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p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p
公告栏
(第十五条)
设施设备
(第十五条、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劳动合同
培训
体检
个人健康档案
(第二十九条) (第九条、第十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二、含义
职业病危害告知 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
禁止不安全行为
提醒对周围环境 注 意,避免可能发生的 危险 强制做出某种动作
或采用防范措施
提供相关安全信息
②基本警示语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警示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险的实际状况进行选用。 除以上基本警示语句外,在特殊情况下, 可自行编制适当的警示语句。 警示语句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使用, 也可构成完整的句子。
(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 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年月 日
年月日
(二)职业卫生培训
要求: (三类两岗) 用人单位负责人、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 岗前岗中定期培训 内容: 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职
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方法及 警示标识的含义 方式: 书面理论、实际操作考试 结果: 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 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 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 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一旦发生职 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 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 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资料及相应待遇。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六项七条)
公告栏 (二十五条)
最新职业病防治法 .doc
职业卫生培训 (第三十五条)
设备、化学品 (二十九条、三十条)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三十四条)
体检 (三十六条)
个人监护档案 (三十七条)
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六项九条)
用人单位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 监督管理规定__总局
为指导和规范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 示标识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2014年11月13日施行。
一、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 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安健:职业安全健康监督 管理司
产生背景: 2008年9月份,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三定” 方案要求,国家安监总局成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平稳地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有相 当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愿意为员工提供 一个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而员工对于从业环境的安全健 康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几方面的需求叠加,催生了职业安 全健康监督管理司的成立。
所在部 门及
职业病危害 职业禁忌症 可能导致的 职业病防护
因素
职业病危害 措施
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 工作安排。
(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
例岗位 名称: 铸造车 间铸造 工
粉尘
活动性肺结 核病、慢性 组塞性肺病
尘肺
防尘装置 防尘口罩
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 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准确 简要 易懂 醒目
警示标识(警示牌、警示线、警示卡、警示说 明)
警示牌:
产生或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入口处)、作业岗位、 设备、材料(产品)包装、储存场所(第十二、十三条)
(1)粉尘
(2)放射
放射工作场所
开放性同位素工作场所
(3)有毒物品工作场所
“禁止入内”、“当心有毒气体”、“必须洗手”、“穿防 护服”、“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 镜”、“注意通风”
(三)职业健康体检 → 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203〕171号)员工体检
岗前
岗中
离岗
应急
医学随访
(四)公告栏
(1)办公区域 (内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工作场所 (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
援措施、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五)作业场所 ①图形标识 (牌、线)
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 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
(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 职业病防护措施: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若被检查出职业禁 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
三、履行告知方式(合同、培训、体检、公告、作业场所)
(一)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
要求:劳动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
施和待遇。(附: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示例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
(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
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
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 检查结果等行为。 职业病警示标识 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 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 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注:劳动者包括用人 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 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思考一:如何告知?
1.找 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如:
现状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法定手段) 2.辨 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 3.落实 如实告知
思考二:怎样告知?(8项)
确定告知内容(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危害因素种类 危害程度 危害后果 防护设施 防护用品 职业健康检查 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