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症和后遗症(2016年版)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症和后遗症(2016年版)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膜炎
❖ 鉴别诊断 1.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慢,伴有
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结核病灶,脑 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如以淋巴
细胞为主、培养为结核杆菌等)。 2.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季节,有流
行病史,皮肤、粘膜有淤斑及出 血,细菌培养为脑膜炎双球菌。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膜炎
❖ 治疗 1. 清除病灶,通畅引流 2. 大剂量抗生素,必要时类固醇
2. 局部症状 患侧耳部、耳后、枕后、颈部
疼痛 霍纳综合征
乳突后水肿、颈部条索状肿块 伴压痛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多形核细胞↑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血培养阳性 脑脊液常规多正常
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4. Tobey-Ayer试验(压颈试验)阴性 5. 眼底检查:
患侧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静脉扩张 Growe试验阳性 6.CT/MRI检查可协诊
概述---治疗原则
彻底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挽救生
命
❖ 清除病灶 乳突开放术
❖ 抗感染
及时、足量、有效
抗生素
(根据细菌
学检查结果选用抗生素)
❖脓肿处理 穿刺、冲洗、引流、
切开、切除
❖ 支持治疗 补液、输血、白蛋白、
纠正酸碱失衡
❖对症治疗 脱水、镇静、止吐、
降温等
颅外并发症
包括颞骨内和颞骨外并发症 ❖ 颞骨内并发症
发热 全身症状 2.耳后肿胀 压痛明显
耳后沟消失 耳廓被推向前外 方 3.穿刺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脓液。 4.CT
乳突外侧壁破坏 耳廓周围软组织肿胀
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 肿
◆ 治疗 1.手术清除病灶
切开排脓 乳突根治 2.抗感染
颅外并发症-颈部贝佐 尔德脓肿
颅外并发症-颈部贝佐尔
德脓肿
颅外并发症-迷路炎
❖迷路炎(labyrinthitis) ◆ 定义
脓肿。 3. 小脑硬脑膜外脓肿
小脑与硬脑膜外间的脓肿。
颅内并发症--硬膜外脓
肿
❖ 临床表现 颞叶硬脑膜外脓肿 常缺乏典型症状 脓肿小可无症状,或轻微头
痛 脓肿较大,患侧持续性头痛,
不规则低热
脓肿增大时,可出现脑膜刺 激征、局灶性神经
定位体征和颅高压症状。 乙状窦周围脓肿
同乙状窦周围静脉炎
预防
❖治疗 乳突手术探查和清理病灶 排尽脓液,通畅引流 抗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可伴有脑炎及脑室炎 较大的脓肿可使脑组 织移位、脑压升高、脑疝形成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临床表现 起病期(历时数日) 早 期:脑炎及脑膜炎症状 脑脊液:细胞数略高、蛋白稍 高 血 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左 移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潜伏期(10天至数周) 多无明显症状 可有不规则低热、头痛、乏 力 食欲不振、反应迟钝 嗜睡,抑郁,烦躁等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感染扩散
途径与种类
概述---诊 断
❖诊断
病
史 耳流脓史
中耳
炎急性发作史
症
状
然减少或增多
系统症状
耳流脓突
耳痛 头痛 发热 神经
概述---诊 断
局(耳)部检查
全
身检查
鼓
膜
穿
孔
颅内高压征
耳流脓(脓液搏动)
脑
神经麻痹
肉芽/胆脂瘤
中枢局灶性定位征等
乳突区红肿 /叩痛
眼底检查
概述---诊 断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膜炎
❖ 临床表现
1. 全身中毒症状 感染和颅压增高症
2. 精神及神经症状 易激动、烦躁、抽搐或嗜睡、
谵妄、昏迷 肢体瘫痪,失语症 脑神经(Ⅳ-Ⅹ)麻痹 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 大小便失禁,脑疝形成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膜炎
3.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角弓反张、抬腿试验
◆临床表现
面瘫的定性、定位及临床诊断
颅外并发症-周围性面瘫 ◆治疗
控制炎症、治疗中耳炎及面神经炎 有胆脂瘤、肉芽或骨质破坏尽早 手术
颅内并发 症
颅内并发症
❖ 硬膜外脓肿 ❖ 硬膜下脓肿
❖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 耳源性脑膜炎 ❖ 耳源性脑脓肿
颞叶脓肿 小脑脓肿 ❖ 耳源性脑积水
颅内并发症--硬膜外脓肿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致病 菌或毒素经破坏、先天性缺损或 自然的通道侵入内耳,引起迷路 炎症 ◆ 分类
局限性迷路炎 (circumscribed labyrinthitis)
浆液性迷路炎(serous labyrinthitis)
化脓性迷路炎(suppurative labyrinthitis)
颅外并发症-迷路炎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脓肿
终末期
脑疝形成或脓肿破入脑室→脑 室炎及暴发性弥漫性脑膜炎→死 亡
脑疝前征象: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昏 迷。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 诊断 1. 中耳乳突炎病史 2.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 眼底视乳头水肿
4. CT及MRI:脓肿的大小、位置、 数目、脑 组织和脑室受压征象
硬膜外脓肿(extradural abscess) ❖ 概述
常见,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脓 肿
由硬脑膜的局限性炎症/炎性渗 出物聚集形成
可发展成硬脑膜下脓肿、脑膜 炎、脑脓肿
颅内并发症--硬膜外脓肿
❖ 分类 1. 颞叶硬脑膜外脓肿 鼓室、鼓窦和乳突天盖与硬 脑膜间的脓肿。 2. 颅后窝硬脑膜外脓肿 乙状窦与乙状窦骨板之间的
❖眼震、瘘管试验、前庭功能检
查
颅外并发症-浆液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serous labyrinthitis)
◆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和毒素进 入内耳,引起以浆液或纤维素为 主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
◆一般不损害内耳终器 ◆可继发于局限性迷路炎 ◆治疗及时有效者内耳功能可恢复,
否则转为化脓性迷路炎
3. 炎症血栓随血流向邻近组织 和全身播散,引起相应部位感染 或脓肿。
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全身症状 畏寒、高热、伴头痛、脉速、
全身不适
儿童 抽搐、惊厥、呕吐、 腹泻等症状
上述症状每日发作1~2次, 似疟疾
病期长者 伴有贫血、消 瘦、衰竭等
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激素 3. 支持疗法,调节水电解质 控制液体量,高渗脱水剂 少量多次输血。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otogenic brain abscess)
❖ 概述 1.因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脑组 织局限性积脓 2.多见于大脑颞叶、小脑次之 3.可单发或多发,可单房或多房 4.途径:经鼓室盖、鼓窦盖、乳突 盖致颞叶脓肿 经乙状窦板致小脑脓肿 少数为血源性(易多发) 5.致病菌:杆菌为主(变性杆菌、
5.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白 细胞轻度增加
◆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和毒素进 入内耳,引起化脓性炎症,可伴 坏死、肉芽组织形成,损害内耳 终器及其功能
◆亦可由浆液性迷路炎发展而来 ◆可向颅内扩散 ◆如炎症能够控制,则内耳被结缔
组织和新生骨质所充填
◆也可因颅内的感染如流行性脑膜 炎沿正常的解剖通道播散引起
❖ 临床表现 1.前庭症状:旋转性眩晕、恶心、呕
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 治疗 1.手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 必要时结扎患侧颈内静脉 2.抗生素 3.对症及支持治疗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膜炎(otogenic meningitis)
❖ 概述 1.由中耳乳突炎所引起的软脑膜、蛛
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局限性脑膜炎:局部蛛网膜与软 脑膜间的化脓性炎症即硬脑膜下 脓肿 3.弥漫性化脓性软脑膜炎和蛛网膜 炎:耳源性脑膜炎即指此类。
铜绿假单胞) 球菌较常见,亦可为混合感染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脓肿
❖病理 局限性脑炎期 脑组织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点状出血,部 分脑组织软化、坏死、小液化 区 化脓期 液化区融合,形成空
腔,脓液及软化的脑组织聚集 形成脓肿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包膜形成期 脓腔周围由肉芽、纤
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细胞 形成包膜
吐、平衡失调; 2. 听功能障碍:全聋,伴耳鸣 3. 眼震:自发性,向健侧 4. 瘘管试验阴性,前庭功能丧失 5.全身症状:不明显,如有发热、头
痛、脑脊液炎性改变提示有颅内 感染。 ❖ 治疗
手术清除病灶,大剂量抗生素,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
颅外并发症-周围性面 瘫
❖ 周围性面瘫
一般为不完全性面瘫,起病比较缓慢, 炎症刺激或病变侵犯引起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显症期(历时长短不一)
脓肿形成,引起各种症状 (1)中毒症状
午后低热或高热,食欲 不振或亢
进,精神差。 (2)颅内高压症状
头痛、喷射状呕吐、意 识障碍、
脉缓、视乳头水肿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
脓肿
小脑脓肿 中枢性眼震 同侧肢体肌张力减弱或消失 辨距不良 共济失调:指鼻不准、错指物位、 轮替运动障碍、步态不稳
迷路炎 路炎
路炎
路炎
岩部炎
局限性迷 浆液性迷 化脓性迷
周围性面瘫
❖ 颞骨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Bezold脓肿 Mouret脓肿
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 肿
❖ 耳后骨膜下脓肿(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溃破流入 耳后骨膜下
常见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 球菌 ◆ 临床表现 1.耳后皮肤红肿 疼痛 伴同侧 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