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

(5)我们的有效教学研究缺乏理论储备,大多教师在理论素养上极为欠缺,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都基本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综上所述,在我校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们的认识和看法,立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我们进行极为切合教学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是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的纵深推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发展的具体途径,是实现教学中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凸显师生教与学生命潜能的最佳方式。为此,2015年9月,我们三位二年级语文老师申报了《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征程的纵深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极大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观念、行为以及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积淀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引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提出,我们发现自身忽视了一些极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校教师目前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现状
预计完成时间
2016年7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探究》
张莉
课题研究
汉中市教研室
2010.9
《掌声》
张莉
课件
新课程
2015.9
《责任心——孩子成长重要的一课》
李筱舟
论文
《汉中教育》
(1)调查表明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用80%的精力抄写教案,导致备课低效;网络的发达,让拿来主义成为教师惯用的做法;对于备课,我们只是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公开课教学时才不断的去磨课、修订,追求所谓的有效。而对于教师的常态备课(写或抄写教案),则比较忽略;所谓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分头备课,然后共同使用。课前备课不充分,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效率低。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把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案例研究和全体教师视为一个整体,在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到研究中来。
(2)实效性原则:本课题研究重在继续有效教学研究,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研究中不走过场、切实研究,凸显有效。
2012.4
《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张莉
课题研究
洋县教研室
2015.9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的背景、课题提出及意义
2015年9月,美丽的城西小学顺利建成招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热情高、干劲大、有朝气、不保守,敢于改革创新。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几课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一个成长的平台。
(3)教师的评课鉴于自身的局限性,评课的积极性不高,评课的观察点主要是教师如何教,而对于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兴趣、经验、习惯很少关注,更不能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一节课。
(4)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不是很多,参与一些高层次的教学研讨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数老师基本上是自学成才或随波逐流获得一些所谓的提升。因此,教师们大都认识不高,对于教学中的备课、上课、评课认识肤浅,认为那是常规,不用下功夫钻研与探索;
(2)上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练、议、思少,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少,师生互动的少,学生对语言文字体验的少,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难以真正的进行。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谈不上语言运用和语文方法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忽略了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上。
(2)案例研究法:在备课、上课、评课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形成案例集。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与再实践中解决问题。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4)、“反思”研究:一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对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的缺失与盲点,使本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对本课题的研究进程进行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整,避免各种弯路和失误,确保课题研究的航向和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使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形成备课、上课、评课整体能力;
2、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3、研究和探索适合我校校本教研的模式与途径;
4、开展好案例研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以此反映教师成长历程和教学变化。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制定备课、上课、评课现状调查问卷,了解我校教师对于备课、上课、评课的认识和看法;并对认识和看法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撰写我校教师关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张莉
专业职务
二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723300
联系电话





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张莉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李筱舟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王虎梅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预期最终成果
结合课堂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找出规律,确立基本原则、方法、途径和策略,并实践运用和实施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学术研究的理论为指导,提高教师解读学生和解读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大批的教师迅速成长。带动一级、一组、乃至一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发展。
课题批准号
CX2015-14
洋县城西小学校本研修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备课、上课、评课初探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 题负责人张 莉
填表日期2015年9月
洋 县 城 西 小 学
2015年9月印制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
关键词
备课说课上课评课
课题类别
微型课题
学科
分类
教育基本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