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qc年度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0qc年度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第1篇QC度总结2013年个人年度总结2013年即将过去,为迎接2014年的来到和更好的工作,对今年所做工作做简短概述和评估。

一、工作内容的转变,和提高自身的适应、学习能力。

自2012年定岗起,便从事辅料的全检工作,13年工作内容开始转变,即从事滴丸剂的检验工作(咽康滴丸,速效心疼滴丸),从而学习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和工作原理,学习气相色谱仪的简单日常维护和保养。

空心胶囊,氯化钾缓释片,奥美拉唑镁检验过程中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熟悉和掌握。

提升自身的检验能力,并学习相关文件。

二、工作环境和睦融洽,团队合作过程中相互督促和提高。

在检测中心工作至今有1年半,2013年的工作中,质量部整体工作环境和睦融洽,大家齐心合力,无论是平时的检验工作的进行还是后半年的GMP认证工作中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和睦融洽的整体工作环境和质量部的团队凝聚力。

从和刘寅的检验小组的相互督促学习,相互帮助,在到检测中心主任的带领下,各同事相互帮助,整个检测中心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紧紧的团聚在质量部的光辉下。

三、务实,勤勉,提高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2013年的工作中,不免会出现错误和对工作态度的错误理解。

通过自身对管理文件的学习,和各层领导的帮助和关爱,努力转变工作态度,做到实事求是,及时改正错误和端正思想,摆正工作态度,做到踏实,勤勉,做好和完善自己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也只有摆正工作态度,才能有所提高。

综上,2014即将到来,克服和改正存在问题及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备战2014!第2篇工作总结(QC)个人工作总结2012年转眼就要成为过去,五个多月的时间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新的环境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在有限的时间里一点点充实着。

从刚进入公司开始学习验箱工作开始,在为自己不因天气炎热和工作强度较大而坚持下来感到由衷的高兴,但同时也因为自己学习进度和效果的不太理想而惭愧。

虽然在验箱小组只待了2个半月,但在上司和同事的帮助下,初步掌握了验箱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对于较为复杂的项目还存在不够果断的做出判断,这反映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欠缺所造成的个人能力及自信心的不足。

因公司及个人发展的需要,从验箱岗位调任到QC及现场管理岗位也有3个月了,因为有了验箱工作的基础及以往调度工作的经验对也调换工作后的不适度较少并能及时站好新的岗位。

随着对新岗位的不断了解发现1. QC工作和验箱工作时相辅相成的,有了基本的验箱经验可以较快的进行QC工作;反之,在对QC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后特别是验箱工作对具体项目的判断上与维修产生分歧时,可以通过维修工作人员的反馈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QC能力并通过对以往的验箱判断进行核准,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误区并加以改进。

2.随着自己QC时间的加长,发现QC工作虽然较容易适应但要做好做精要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相对于维修质量的判断目前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地步,仅仅判断是否维修以及是否较易产生IR,对于割焊及其他维修方式缺乏较为精细的判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1.针对自身理论方面的薄弱,应加强学习。

具体是先把公司内部的QC手册和维修手册的相关内容认真学习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争取逐步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2.鉴于公司业务较忙的情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状况及时调整具体工作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确保工作质量。

3.积极同上级领导沟通,及时反映相关问题和自身发展状态;加强和同事间的合作,相互了解工作方式和态度,相互协调。

林志发2012-11-9第3篇QC工作总结往前看,时间总是过得那么的缓慢;往回看,却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我已经在这里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工作了两年。

在这两年里,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我成长得很快,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这两年里,我也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

两年来,虽然学到了很多,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但是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或许是因为专研得越深也就越了解自己吧。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一名QC,转而进入QA工作领域。

回顾过去这两年的工作,我认为自己做得很成功,工作做得也很出色,我不但勤奋踏实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顺利的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从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为了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常做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从曾经不谙世事的大学学生,能够很快的成长为如今的QA,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有以下一些方面的良好素质。

一、进入社会之处,心态调整得很好。

没有高傲的心态,没有傲慢的态度。

有的只是极低的姿态,有的只是一颗求知的心。

因为我知道,自己刚刚踏出校门,社会经验、工作经验都是零。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有理论知识,但是实践却没有过。

所以我得好好学,慢慢把自己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的工作中来。

同时整理思路,理清实践与理论的差别。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又好又快的完成相关工作。

二、不怕苦不怕累。

作为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在这方面自然是佼佼者,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

自己的工作不管在苦再累也得去努力完成,并且认真的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不是自己的工作,只要自己有空闲,就去帮助他人完成他人的工作。

工作无所谓你的我的,只要是公司的,就得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总的工作量。

三、团队协作能力。

都说跟同事相处是一件比较费心的事情,但我却认为,只要你善待他人,他人也会善待于你,我也本着这种思想去跟身边的同事相处。

事实也证明了我是对的,这两年来,我跟同事相处融洽,工作配合的相当不错。

很多工作也是靠同事的协同配合才得以完成得很好。

在一个部门,一个公司,大家就是一家人,就得团结,团结起来了,工作做起来也就轻松愉快了。

四、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有着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人,也不可能永远都不会犯错误,尤其是我们这种才进入社会的傻小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很多错误。

但是,一个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不知道认识自己的错误,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

人,要时常总结经验教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要总结他人的经验教训。

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

并不断的完善自己,逐步减少错误的发生。

如今,过去已成往事,留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其他的就让他流去吧,未来还太遥远,唯有现在所过的每一天才需要用心去好好把握。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指导自己,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去完成现在所做的每一项工作。

同时,工作中发现的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自己努力的、不断的学习来弥补。

长到老,学到老,这是不变的铁律。

不学习,不进步,最后只能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第4篇QC工作总结2007年QC工作总结一、QC工作总结2004年至今我来宏广已有4个年头了,经过前几年的工作努力,2007年QC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延续以前的管理模式。

在张总、朱部长的领导下,把工作重点放在文件的落实和实施上来开展QC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出货任务。

07年年初正是生产紧张,员工紧缺的时候,QC重新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经过1个月的培训,所有的新员工便能达到独立检板的程度,解决了最后一个瓶颈,顺利的完成了营销部下达的出货计划,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2.与客户沟通。

07年品质部在与客户的异常对应上进行了分工,客户的异常反馈2天内并可以得到品质部的满意回复和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更为融洽、和协。

3.检验作业指导书。

QC在每款产品第一个批次量产时,并制定相应产品的检验作业指导书,使QC员工在作业上更具有指导性,也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4.建立品质奖罚制度。

自QC建立品质奖罚制度以来,07年QC员工总检出开短路漏测不良2449件,包装员工共发现重缺陷不良989件,轻缺陷不良2541件,大大减少了不良品漏检流出客户的机率。

5.纪律。

10月份QC制定了人员流动的管理制度,员工出入车间必须佩戴流动卡,并限制出入的次数和时间,解决了以前QC员工因非工作需要而随意出入车间,甚至在工作时间在厕所打电话的可能,使QC工作环境更井然有序、规范。

6.生产任务。

2007年总检验数49418395件,合格数46898034件,最终合格率为990%。

2006年最终合格率为964%,比2006年上升0.26百分点。

见“2007年产品最终合格率统计”。

7.客户报怨。

2007年出货批次共5307批,投诉71次,投诉率34%,退货29次,退货率0.55%,客户最终报怨率为88%。

比06年客户最终报怨率为94%下降了06个百分点,见“2007年客户报怨统计”。

二、QA工作要点07年12月份我从QC调入QA,这将是一个展新的开始,我会尽我所能,在目前的基础上迈上一个台阶,提高一个层次。

1.QA存在的问题1.1品质部职能的设立在我们宏广,品质部的力量相当薄弱,从目前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布上看,品质部职能的设立相当欠缺的,只设立了QC和QA两个传统的部门QC管产品的出货检验,QA是对制程的监督控制。

关于品质工程、ISO相关的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作都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只是由相关人员兼职,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

目前干法、湿法、冲切、电镀每班各设立的一个IPQC人员,全厂的品质靠4个IPQC及1个组长来控制,并想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一是忙不过来,二是在现阶段不太可能做到,因为全员的品质意识不远远没达到这一阶段。

ISO管理体系,目前是由几个部门的部长、主管兼职,在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完善上也是大打折扣,主要是大家都在忙于日常的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想,再者缺少这方面的培训,是靠自己以前的经验或自学来的东西在硬顶硬扛。

1.2 品质部人员的配置从品质控制和管理的角度看,品质部的人员数量配置不够,虽说品质部人员共有七八十人,但真正意义上的品质控制人员和品质管理人员有多少呢?电测室、QC检板人员、包装人员,这算吗?当然不算,这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

这里面唯独QC内部设立的2个抽检人员,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最终品质保证部的人员,加上IQC1人,测量室1人,IPQC 每班5人,总共加起来一个班也只不过是9个人,白晚班共15人。

1.3 精力的分散目前电测室、QC、包装是属于品质部管的,对主管和部长而言,是两个重担,一是生产任务,二是品质管理,哪一个也不能放松,在工作精力上自然会因为日常的出货任务给分散,在品质管理上一些措施也就无法落实到位,追查到底,也导致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的原因之一。

2.建议2.1电测室划分生产部管理。

2.2品质部职能考虑重组。

3.QA的工作计划3.1品质部IPQC人员配置有重组的必要,使工作做得更细致有效,希望能设立品质保证部,每班增加4人,品质工程暂由组长、主管、部长兼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