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访党员通讯稿

走访党员通讯稿

走访党员通讯稿【篇一:11.28 党员参观永联村活动通讯稿】改革春风吹华夏华夏气象看永联——记金阊实验中学全体党员教师参观永联村为了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5年11月28日星期六,我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有“华夏第一钢村”美誉的张家港市永联村,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

上个世纪70年代时的永联村,地势低洼,涝灾易发,是苏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村庄。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给困境中的永联村带来了生机。

永联人在当时的村党委书记吴栋材的带领下,依靠党的农村政策和“敢破敢立、自强不息”的永联精神,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历经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等阶段,现已发展成为苏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

永联村能有这样的成绩,和当时的村党委书记吴栋材密不可分。

最令人动容的是,在2002年永钢集团改制时,吴栋材仍旧坚持要给村里留下股份。

面对争议和压力,吴栋材说,“我不仅仅是永钢集团的董事长,更是永联村的党委书记。

”他决定把自己应得的股份让出一半。

在他的影响下,公司管理层也都拿出股份留给集体,最终为永联村保留了25%的股份。

也正是当初企业改制时坚持留下的这25%股份,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留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永联村。

观看完有关永联村和吴栋材的纪录片后,全体党员教师先后参观了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永联小镇、创造“永联奇迹”的永刚集团炼钢车间、融规模化信息化于一体的永联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以及饱含苏南文化特色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设计科学,蕴含着“打开天窗说亮话”涵义的议事大厅、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的农业管理模式等等,给全体党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联村,实在超乎我们的想象。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红领巾驿站、农耕文化园、垂钓中心等等,处处彰显出永联村政府“文化立村”的思路。

在人心浮躁和价值观扭曲的背景下,永联村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展现的人文情怀显得特别可贵。

永联村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的土地上出现的无数奇迹之一。

这个奇迹的缔造,是在吴栋材书记的带领下,每一个永联人艰苦奋斗的结果。

吴栋材心牵百姓、开拓进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学习。

扎根永联30多年,吴栋材放弃了巨额的财富,也放弃了多次的“升官”机会,他怀揣“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历经艰难和挫折,带领全村人,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要好的日子。

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吴栋材正是以这样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做事原则,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这次永联村的参观学习,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一场人生的洗礼,它冲击着每个金阊党员的心扉。

每位共产党人应一马当先,淡泊名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无论生活如何清贫,工作如何艰辛,都当心怀学生,胸怀教育,顽强坚毅创新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篇二:走访通讯稿】走访寝室温馨大家2013年新生走访活动圆满结束(****学院通讯员 *** 报道)为了更好地了解2013级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从而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9月9日晚7:00,*****学院领导、新生班主任及部分学生干部一同走访了*****学院2013级大一新生寝室。

各位学生干部的到来,受到了广大新生的热烈欢迎。

在走访过程中,各学生干部详细地询问了新生到校后住宿、就餐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了解他们有无生活上的不适应,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仔细地询问他们的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新生离开家乡,首次进入大学校门,难免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一些困惑,感到迷茫,各位学生干部都耐心的为他们答疑解惑,细致入微的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希望大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随后,各位学生干部又详细地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社团招新的基本情况,还叮嘱大家万事开头难,在新学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要学会照顾自己,增强安全意识,遇到问题应及时与师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同学之间尤其是住在同一个寝室的同学,更要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相互关心。

同时他们还结合自身经验,鼓励学弟学妹们大学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个人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这次新生走访活动,不仅带去了对新同学的关心和慰问,帮助新同学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让新同学充分感受到*****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还增强了*******学院的内部凝聚力,最后祝愿*******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篇二:走访宿舍的通讯稿管理工程系自律委员会走访系部学生宿舍 2014年12月12-18日,走访人员有夏义山书记、赵晓芳老师、黄李辉老师和自律委员会的干部。

为更好了解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情况,加强师生交流及解决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管理工程系自律委员会干部和书记老师一同到系部学生宿舍进行走访。

走访前,老师已妥善安排好每个时间段所走访的行程,走访范围覆盖了全系每一间宿舍。

在走访的过程中,同学们都非常的热情好客,态度极好。

在领导发言时,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听讲。

据学生对宿舍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

在此,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点:1.热水问题,11栋和4栋的热水供应量极少,且供应的时间也很短暂,这样给学生们在生活上带来极大的不便。

2. 空调问题,在夏天的时,身处顶楼的宿舍会变得很闷热,且空调的功率较大,使得每月电费支出金额会超出预算,希望能为宿舍在七楼的同学每月在补贴多几度电。

3.安全问题,①11栋宿舍在楼梯转口处的窗户,最好安上防盗网,以免会发生盗窃行为;②15栋宿舍的电梯的安全性极差,人流量大,曾出现被困等现象。

4.公共设备问题,①希望在教学楼层都装热水机,便于同学们的日常饮用;②11栋宿舍wifi经常下线,但拨打10086至今都没得到改善;③15栋宿舍公共洗衣机少人多,一层楼只有两台,导致洗衣服要排队或不能运作等现象;同时在楼梯的转角处的公共垃圾桶的垃圾经常出现堆满现象而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大大影响了整体美观及阻碍安全通道。

本次走访活动,充分体现出领导、老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怀,让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聆听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对系部今后的教学及学生生活环境能得到等高层次的改善。

撰稿人:黎淑贞篇三:走访新生寝室活动通讯稿“走访新生寝室”活动(机汽学院通讯员邹志强) 9月17号晚9:00,在这新学期来临之际,为了让广大的新生能够更早的适应大学的这种氛围,感受到学校这种浓浓的温情,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带领下,我院大二各班辅导员走进17栋新生寝室,开展了一场以“走进新生,温暖校园”为主题的新生走访活动,为大一新生提供一个认识学生会的机会,使新生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在走访过程中,辅导员对各专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帮助新生提早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也提醒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并详细地询问新生们开学以来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给出有效的建议。

针对寝室网络、食堂就餐、出行交通等方面问题,同学们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和当场帮助;而关于学业和社团生活等问题,新生们也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720寝室陈渤同学对学生会的贴心服务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处在迷茫中的我们,面对一个未知的新世界,有学长学姐你们的帮助,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你们的祝福让我们感到温馨,我们在机汽学院的新生活一定会十分精彩!”生会祝愿每位求是新人都能在美丽的湖北文理学院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度过美妙的大学时光!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辅导员走访新生寝室,去掌握的新生入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为初来乍到的新生提供一些我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经验,以提高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从而减少新生因学习生活的改变带来的难以融入新环境新群体的一些心理问题。

篇四:调研通讯稿调研通讯稿资源整合,确定选题电商战略全面落实,培育优质客户、积极拓展各专业市场的发展思路全面铺开、践行。

带着对第二吃饭业务——两包业务的发展思考,四名市场调研小组成员聚到了一起。

该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运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小组中有两名成员大学期间就读于城。

结合企业发展的背景,成员组在征询局长xxx的意见后,根据x局的指导思想,通过利用学生时代对学生生活习性及消费偏好的深入了解,深入走访市场,了解对手服务质量,整合利用自身资源,考察市场潜力,思考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实地调研,发现商机成员组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识浓厚,特别是电商、物流专业的学生以及具商业意识强的学生群体,该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摇身变为淘宝店店主,通过经营网店增加社会实践,为自身赢得经验及资金的增长。

除此之外,大学生网购的退货需求,也成为大学生寄递需求的另一支撑来源。

获悉小组调研结果,小组成员展开座谈讨论,提出市场开拓的方向:学习竞争对手的经营模式,联手高校勤工助学团体,学生团体提供人力、场地,我方通过按件数给予奖励激励学生,为提供了支撑。

在课题辅导员的悉心指导下,结合市场部的指导意见,成员组着手进行课题论文写作,论文已按时完成并上交。

成员组均表示,本次课题调研大赛,为入局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舞台,不仅能更深入了解业务,而且在各方的支持关怀下实现自己对业务发展的小小梦想;通过参与本次课题活动,激发了投身事业的热枕,今后将尽己所能地为业务发展作出努力。

篇五:通讯稿雪中送温暖为爱而努力——我院开展假期贫困生走访工作寒假期间,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安排以及我校的相关部署,院领导我院特困生实际情况,开展了贫困生家访活动。

本次走访将树立自强不息贫困大学生典型为特色,将培养优秀学生干部为目的,并制定了详实的走访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阚德慧、团委书记金玲、辅导员王娇阳以及学生干部杨福政、李瑞雪、付永参与了走访。

经过认真研究,走访小组确定了3名被访对象,他们是成绩优异的王岩,工作积极的付永和思想进步的黄丹三名同学。

通过走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发掘特困大学生中优秀代表,希望通过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带动周围的同学,克服困难,认真完成学业,同时也是对随行的学生干部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升华。

1月20日早晨8点,走访特困生小组乘大客出发,开始了第一站的行程——北票市王岩同学的家。

王岩同学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不仅是班级的学习委员,更荣获学院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诺基亚”奖学金等资助。

王岩很小的时候失去母爱,爸爸和奶奶将他拉扯大。

奶奶年事已高,父亲辛苦打工的微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不菲的学费和高物价的生活,让王岩一家更是如履薄冰。

即便如此,王岩同学也从没向老师和同学提出过任何需要帮助的请求,只是把这份痛苦和艰难一个人抗住,用更加刻苦的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