案为:它们所引起的效应是不同的;都不应忘记科学普及的责任;妨碍科技成果作用的发挥【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龙虾生活在污染的水体中,吃垃圾,富含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这些都是真的吗?小龙虾确实①________,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喜欢待在很脏的地方。

其实小龙虾之所以能够“扛”下来,②________。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聚集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

但这种耗费能量的过程,使得小龙虾不怎么长肉,也较难储备能量去繁殖。

其实它们最喜欢干净水体和新鲜食物,③________。

市面上的小龙虾,基本是大个且肉厚的。

【答案】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这样才会个头大,繁殖多【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喜欢待在很脏的地方”,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把毒素转移出体内”,第③空注意前文“耗费能量”。

故答案为: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这样才会个头大,繁殖多【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西瓜在夏天深受大家欢迎。

挑西瓜首选表皮光滑,花纹清晰、明显,两端匀称,四周饱满的。

除了外观,①________,绿色瓜柄的西瓜比较熟;横切开瓜柄,②________,白色范围越大越成熟。

③________,声音比较沉闷的瓜比较熟。

【答案】还可观察瓜柄;中间部分是白色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指弹瓜【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具体到本题,如第一空,根据后文“绿色瓜柄的西瓜比较熟”可知,“除了外观,还可观察瓜柄”。

第二空根据后文的“白色范围越大越成熟”可知,“横切开瓜柄,要重点观察白色部分”;第三空是挑西瓜的第四个方法,根据后文“声音比较沉闷的瓜比较熟”可知,方法四是是用手指弹瓜听声音。

故答案为:还可观察瓜柄;中间部分是白色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指弹瓜【点评】语句补写题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