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姓也。
周步克商,得舜之后胡公满,妻以太姬,封之于陈与杞、宋,并备三恪。
胡氏其为大孝虞帝之胄乎!明德之后必有达人。
汉之胡建,晋之胡奋、胡威,唐之胡证,以及宋元明间之胡沙补、胡秖(祗)遹、胡宿、胡宗炎、胡宗愈、胡一桂、胡长孺,更仆难数,皆彪炳于史册,为后世景仰,而尤莫盛于赵宋一代。
注述则胡安国、胡仲仁父子,儒林则胡且、胡紘、胡斌,忠义则胡鹿老,隐逸则胡宪。
其尤卓卓者胡铨《抗议斩伦桧主和》一疏,震惊朝野,以扶千秋之正气。
湖州教授胡公瑗,创立经义、治事斋,分课教授,游其门者,人皆不问而知为胡公瑗之弟子,以开中外学校设科之祖。
燕天倡后。
故胡氏遗育,殆遍区域。
至传忠公,始自明洪步则由冀州枣强迁莱,居铜冶店庄。
迁莱后之世系族处,已详于胡氏林茔碑各志及谱牒中,不赘。
夫中华自伏羲氏一画开天,神圣迭诞,创制显庸,一切表现,罔非根本人生性真之流露,此纲常伦理,虽同此生民之秉彝,乃浃洽于华夏人心,沿成为我中华数千年来独有之国粹,而非异域所可企。
自海禁宏开,五种杂处,夷风丕变。
耻道德,斩彝伦,甚至废姓绝氏,以同群鸟兽。
为标新领异之争趋,谁复念及本支百世之引替?天道好还,无往不复。
近几年来,无姓不谱,无谱不修,根本是务。
固有思存即此,报本追远之一,几亦足证我中华民族决能维系万世于不替。
胡氏自明则迁莱,历年已五百余,传世已二十几。
前生员肇基公曾据所见闻创谱。
草本不备,且亦不存。
胡君致训者,同纵堂侄兴文君,慨胡系之未谱,谓明明同宗共祖,一脉之血统,反如秦人之视越人,欣戚弗关,哀庆不闻。
且木究何本,水究何源,浑浑莫辨,人之痛心,孰再逾此?爰提纲挈领于毫无可措手之谱牒,力创斯举,并谱首列创修谱诸君。
或督倡,或誊录,或摩挲古碑姓字,或考询邻村父惟其氏系稍未的确,概拒弗录。
爰将根据凿凿、毫无含混之本族,条分缕析,刊印成册,分藏各支,以立将来续修之基础。
此达孝之举动,洵堪与前代胡氏朗朗诸贤豪相辉映,而无愧为大孝虞帝之胄也!夫是为序。
前补用直隶州州判、巳酉科拔贡许子翼谨序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仲冬之吉胡氏创修族谱序太史公作世系图,叙历代宗派。
后世仿之,各族创立谱牒,屡次重修,盖恐世远年湮,丁口繁而迁移,众世系难以考稽耳。
按胡氏,自明洪步则年则迁莱邑,迄今年已逾五百余年矣,世已传二十余世矣!谱牒未修,上世或不记其名,或不详其氏;且播迁流离,籍隶外郡外邑,不知其所居何村何庄。
庆吊不相往来也,困乏不相周恤也,视同族之人如路人然。
是谱不修,其流弊有不可胜言者。
前生员肇基公有鉴于此,创立草谱。
景公以下虽详晰,景公以上仍缺漏,于亲亲收族之义尚未完备也。
致训公有志创修,苦无人协助,又无处筹资,斟酌者数年。
至丙子年秋,族间稍有蓄资,遂与纵堂侄兴文君提倡修谱之事。
约族共议,众皆欣然乐从,并无间言。
于是遍阅古茔残碣,不惮劳瘁;访同族后裔,不苦往返。
中有疑者,复质之神灵而补正之。
不数月而汇辑成册,刷印成帙矣!夫以五百年之同族,散者而使之联;二十余世之同宗,疏者而使之亲。
上下承接,一脉贯通,有条有理,井井不紊,使后之人再继述之,庶有所遵循云尔。
是为序。
郡庠生xx 谨序创修族谱序修谱之事,难也。
创修,更难也。
何以知其难也?不窘于经济,即困于无人。
有经济而兼有人,谱事乃可有成也。
余胡氏,自明洪步由枣强迁居莱邑而来,迄今凡计数百年矣。
其间提倡修谱者,果伊谁欤?余族累世寒微,一恐窘于工费,读书者乏人;一恐谱事难成。
故修谱之事不敢轻举,盖为此耳。
丙子春,值清明节祭祖扫墓,少长咸集,族人等言及修谱事,众皆惄然心忧。
有顷,余二叔致远、四叔致祯等乃慨然曰:“此吾族之要事也!谱若不修,后世有志踵修者将无由而考稽。
”谱之宜修,其要若此。
然修谱,难事也,重任也,谁其主之?彝庭大叔孝思勃发曰:“某虽不才,敢任此勩。
”遂于本年夏,纠合族众会商谱事,众皆欣然相从。
届孟秋,选订吉日,签名汇册,各负责任。
越月余而籍录太半。
迨草册汇齐,安局于别墅,余兄兴诗、兴文等检阅草册,详较支派。
阙名者添,犯讳者改,绝无一念之或懈如。
余叔与诸兄可谓有志者事竟成也!余族虽寒微极矣,识丁者寡矣,然无此二三有志者,倡厥始、成厥终,未可告无憾于后世也!幸也,族有数人马于修谱一事殚精瘁心,任劳任怨,经一寒暑而谱工告竣,于以见其敤宗睦族之思、承先启后之念者矣!谱已告成,谨志数语,略述颠末,以示后人,俾后世修谱者勿视为难事也夫!二十一世孙兴儒沐手谨识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xxxx创修族谱序谱者,普也。
因录序族系事之谱也。
异姓有之,吾氏独无。
思吾族,原籍枣强人也,吾始祖传忠自明洪步则年由枣强迁莱之城北铜冶店村,寄居未久,复迁于芹村庄。
至三世祖,又移于傅家庄。
家业不丰,丁口弗繁,未暇修创,以为继承。
至清乾隆年间,生员肇基祖,年近七旪,恒念族谱重事。
但当时身单影孤,惜无协助之人。
草遗一册遗述,至今百又余年矣,未曾补葺,恐有损焉。
夫事,创始者难,续成者非易。
近几年间,别姓讨论谱事者广。
创作者有之,重修者纷繁。
余堂叔致训,屡次题及谱事,常存敤亲睦族之心,热忱异常。
遂设席纠合族众,议商谱事。
有言谱牒事难,不易为者;有言资财不备,不能着手者;有言吾族生齿希微识丁者鲜,对于修谱之手续毫无知见,不易举者。
余堂叔致训倡言:“凡事众志未有不成城者,况修谱为一姓之重要事乎?”于是,众皆忻然允诺。
遂举致训叔任监修之职,令余与纵堂弟兴儒等,诸处采访吾氏后裔,访问邻村父老,游览庙宇古迹,善田碑记,摩挲古碑残碣。
姓字遗漏者,补;犯讳者,更。
誊注清册,就正世谊姻生等。
俊儒忻悦不吝,即将谱之楷模世系支派图幅书式,一一指示,遂纂镌传序,任寒暑,劬勚不辞,造次不辍,不日而序及谱稿以成。
乃付梓人刊印成册,各藏一帙。
使后世读者亲疏远近,了如指掌;亦是祖先默默启佑,为吾族立万世基础之幸福也。
自二十二世以下,酌定广、启、明、久、存、承、先、世、代、长十字,以为排辈之用。
庶将来秩序不紊云尔。
聊述颠末,以为序。
二十一世孙兴文谨识创修xxxx 氏谱碑记胡氏自大方公由傅家庄来北官庄,家于斯,族于斯,茔于斯,以似以续,丁口蕃衍,家业蒸隆,遂瑧成邑成都之美盛。
由大方公而上溯,洪步则年,传忠公由枣强迁莱城北铜冶店庄,次子相臣又迁于芹村庄。
相臣之三子守印、四子守玺复迁于傅家庄。
居是庄者数世。
是庄有胡氏两大茔地。
至东北茔地内,墓碑所载景公已十一世矣,又六世而大方公迁于此,继续承承,汇刻斯石,以昭后世。
庶几木本水源,永识弗忘云尔。
是为记。
前山东临时省议会议员直隶州州判巳酉科拔贡许子翼谨识郡庠生吕长祥敬书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四月xxxx 大方公墓志文公姓胡氏讳大方,为胡氏自枣强迁莱之第十六世。
则居于傅家庄,继乃担簦负襁而来。
斩荆披棘,成立门户。
此北官庄胡氏之鼻祖也。
至其统系,已详谱记。
爰略述颠末,勒诸墓碑,志不忘耳。
巳xx 拔贡许子翼敬撯郡庠生xxxx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菊月之吉胡克明先生墓志文碑者,悲也。
瞻望遗碑而堕泪者,其德普也。
碑者,白页。
摩挲古碑而感怀者,其行述也。
与行,不得已,丏志于予。
予曰:“当下即是大道显在。
”胡氏来居北官庄,盖已数世。
至公,而三其子,十二其孙,二十三曾孙,产积几雄于一带。
有德而后克昌,历史不爽。
于此,公之德可以想见。
即公之行,亦可概之矣,又何须琐举累之哉!谨按公姓胡氏,讳克明,享年六十二岁,殁于清道光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配蔺氏、赵氏、韩氏。
韩氏享年八十五岁,逝于清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正值丁口绳绳、家业蒸蒸,方兴未艾,未可限量也。
呜呼!可以风矣!爰揭其实,泐石以为纪云尔。
xx 科拔贡许子翼敬撯郡庠生xx 长xx 敬书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季秋月重修之吉云登公墓志文从来为善于生前,必昌于厥后。
公之一生,诚足嘉也。
自幼读书,入学从师。
汲汲有上进之心。
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
及其长大,赴考应试,屡次受摈不得。
采芹食饩,而乐道之心,自在设教育馆,训诲子弟。
凡来就学,无不训谕。
聪明使之颖悟,不才开其锢弊,皆有成就,原无弃材。
是以乡间之人称为良师。
公居长,仲弟云科,叔弟云立,听其指导,勤劳稼穑,不数年而家业渐丰,昌大门闾,上以慰父母之心,下以启子弟之基。
丁口日夥,不得不分居析炊,犹且兄弟聚首为欢,歌咢一堂。
此何如景象也!至今后世之人若子若孙,观其举动言语,皆有雍雍和睦之气,是公之德教孔长也!余不敏,叨在亲戚,知公之行谊甚悉,略举大概,以志其实,垂诸千秋,永示不忘。
姻晚xx 毕业生xxxx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xx 冬月xxxx 公墓志文辛亥春二月十日,胡公云科以疾殁于家。
余闻之,为之痛悼者累日。
越时,公之胞侄致训君,以公之行略来嘱叙于余。
以余馆公家最久,得悉公之生平也。
义不容辞,因撮举事实而录之。
按公之父讳克明,生公兄弟三人。
伯云登,叔云立,公其仲行也。
先世族居邑之傅家庄。
自公之曾祖大方公,徙居于北官庄。
世以耕读寿其家。
至公之世,门祚少衰。
公生甫四龄,克明公卒,其时幼弟仅两岁,伶仃孤苦,依母韩夫人成立。
夫人性贤淑,识大体,厄穷中惟恐坠先世耕读家风,令长子云登公从师课读,自以纺织余蓄供其膏修。
公少长,教之务农。
公性勤敏,喜俭朴,终岁治田亩,虽手足胼胝,不言劳瘁。
事母至孝,供养不缺甘旨,而自奉惟食糠麸。
由是,节俭之余,颇饶积蓄。
公乃为典商计,设酒肆而持筹码。
卒以年岁荒歉,贸易亏折,故家业因之中落。
是时公已年近四旪矣,人或为公私虑,谓一蹶之后,恐难复振。
而公坦怀自若也。
尝曰:“贫也何病?男儿患不能自立耳!”乃益奋其精,勤治生产,不数年家称素封矣。
公貌修伟,赭颜长髯,性沉默,不苟言笑,务以厚德化乡人。
里党有忿争者,辄得公一言而解。
终公之世,乡邻无争斗狱讼事,皆公之排解力也。
晚年以家事诿诸子。
兄弟聚首,怡怡以乐余年。
司铎曹公闻其贤,牒诸上游,得邀耆宾奖。
奖书甫下,而公溘逝矣。
卒年七十岁。
配孺人贺氏。
生三子。
致俭、致远、致伦。
一女,适吴姓。
七品职衔优增生县议事会议员姻晚阎绍孔沐手拜撯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仲冬月吉立胡云立先生墓志公姓胡氏,讳云立,字升道。
邑城东南乡北官庄人也。
父讳克明,有子三,长云登,次云科,公其季也。
当克明公逝世时,长兄八岁,次兄四岁,公甫两龄耳。
幼年失怙,又鲜伯叔,虽有两兄,同时伶仃孤苦。
触处坎坷,无待言喻。
公乃恪遵孀母训育,继长成人。
朴笃老练,卒能与两兄各自成家立业,至今椒衍瓞绵。
螽斯麟趾之庆,,一带无出其右者。
且宗族乡党称言无间。
素行之敤崇,尤足以征人。
莫不因颂克明公燕昌厥后,而亦实由公之与两兄顺德受祜也,洵所谓世之铮铮皎皎者哉。
享年七十岁。
殁于民国三年十月十六日。
配许氏,享年七十七岁,殁于民国十年三月十四日。
生男四人:致训,致成,致德,致高。
女二人,均适名门。
孙兴诗等八人,曾孙纯一等若干人。
前山东临时省议会议员直隶州州判巳酉科拔贡许子翼撯郡庠生xxxx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xx 月之吉xx 墓志文盖闻族繁不及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