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生物复习指导计划中考地理生物复习指导计划完整复习计划一、复习方式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复习。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我们从双基入手,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严格的单元过关,对C层和B层的部分学生实行勤查、多问、多反复的方式巩固基础知识,在知识灵活化的基础上,还注重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打破章节界限实行大单元、小综合、专题式复习。
第二轮复习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
复习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条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
在这一轮复习中,要以地理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
在地理的应用方面,注意地理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穿插专题复习(如图表信息专题、经济决策专题、开放性问题、方案设计型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向学生渗透题型生活化的意识,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的理解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知识、能力深化巩固的阶段,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
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应试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从容地面对中考。
由于考前的学习较为紧张,往往有部分学生易焦虑、浮躁,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在此阶段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心态及时作出调整,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态参加中考。
中考地理复习黄金方案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初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
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初中地理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知识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式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复习时应以课本为主。
例如辽宁省2019年中考第17题:AB是圆O的弦,P是圆O的弦AB上的一点,AB 10cm,AP 4cm,OP 5cm,则圆O的半径为()cm。
本题是初三几何课本的原题。
这样的题还很多,它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
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课后的读一读,想一想,有些中考题就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
一味地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练习题,其效果并不佳,所以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中考有近70分为基础题,若把中档题和较难题中的基础分计入,占的比值会更大。
所以在应用基础知识时应做到熟练、正确、迅速。
上课不能只听老师讲,要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方法和策略,应通过老师的教,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尤其在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过程中,应感悟出如何正确思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
基础知识既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
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中考地理命题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地理方法的考查。
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等操作性较强的方法。
二、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1、提高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题的能力。
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目前阶段应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的归纳。
纵观中考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考查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纯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阅读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
平时做题时应做到:1)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平时加强自己审题能力的锻炼,才能做到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2)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变通思维方式。
注重自己思维的广阔性,对于同一题目,寻找不同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这样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优化解题方法。
3)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后能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已改变。
例如:折叠问题中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
多年来,初中地理的方程、函数、直线型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于试卷始终。
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如何做好中考地理复习首先,作为考生必须了解中考方面的有关政策,避免复习走弯路、走错路。
考生要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领会、看清考试范围,重点研究样题的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对于每一个给分点要牢记于心,避免解题中出现跳步现象。
第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中考毕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基本地理水平,其次才是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其试卷的难度分布大多控制在4:5:1或5:4:1(容易题:中等题:难题)。
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为不会解部分地理题而怀疑自己的地理能力和水平,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在这学期的复习阶段奋发努力,中考也不会走大样。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摸清初中地理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按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可以把二十一章内容归纳成八个单元:①数与式{实数,整式,分式,二次根式}②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③函数与统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统计}④三角形⑤四边形⑥相似形⑦解直角三角形⑧圆。
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还多,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在此我建议各位考生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师进行复习,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
注意:套题训练不易过早,参考资料应以单元为主,本阶段复习宜细不宜粗。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
学地理的目的是为了用地理,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
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
注意:你应该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知道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题的借鉴。
第三轮,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
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中、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建议考生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
注意:自己评分应按评分标准进行,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给分点。
初中地理总复习大致经过三轮,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
2)复习速度过快,对学生心中无数,做了夹生饭,返工来不及,不返工漏洞百出。
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
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如下问题:1.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2.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3.防止过多搞难题在第三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1.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2.以复习资料代替教练,不备课,课堂组织松散3.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
建议:让学生向错误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题目考查了哪些地理思想方法,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
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问题。
1.上物理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否则课后花两倍的力也没那么好的效果.2.多做习题,不懂的一定要立刻问啊.如果问不了的就专门用一个本子写下页数啊.接触的题型多了,考试只是一碟小菜.3.没时间复习的时候就把错题看一编,不懂的一定要弄懂.4.如果本班的老师解释题目不是很好的话就趁老师不在时问隔壁班更好的老师.5.考试时一定要保持好平静的心态,掌握好时间。
[编辑本段]【高考】完整复习计划基础为主,做题为辅很多同学在最后冲刺时都存在误区,他们或者认为这段时间只应该看书,或者认为只应该做题。
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课本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
同样的内容可以变换出很多的题型和角度,不变的是基础知识,所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是根本。
本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侧重宏观方面的,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而不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
但这并不是说不再去做题,因为应试技巧是有惯性的,所以不要把考试的习惯中断,应适当地做一些模拟题练手。
不过本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考前归纳总结的过程,建议不要做大量的题目,因为有时题目会使思维变得狭窄,尤其是不要去做那些偏题、怪题。
可以看一些典型题目,把它们的特点了然于胸。
同时训练答题的策略,考试分为基础题、中等题、难度题三部分。
基础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中等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难度题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答这三种题型,要知道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等题,一分也不浪费;后做难度题,值得去回味的道理。
不放弃任何一科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把自己的强项强化一下,把弱项补一下,争取弱项分也上去,这对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要力求各门课的分数不要差别太大,要相对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