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标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标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标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部署 (12)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21)第五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 (272)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274)第七章主要材料投入计划安排 (277)第八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280)第九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10)第十章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316)第十一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322)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图 (329)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34)第十四章服务、保修措施 (340)第二部分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343)一、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343)二、项目经理简历表 (344)三、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345)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本单位在认真阅读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对本工程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内容、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特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XX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的施工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建筑安装的施工和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1.2编制依据(1)XX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TC05AA17/2);(2)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和XX瑞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XX 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初步设计》附图(N3066CS2);(3)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安装工程的各类规范、标准及规程。

(4)政府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及规定。

(5)我单位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6)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7)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及本单位环保管理体系文件。

(8)ISO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系列标准及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8)本工程现场和周边的实地踏勘情况。

(9)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0)招标文件对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11)我单位在长期施工中总结出的先进成果、工法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建设条件(1)建设地点及交通状况拟选厂址位于XX省XX市XX镇团墩山,离最近的城镇XX4公里。

厂址距XX铁路XX站4公里,又有与XX铁路并行的直通公路干线,北去距武汉市城区66公里,南达XX市22公里,相距XX至大冶的铁贺公路400米,可直通黄石市、鄂州市。

铁路、公路交通畅通,交通运输较为方便。

(2)厂区地形地质工程所在地地形起伏较大,许多地段地形坡度超过10°,该场地为不均匀地基土。

(3)岩土工程场区在勘察深度范围内赋存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粘性土层、白垩—第三系细沙岩和志留系泥岩。

岩土层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如下:①-1层素填土:层厚0~1.40m,层顶标高36.34~48.84m。

由褐黄色、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结构松散。

①-2层耕土:层厚0~0.50m,层顶标高37.23~52.19m。

褐黄色、棕黄色粘性土组成,含较多植物根系、虫眼,结构松散。

②层粉质粘土:层厚0~1.70m,层顶标高36.73~39.32m。

褐黄色,可塑状态。

含少量Fe、Mn质氧化物,夹极少量白色粘土,为中等压缩性土。

③层粘土:层厚0~4.50m,层顶标高37.62~48.44m。

褐红色、灰黄色,硬塑状态。

含少量Fe、Mn质氧化物及结核,夹极少量团块状灰白色粘土,为中偏低压缩性土。

④层残坡积粘土:层厚0.50~8.80m,层标高33.04~51.67m。

褐黄色、绿黄色,硬塑状态。

含少量Fe、Mn质氧化物,含少量团块状灰白色粘土,含少量棱角状泥岩碎块和石英砂岩,为中等压缩性土。

⑤-1层含钙泥岩强化:厚度1.30~11.00m,层顶标高26.04~38.71m。

灰黄色,节理、裂隙发育,层面少量Fe、Mn质侵染,呈褐红色。

岩芯破碎,呈块状,局部夹粉砂质泥岩。

⑤-2层含钙泥岩中风化:最大揭露厚度 6.00m,层顶标高17.84~33.79m。

绿灰色、灰色。

节理、裂隙较发育,倾角30º~70º,层面少量Fe、Mn质侵染、裂隙较发育,倾角30º~70º,层面少量Fe、Mn质侵染,呈褐红色,局部夹砂粉质泥岩和泥灰岩。

⑤-3层含钙泥岩微风化:最大揭露厚度5.5m,层顶标少量高12.04~20.65m。

灰色。

节理、裂隙少量发育,倾角65º,层面少量Fe、Mn质侵染,呈褐红色,岩芯完整,呈长柱状,局部夹粉砂质泥岩和泥灰岩。

⑥-1层泥岩强化风:厚度2.00~14.70m,层顶标高35.63~51.07m。

灰黄色。

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块状,层面少量Fe质侵染,呈褐红色。

⑥-2层泥岩中风化:最大揭露厚度5.5m,层顶标高26.87~47.37m。

黄绿色、绿灰色。

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倾角70º,层面少量Fe 质侵染,呈褐红色。

(4)水文地质厂址区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上部素填土中及低洼地段,受季节控制,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无含水层,无地表迳流与泉水,大气降水一般顺地面坡向流走。

根据水样分析结果,地下水对砼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5)自然环境工程所在地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58天)、雨量充沛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7.5℃,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4℃,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29.2℃,极端最低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39℃。

全年日照时数1879.6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2%,年辐射量为105.3kcal/cm2。

年平均风速1.4m/s,年主导风向为N、频率为11.05%,次主导风向为NNE、频率为8.61%。

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653.1mm,最大年降水量1958.3mm,最小年平均降水量1012.0mm。

降水集中在4、5、6月,降水量在200mm以上,而3、7、8月降水量也在100mm以上,只有1、12月降水量少,在50mm以下。

一日最大降水量206.6mm,最大积雪深度为270mm。

(6)地震设防根据所在区域内XX市温泉地震站的记载,该地区历史上未见到地震记载。

根据XX省有关抗震文件,XX地区为不设防区域。

但考虑到处理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建、构筑物拟按6度地震烈度设防。

(7)电源本工程供电电源引自距本处置中心约3km处的XX镇变电所,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

电源采用架空线路引至处置中心围墙外,再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引至处置中心变电所。

为满足本处置中心对电源的要求,需确保二级负荷供电,因此在处置中心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房。

(8)水源及排水拟建处理场所在的咸安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育,有大小河港70余条,呈东南—西北流向,其中流域面积在3~50km2的有68条,全区河网密度0.4km/km2,湖泊集于西北部。

全区河流共分三大水系:淦河水系、高桥河水系与汀泗河水系,分别汇入斧头湖、梁子湖与西凉湖,自然落差较大,如淦河坡度为4.51‰。

咸安区水资源总量为8.5亿m3,但由于蓄引水工程有限,可供水能力为1.95亿m3。

工程生产与生活用水由XX镇自来水厂铺设专用供水管道供给。

拟建工程项目排水经厂区排水沟排至厂区外的天然排水沟,汇入江夏区屋饶水塘,据现场调查结果,其水域面积为9.8hm2,水深约为2.5m,目前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2.2项目概况(1)范围本项目将处理XX省全省的危险废物和XX市辖区内(含XX市、XX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各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医院临床废物;医院废物;废药物、药品)。

(2)内容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2.9万吨/年,内容包括:1)生产设施:包括物/化处理车间、焚烧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车间、安全塡埋场、废物暂存库、废水处理车间。

在生产区预留综合利用车间的场地,在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行建设。

2)公用设施:包括总平面布置和进处理处置厂道路、给排水、消防、供配电、通风空调、通信、各单体建筑工程等。

3)辅助设施:包括地磅房、分析化验及试验研究、机修车间、供油、供气(压缩空气)、仪表自动化、综合仓库、洗车设施、停车场、医疗废物冷藏设施等。

4)生活管理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值班宿舍、食堂浴室和门卫等。

5)处理处置厂场地平基一次完成,各车间厂房尽量一次完成,预留将来扩建设施的安装空间。

2.3建设规模本工程处理规模为2.9万吨/年。

具体情况如下:(1)物/化处理:初期工程处理规模7000t/a,其中废乳化液6000t/a,燃料、涂料废液1000t/a,预留废酸、废碱、含重金属废物处理的场地和含氰废液等剧毒废物处理的场地。

(2)焚烧处理:危险废物(含工业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采用回转窑,焚烧规模10000t/a(30t/d),其中工业废物9000t/a,医疗废物1000t/a。

(3)稳定化/固化车间初始年危险废物处理规模10000t/a(含焚烧车间产生的残渣和飞灰约3000t/a,原生危险废物量为7000t/a),直接进入安全塡埋场的危险废物按2000t/a考虑,安全塡埋场初始年危险废物进场处理量为15800t/a。

安全塡埋场的库容和服务年限适当考虑了以后危险废物的增长量的因素。

(4)危险废物储存库、分析检验中心、焚烧处置中心、固化厂、填埋厂、资源回收中心、废水废液处理厂及计量、办公、职工宿舍等附属建筑物。

2.4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及做法(1)焚烧车间:焚烧车间为钢门式刚架/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二层),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焊接H型钢柱/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热轧H型钢吊车梁,屋盖有钢屋架、钢檩条、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墙体有压型钢板和烧结多孔砖墙,砖墙抹灰刷涂料,水泥砂浆地面。

建筑面积3466m2。

本车间设有回转窑、二燃室、余热锅炉、急冷塔、洗涤塔、布袋除尘器、烟气再热器、引风机和一座45米高烟囱。

(2)物/化处理车间:物化车间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墙体为烧结多孔砖墙,砖墙抹灰刷涂料,水泥砂浆地面。

建筑面积2574m2。

(3)废物暂存库:暂存库为单层钢门式刚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焊接H型钢柱,屋盖为钢屋架、钢檩条、压型钢板,墙体有压型钢板和烧结多孔砖墙,砖墙抹灰刷涂料。

建筑面积864m2。

事故池为现浇防渗钢筋混凝土结构。

(4)化验试验楼:化验试验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墙体为烧结多孔砖墙,砖墙抹灰刷涂料,水泥砂浆地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