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甲、乙两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C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实验者用从S型细菌中提取出的DNA加入R型细菌培养基中,结果有新的S型细菌生成,下面关于这种新的S型细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与原始S型细菌相同 B.可以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C.同时具有R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D.仍然具有毒性3.下面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相对性状中,若孩子的性状表现与双亲不同,则孩子所表现出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B .在100人当中,少数人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C .若家庭所有成员都表现出相同的性状,则这一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能稳定遗传D.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就被抑制,所以生物就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测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接近1:1,则被测个体一定是杂合体。

其原理是( D )①亲本中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仅含隐性基因的配子②子代的性状种类和数量比就是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量比③亲本中隐性个体对测交后代没有影响④只有杂合体才产生性状分离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下面关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A.都通过孢子繁殖B. 都有世代交替现象C. 都具维管组织D.都有胚的形成6.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决定某种氨基酸在肽链中的位置的是( C )A. 核糖体B. DNA的遗传信息C.mRNA的遗传密码D. tRNA的反密码7.在细胞起源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细胞器是(C)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 溶酶体8.下面是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C )A.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分开,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C.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 ),在这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D)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酶、载体、抗体 D.载体、抗体、酶10.下面关于基因表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C)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所以转录成的mRNA多,从而翻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相同,但RNA和蛋白质是不同的1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缺乏( C )元素造成的。

A.锌B.铁C.钙D.碘12.猫叫综合症是由于( B ) 造成的。

A.染色体重复B.染色体缺失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易位13.人体中含量最大的微量金属元素是( A ) 。

A.锌B.铁C.钙D.碘14.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核酸15.下列关于DNA和RNA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的DNA和RNA不同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细胞中DNA和RNA不同 C.DNA在细胞中含量相对稳定,RNA含量有所变化 D.高等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16.在无机物中( A )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

A水;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糖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反映了生物的( C )A、遗传和变异B、变异现象C、遗传现象D、生殖现象18.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可以准确的复制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C、可以直接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D、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19.微生物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是( B )A 脂类B 肽聚糖C 淀粉D 纤维素20.认为生命是一种负熵的是从( C )角度对生命的定义。

A.生物学B.化学C.物理学D.数学二、填充题1.完成细胞通讯所需的物质包括细胞信号和细胞受体。

2.生物的分类等级有七个,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我们通常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它们所属的分类等级是纲。

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个体间的共性越少。

3.基因表达是指把储存在DNA顺序中的遗传信息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5.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可以作为抗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从而使机体获得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6.生物体是个自组织、自适应系统,相邻细胞靠得比较近,形成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三种方式。

7.生物的分类等级有七个,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我们通常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它们所属的分类等级是纲。

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个体间的共性越小。

8.细胞外消化比细胞内消化更进化,因为细胞外消化大大增加了消化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9.基因突变的四大特征是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和突变的多方向性。

10.不同的生物体其分子组成大体相同,都是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无机盐和水组成。

其中水是生物体内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

三、识图作答1.左图示鸟类呼吸系统的特殊结构。

据图回答:(14分)⑴由于气囊存在,使鸟类产生了独特的呼吸方式----- 双重呼吸,这与鸟类的飞翔生活所需的高氧消耗相适应。

⑵吸气时,肺内交换的气体来自气管;呼气时肺内交换的气体来自后气囊。

⑶鸟类的气囊遍布于内脏器官、胸肌之间,并有分支伸入大的骨腔内,除辅助呼吸外,气囊还有减少摩擦、减轻体重、降低体温等功能。

2.下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据图回答:(14分)⑴图中1过程为有丝分裂,其主要特征是使子细胞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⑵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2 ,细胞能否发挥其分化潜能取决于细胞质。

⑶过程3说明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出各种组织,并建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⑷若c细胞是一个濒于死亡的细胞,则首先形成凋亡小体小体,然后被体内的吞噬细胞所吞噬;若d细胞形成不受机体限制的无限分裂的细胞,则称之为癌细胞。

3.下图为细胞通讯连接的两种形式。

据图回答:(10分)⑴图甲为化学突触,图乙为电突触。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⑵图甲中突触前细胞能否引起突触后细胞兴奋,取决于突触前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4.下图表示一种类型的细胞。

据图回答:(12分)⑴若A细胞接受刺激,则E细胞可能收缩。

⑵兴奋在神经细胞B上的传播速度较F处快,在F处兴奋由电信号转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⑶一般情况下,E细胞将消耗肌糖原的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5.近几十年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干扰。

下图是生态系统功能大小变化曲线。

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

请据图回答:(14分)⑴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物质循环_______、_能量流动_______和___信息传递_____。

⑵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__抵抗力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__弱______。

⑶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_恢复力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⑷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__森林生态系统______。

6.下图为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示意图。

据图回答:(12分)⑴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它需要膜上载体参与,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把物质由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

这种方式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⑵若该图为植物根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则此过程与植物的哪一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 B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要适时地松土,这一做法的生态意义是提高土壤的含氧量,加强呼吸作用。

四、分析说明题1.据统计,我国先天性色盲的发生率,男性约5.14%,女性约为0.73%。

试分析说明:(10分)⑴色盲男性远远高于女性的原因是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

⑵若一色盲女子与一色觉正常男子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有多大?1/2写出遗传图解。

遗传图解:亲代X b X b× X B Y配子X b X B Y子代X B X b X b Y(携带者)(色盲)⑶从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色盲基因的传递表现了典型的交叉遗传特征,根据这一特征,为了避免生出患儿,这对夫妇在生育子女时,对后代的性别选择应该是女。

2.下图为某鼠种群迁入一个新草场后的增长状况(T时投放了一次鼠药,杀死了约一半的老鼠)。

分析回答:(12分)⑴任何种群侵入一个新地区后,最后都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限制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⑵开始时种群数量增长较慢的原因是个体数量较少。

⑶投放鼠药后,老鼠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限制老鼠种群数量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努力降低环境对老鼠的环境负载能力,如减少食物、缩小空间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限制老鼠种群的数量。

3.1859年,有好事者从英国带来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窜入荒野。

现在澳大利亚有野生兔子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严重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试分析说明:(10分)⑴兔子在澳大利亚属于外来物种。

⑵兔子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的原因是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⑶兔子的大量繁殖,造成了生态失衡,其原因是它严重地破坏了澳大利亚原有的稳定的群落结构。

为了控制兔子的数量,你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引入天敌。

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患儿。

试分析说明:(10分)⑴这一事实表明了①先天性聋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这对夫妇为基因携带者。

⑵写出遗传图解。

设聋哑基因为a,则:P:Aa×Aa→aa(患儿)⑶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患儿的概率是多少?1/4⑷这对夫妇生出患儿的机率这么高,最可能的原因是近亲结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