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事故潜在隐患管理方案

安全事故潜在隐患管理方案

安全事故潜在隐患管理方案为落实集团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改进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提高防护水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集团实际制,订本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案。

一、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措施:1.1为确保重大安全事故为“零”的安全生产目标,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做到防微杜渐,各参建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应以事故的超前防范为突破口,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1.2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安全监督队伍,一个好的安全条件只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必须紧抓现场管理这个重点。

1.2.1不断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注重加强安全监督队伍的建设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场监督检查作用。

1.2.2认真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坚持“突出重点、超前分析、超前预防、超前管理”的原则,突出抓好对薄弱环节、薄弱地点、薄弱时间及现场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落实责任和措施,及时消除现场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1.3冬季(元旦、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坚持做到如下几点:1.3.1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冬季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冬季施工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1.3.2审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专职安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数量、安全资格培训以及持证上岗情况;1.3.3审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1.3.4审查施工现场拟投入使用的大型机械、机具、电器设备等的检测检验、验收、备案手续,以及现场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3.5审查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情况,以及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制定的工程建设危险源监控措施;1.3.6审查施工总平面图是否合理,安全标志和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1.3.7总监理工程师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例会,并在例会上分析、通报安全生产情况。

监理人员每天在监理日志中记录当天施工现场发现和处理的安全生产问题及隐患。

对基础工程土石方施工、高支模、起重机械拆装以及起重吊装等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应实行重点监控。

复核施工机械、施工用电设备和各种设施的验收手续,并签署意见;1.3.8监理月报中应包含安全管理内容,对当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理责任落实情况作出评述;1.3.9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质量监理部;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3.10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突发性事件时,总监理工程师应当立即下达停工令,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和现场保护以及调查处理工作。

二、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2.1认真落实冬季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2.1.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冬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针对施工现场模板支撑体系坍塌、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物体打击等事故高发类型,落实行之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对在施工项目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确保冬季施工安全生产;2.1.2各单位要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及佟星副省长题为《加强年底安全生产工作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质量监理部。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当前一段时间,监理单位要实行值班制度,加强安全监管;2.1.3继续搞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各在建项目负责人应要求施工单位针对冬季施工的特点,组织其管理层和操作层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对特工种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企业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2.1.4及时部署节日停工及节后复工的有关工作。

双节临近,施工项目将于节日停工,施工单位要坚决杜绝放松安全生产管理松懈情绪,认真落实好停工前和停工期间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要对节后复工的有关安全保障工作提前做出严密部署,复工前必须经建设单位核查并下达复工令后方可施工;2.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落实。

2.2.1加强监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总监理工程师和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2.2.2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编制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规划,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监理实施;2.2.3建立安全生产监理资料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方面依法落实监理责任的有关资料。

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监理资料应当由注册监理工程师签字。

2.3要求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消防等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费用,制定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方案,编制和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3.1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相关人员要持证上岗并认真履行职责;专业工程、劳务工程的发包程序应符合建筑市场有关规定,并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2.3.2工程项目部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确各个部门、各工种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责任到人;2.3.3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必须由公司分管经理组织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检查;项目负责人必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并会同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全面安全检查。

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2.3.4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起重机械设备拆装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等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2.3.5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要认真落实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作业前,工程项目部技术人员应将分项工程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要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书面形式进行,交底双方应签字确认;2.3.6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报告制度。

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公司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演练,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及时救助受伤人员,保护事故现场,主动配合事故调查;2.3.7建筑工程脚手架的搭设方案应附计算书、施工详图、大样图,并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应分包给具有脚手架搭设作业劳务分包资质的专业劳务公司,搭设后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搭设人员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3.8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落实三级教育培训规定,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强化对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和安全作业技能。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2.3.9施工单位应强化对职工的职业资格管理,认真落实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任职,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3.10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并按照方案组织施工。

2.3.10.1搭设承重支模架所用的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扣件应有产品质量保证书和生产许可证,使用前,钢管和扣件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测;2.3.10.2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承重支模架,施工专项方案必须经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由施工企业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并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书,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施工企业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签字批准确认后方可实施;2.3.10.3模板作业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

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2.3.10.4承重支模架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方案应按规定程序进行编审报批,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后,项目总监必须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合理性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并签字负责;2.3.10.5承重支模架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部必须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安全责任,交底双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支模架的搭设、拆除人员必须持有建筑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上岗证;2.3.10.6承重支模架实施过程中,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须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进行现场监督,搭设完毕后,组织有关人员依照《承重支撑架搭设分项检查验收表》的要求逐一检查验收;模板拆除前,必须有项目总监签署拆模令后方可实施;搭设、验收时,应采用现场配备的力矩扳手、钢卷尺、线锤等检测工具;2.3.10.7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对承重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在支模架搭设过程中应重点检查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一致性,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项目部提出并督促其整改;在浇捣混凝土前,项目监理部应再次对支模架进行验收并予以确认;在浇捣混凝土时,监理人员必须实施旁站监理;2.3.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在建工程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密目安全网实施封闭。

必须加强工程的“四口”、“五临边”的防护,逐步提高定型化、工具化和标准化水平;2.3.12工程承包单位应组织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

2.3.1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系统,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