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1)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1)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积累
1、如今人们同样只注重节日中的吃喝玩乐,忽略节日的内涵。 2、最突出的手法:指最能突出主旨的手法。
答案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 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 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 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 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问: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月圆⑴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问: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 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 好愿望。
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 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 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 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 感伤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问的是哪个鉴赏角度,并思考其知识体系。
基本鉴赏角度:画面、手法、情感、语言、结构
画面:意象归纳式翻译;散文式翻译。 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情感:羁旅、思乡、闺怨、隐逸、报国、失意、潦倒…… 语言:炼字、语言风格。 结构:照应标题、奠定基调、交代时地季、铺垫、渲染气氛……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知识体系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手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虚实 动静 对比 衬托
视听 点面 细节 白描
虚实结合
“虚”:想象的、回忆的、梦中的、隐性的。 “实”:眼前的、具体的、显性的。
2、注意诗中隐性的“虚”。
所谓隐性的“虚”是指诗歌画面中没有,读者却可以 通过诗句的暗示想象到的画面。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2、注意诗中隐性的“虚”。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继续努力
再见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 离迁徙汴洛、吴越等地。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二步:从知识体系中确定考点,并进一步落实答案。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手 (表现手法)法修辞手法
虚实 动静 对比
视听 点面 细节 白描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三步:按照“结论”+“解释”+“效果”的格式作答。
示例
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 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 感伤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