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护桩质量控制要点

支护桩质量控制要点

商务街项目
边坡支护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目录
1、测量定位
2、桩孔制孔施工
3、钢筋笼制作及安放
4、砼浇灌
5、桩基检测
编制人
一、测量定位:
○1桩位定点:测量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及测量控制网点,定出每根桩中心点的具体位置,定位的桩中心点须准确,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

○2测量数据须形成文字资料,以备复检及归档。

二、桩孔制孔施工:
○1钻机就位:开钻前必须进行开孔前验收:钻机转盘中心与用于定位的“+”字线交点基本重合,误差不得超过5cm,并检查钻机水平,主动钻杆、立轴导管垂直,整体机架周正稳固。

同时要测定机台高度,验测钻具长度。

○2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

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cm,其高度不宜小于1米。

○3在成孔过程中钻机偏斜,整体塔架晃动,应随时责令施工方矫正垂直度,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5%。

④桩径成孔孔径不得小于设计桩径,要经常检查被磨损的钻头外出刃的大小,防止缩颈。

成桩后的有效桩径不得超差±5cm。

钻头合金遭到破坏应及时更换、修复。

为防止塌孔,在提出钻具过程中应逐步提起,避免钻具碰壁造成塌孔;钻具提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清孔,桩底沉渣不得大于20mm。

○5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6本工程的桩孔深度按设计要求须入岩不小于7米;采用桩底标高控制,如达到设计桩底标高而未入岩的,应继续钻孔,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三、钢筋笼制作及安放
○1进场钢筋必须具备质保书或出厂合格证,规格与设计相符并见证取样送检合格方可使用。

主筋的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套筒连接接头须按要求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加工。

需使用焊接及直螺纹套筒连接制作的钢筋,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

○2钢筋笼主筋的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间距不小于35d(d主筋直径);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百分率不宜大于25%且不得超过50%。

○3钢筋的规格、数量、钢筋笼的规格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允许误差为(a)主筋间距:±10mm。

(b)钢筋笼长度:±100mm。

(c)箍筋间距:±20mm。

(d)钢筋笼直径:±10mm。

点焊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烧伤主筋,焊接的焊口应牢固,焊渣须清理干净。

○4钢筋笼每隔3米设置一组(3-4块)导正块,导正块厚度不小于3cm。

○5吊放钢筋笼前,先进行自检,检查钢筋笼长度、检查外观质量;合格后报业主、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下井,每节笼连接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沉放。

○6钢筋笼吊放时,须吊直、扶稳、缓下不得碰壁,防止变形弯曲,根据护筒口标高、桩顶标高计算好笼顶深度和吊筋长度,设置好吊筋,防止跑笼和浮笼四、砼灌灌
○1本工程灌注桩的砼采用商品砼,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18~20cm。

砼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单,砂、石、水泥检验资料。

○2导管安放:导管直径宜为20~25c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米。

密封、同心度要好,使用前在地面接好,通水试压(0.6~1.0Mpa)检查,确认不漏水、不弯曲方可下井使用,底口距井底30~50cm。

○3每根桩的砼首次浇筑时,应准备足够量的砼,以使首次浇灌的砼面高于管底不小于80cm,方可起拔导管进行第二次浇筑,以后每次减管时应测砼浆面,始终保持导管在砼中的埋深不少于2米。

○4砼浇筑应连续浇筑,每次间断的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45分钟);砼最终面标高必须高出桩顶设计标高500mm,待灌冠梁施工时破除。

○5砼浇灌结束时,必须测量砼面标高,计算实际使用砼方量和理论方量的差值及充盈系数,并做详细记录。

○6见证取样,在监理的旁站见证下进行现场取样,每根桩留取一组试块进行抗压试验检测,试块的留置须具代表性、真实性。

五、桩基检测
○1本工程桩基的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少于5根。

当检测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身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并扩大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的数量。

○2砼抗压试块的检测结果必须符合要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