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
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
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
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
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
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
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
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
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
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
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
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
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
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
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
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
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
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
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
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
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
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
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
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重视研发投入是各国促进科技创新的通行做法。根据OECD提供
的数据,目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6%,其
中发达国家约2.5%—3%,发展中国家约1%—2%。近年来,发达国家
愈发高度重视研发与科技创新投入。2007年,美国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为2.68%,德国2.54%。亚洲国家中,日本达3.44%,韩国则达
到3.47%,远远高于中国。在日本,为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专门设
立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
持,资助的下限为500万日元,上限为2000万日元。芬兰则通过技
术开发中心等机构出资吸引和鼓励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参与实施国家
技术计划项目,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今时代,人才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石。长期以来,高新技术人
才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既要重视培养本国创新型科技人
才,也注重引进别国高新技术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扁平
化进程加快,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才争夺更加激烈。国家想要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确定
了创新教育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鼓励大学、科
研机构和企业科研人员相互流动。
21世纪是一个知识膨胀、信息爆炸的世纪,也是一个科技迅猛
发展、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的世纪,更是一个充满着创新需求、创新
气息的时代。创新的世纪迫切呼唤着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
当代科技的发展需要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激烈的国际竞争呼
唤良好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本,只有建设强有
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培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所需
要的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顺
畅。
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上就必须保持高的创新
性和高的活力性,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高智力和高创新性。企业的创
新不仅要在原有技术道路上的简单积累,而且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
基础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的科学研究的创新。从
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创新型国家比一般的其他类型国家的建设(传统
的农业、工业国家建设)具有更高智能输入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我国目前科技水
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缩
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就必须加
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道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
较量。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
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
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科
技的跨越式发展。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营造
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把推进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
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
新。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和教育创新,才能使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诸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
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决定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社会、经济、
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对科学技术不仅需求量大,
而且质量要求也高。
为了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国
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要突出解决好科技人才培养问题。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靠科技技术,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
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
政府的人才教育与培养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大国。尽管近些年来在人才开发上
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人才队伍也初具规模,但人才资源密度低,创
新型科技人才十分短缺,专业人才队伍仍不能满足加快建设和实现创
新型国家的需要。
加强科技人才的开发与培育,要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直接
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着经济、科技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教育的发展要依靠创新,教育创新
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
对人才的需求。要推行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靠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采取多种多样创新的
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注重创新实践环节的教学,鼓
励、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设想的良好习
惯,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要适应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越来
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形势,就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素质和能
力,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智力动力。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
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要显著增强,并要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
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也就是说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靠创新支
撑经济的发展;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行为;能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
度基础。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
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
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通行为,最终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
会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