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宁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简本

天宁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简本

江苏省天宁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江苏省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江苏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 任务由来 (3)1.2 评价内容与重点 (4)1.3 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5)第二章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 (6)2.1 规划概述 (6)2.2 规划协调性分析 (7)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3.1 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8)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3.3 规划范围发展现状 (9)3. 4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9)3.5 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 (9)第四章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系统分析 (10)4.1 清洁生产 (10)4.2 循环经济 (10)4.3 产业分析 (11)第五章公共参与 (12)第六章规划方案论证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4)6.1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14)6.2 优化调整意见 (14)第七章总结论 (15)第一章总论1.1 任务由来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由成立于1992年的原常州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和成立于1993年的常州东南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归并整合而成。

开发区位于常州市区东部的青龙和雕庄两个街道内,根据原东南经济开发区和原有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地理区位分为青龙片区和雕庄片区两个区,北区北至青龙街道北界、南至湾戚路(现称东方西路)、东至青龙街道东界、西至横塘河,共15.15km2;南区为完整的雕庄街道,共10.57km2,开发区规划面积共计25.72km2(附图0-1)。

成立之初,开发区规划重点发展电力装备、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青龙片区着重发展电力装备和现代纺织业,雕庄片主要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为主导,并发展大型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生产资料市场。

2007年,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托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了《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8年8月获得江苏省环保厅批复。

由于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历史局限性、不确定性等问题,开发区发展定位有所改变,天宁经济开发区紧邻常州市市区东部,是常州市中心城区东进的先行转型提升区,开发区逐步由以工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开发区转变为承担部分城市功能的综合性开发区,为此,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常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天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等法规文件的要求,天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14年6月委托江苏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对规划进行了详细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当地相关部门收集了资料,并对环评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天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内容与重点1.2.1评价内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1)规划内容概述和规划分析,包括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符性分析;(2)调查、分析天宁经济开发区主要建设区域(25.72km2)开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3)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价;(5)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分析;(6)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7)公众参与状况;(8)制定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1.2.2评价重点(1)分析天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出各行业准入要求;(2)分析天宁经济开发区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3)分析天宁经济开发区对周边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的影响;(4)论证规划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规划发展定位转变可行性,提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案调整建议;(5)提出降低和减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与生态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3 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1.3.1评价范围具体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4-1。

表1.4-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3.2评价时段评价时段与规划期限相同:2015-2024年。

第二章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2.1 规划概述2.1.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青龙片区和雕庄片区两个区,青龙片区北至青龙街道北界、南至东方西路、东至青龙街道东界、西至横塘河,共15.15km2,雕庄片区为完整的雕庄街道,共10.57km2,开发区规划面积共计25.72km2。

2.1.2 功能结构青龙片区规划形成“两轴三心、三廊五区”的片区结构,雕庄片区规划形成“一廊两轴引领”、“双心四区联动”的布局结构。

2.1.3 产业发展导向开发区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机电、现代纺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装备等产业,青龙片区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机电、现代纺织业,雕庄片区主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数字化装备、新材料。

此外,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商务办公、商贸流通、创意研发、生活服务等,开发区逐步由“传统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为“承担城市综合功能的活力新城” ,打造成为常州市中心城区的东进先行转型提升区、主城区的有机更新区。

2.1.4 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2572ha,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2102.91ha,水域和其它用地为469.09ha,规划区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为主,其他公共设施用地为辅。

2.1.5 环保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内生活用水由通用自来水公司供给,水源来自魏村水厂,工业用水方面,青龙片区由青龙工业水厂供水,水源为丁塘港,雕庄片区由开发内现有的东南工业水厂供给,水源为老京杭运河。

(2)雨水工程规划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

现状道路下同步敷设雨水管道,雨水管就近、分散接入河道,雨水自排入附近水体。

(3)污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域内污水经污水预处理厂处理后由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处理,(4)供热工程规划开发区规划由广源热电厂和东南热电厂两座集中供热。

其中,青龙片区由广源热电厂供热,雕庄片区由东南热电厂供热。

2.2 规划协调性分析2.2.1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天宁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和国家、地方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符合;与江苏省、常州市相关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规划相符合。

天宁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基本符合《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1-2020)》、《天宁区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另外,天宁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也符合国家、省等相关政策(《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年)等的要求,本次规划内容可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2.2.2 与相关政策相符性经分析,本规划与相关政策(《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年)有较好的相符性。

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 区域基础设施概况供气:天宁经济开发区由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供气管网供气。

供热:区内目前有常州市东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热电”)和常州广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源热电”)两座集中供热设施,据规划测算,现有设施基本能满足远期热负荷需求。

排污:区域内污水经污水预处理厂处理后由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处理,供水:区内生活用水由通用自来水公司供给,水源来自魏村水厂,工业用水方面,青龙片区由青龙工业水厂供水,水源为丁塘港,雕庄片区由开发内现有的东南工业水厂供给,水源为老京杭运河。

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开发区空气环境质量以细颗粒物及特征污染物污染为主,区域性PM2.5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1.7)以及重点片区HCl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3.5)。

(2)地表水环境质量横塘河2个断面BOD5和NH3-N因子略有超标;丁塘河2个断面COD、BOD5、NH3-N和TP因子略有超标;北塘河、澡港河东支河2个断面NH3-N略有超标。

总体来说,开发区过境河道水质较好,境内河道以无机物污染为主。

(3)地下水雕庄中学和青龙苑测点pH、氟化物、挥发酚、铅、六价铬、砷、镉、汞、均达到Ⅰ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Ⅱ类标准;氨氮达到Ⅲ类标准。

(4)声环境开发区声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测点青龙街道办事处夜间及中吴大道、团结路交叉口昼夜出现超标外,其它测点昼、夜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关标准要求。

(5)土壤和底泥环境开发区各监测点土壤各项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二级标准。

3.3 规划范围发展现状规划区域现状用地以水域及其他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分别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38.42%和33.95%,开发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用地面积仍较少,分别占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的4.07%和2.35%。

开发区规划范围内重点企业及重点污染源企业共计143家,其中青龙片区62家,雕庄片区81家,开发区企业以纺织服装(69家,其中含印染企业38家)、机械设备制造(26家)、电力装备制造(10家)等企业为主,此外,开发区现有化工企业6家,生物医药企业2家。

3. 4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主要废水污染源依次为:常州市东霞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州市东南染织有限公司、常州阳湖东南印染有限公司、常州灯芯绒印染厂有限公司等纺织印染企业主要废气污染源依次为:常州广源热电有限公司、常州东南热电有限公司两家热电企业。

固废: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现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9118.73t,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9092.40t,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率为100%;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6.33t,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为100%。

3.5 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地表水:2004~2011年,老京杭运河石化厂断面均未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NH3-N;2004~2010年,北塘河青洋桥断面均未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NH3-N、BOD5、挥发酚和TP,但水质呈逐年改善趋势,2011~2013年,污染明显减轻,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Ⅳ类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