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质量控制及标杆工程评选细则年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质量控制及标杆工程评选细则(试行)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行动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现对“双标”管理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以及标杆工程评选实施意见进行细化,使工程质量管理“比有标准、赶有目标,好则奖励、差则追责”更加明确,更具可操性,以促进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1 实体工程质量目标及要求高速公路建设必须严格按现行标准、规范、规定、设计文件以及本细则有关要求组织施工。
本细则所列的精品工程主要质量目标,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双标”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其它质量指标须满足现行标准、规范以及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有关要求;各表所列检查项目的单点极限偏差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最低要求,也是相应质量问题处理的主要依据。
路基工程1.1.1 一般规定1.1.1.1 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和压实度,填土厚度应通过试验路确定。
当压实层厚超过试验路确定的压实厚度20mm时,该层填土层厚判定为不合格;当压实层厚超过试验路确定的压实厚度30mm 时,该层填土层厚压实度判定为不合格。
1.1.1.2 填筑上一层填料时,应认真处理下一层顶面不密实表层,表层的松散粉土、翻浆土、沉积淤泥等必须清除;雨后必须待已压实的填土表面晾干,重新碾压并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才能填筑上一层。
1.1.1.3 在施工便道顶填筑路基,必须清理干净施工便道中不密实、不合格的填筑料,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
1.1.1.4 排水沟基坑须密实稳定,严禁砌筑在未经处理的虚渣、松土上。
1.1.1.5软基路堤应委托第三方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
1.1.2 精品工程主要质量目标1.1.2.1路基土石方工程主要质量指标:⑴路基宽度、分层压实层厚、压实度合格率均为100%。
⑵顶面弯沉评定段合格率100%。
1.1.2.2排水及支挡工程主要质量指标:⑴混凝土(砂浆)强度合格率100%。
⑵排水工程铺砌厚度、支挡工程断面尺寸合格率均为100%。
⑶排水工程基础垫层宽厚、断面尺寸合格率≥90%。
1.1.3 主要质量指标单点极限偏差要求表11.1.4 质量问题的处理1.1.4.1 当表1中所列各检查项目的现场检测值低于规定的单点极限偏差时,建设单位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对照检查,找出对应的周围界限进行返工处理。
1.1.4.2当表1中以“△”标识的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90%(按规范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计算,下同)的、其它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时,相应检查项目所有不合格点对应的工程部位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1.1.5 质量责任的追究同一施工合同段,表1中以“△”标识的检查项目出现以下质量问题时,须对责任单位和相应责任人进行处理:1.1.5.1任一指标的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的,通报批评各相应工程部位的施工责任人和监理责任人。
1.1.5.2有如下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该施工合同段质检工程师和驻地高监(或监理组长),通报批评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清退各相应工程部位的施工责任人和监理责任人。
⑴在同一次检查中,有2个检查项目的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⑵在连续两次检查中,有1个相同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1.1.5.3有如下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总监理工程师和该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通报批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清退该施工合同段质检工程师和驻地高监(或监理组长)。
⑴在同一次检查中,有3个检查项目的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⑵在连续两次检查中,有2个相同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1.1.5.4路基工程某一检查项目或其它方面质量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视情况加大对责任单位或相应责任人的处理力度。
路面工程1.2.1 一般规定1.2.1.1路基交验后,应尽早施工路面结构层,防止交验后的路槽长时间暴晒、雨水浸泡,或车辆行驶造成表面松散、开裂,出现此类问题的路基必须重新整修、验收。
1.2.1.2 底基层、基层铺筑后,必须采用吸水物全覆盖并饱水养生,经中间交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结构层施工;底基层、基层不宜两层前后紧跟施工。
1.2.1.3 养护期内,禁止车辆通行;养护期结束后,必须限速限载通行,不得造成底基层、基层磨损破坏;若非进行路面上一结构层摊铺施工的,禁止施工车辆在已完工的级配碎石结构层上行驶。
级配碎石结构层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应尽快施工上一结构层。
1.2.1.4 钻芯检验基层整体性能时,非钻芯操作因素影响,若芯样上部或下部有2cm以上不能成型,判定该部位基层的整体性不合格。
1.2.1.5沥青混合料碾压时,须准确控制钢轮压路机喷水量,压路机进退转换时应及时关闭喷水开关,防止在停机位出现积水现象。
1.2.1.6 重视沥青各结构层层间粘结质量。
合理安排工序,尽量防止交叉施工污染和层间污染,努力做到“零污染”施工。
1.2.1.7每个合同段的沥青路面,同一面层应使用同一品牌的沥青。
1.2.2 精品工程主要质量目标1.2.2.1沥青路面(含AM、ATB、ATPB基层)主要质量指标:⑴每一层次厚度偏差值不超过设计值的8%,单点总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5%;按此标准,厚度合格率≥95%。
⑵压实度、弯沉、车辙、渗水系数、抗滑(构造深度)合格率均为100%。
1.2.2.2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质量指标:⑴平整度合格率≥90%,厚度合格率≥95%,抗滑构造深度合格率100%。
⑵弯拉强度控制在1~倍设计强度范围内。
1.2.2.3 (底)基层主要质量指标:⑴压实度、厚度、强度合格率均为100%,平整度合格率≥90%。
⑵基层整体性钻芯检验、上基层弯沉测定合格率均为100%。
⑶基层无纵向裂缝,每200m段落内,横向裂缝不得超过5条。
1.2.3 主要质量指标单点极限偏差要求表21.2.4 质量问题的处理1.2.4.1当表2中所列各检查项目的现场检测值低于规定的单点极限偏差时(无单点极限偏差规定值的检查项目除外,以下同),建设单位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对照检查,找出对应的周围界限进行返工处理。
1.2.4.2当表2中以“△”标识的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90%、其它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时(沥青路面抗滑构造深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基层整体性除外),相应检查项目所有不合格点对应的工程部位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1.2.4.3 任一基层整体性不合格的,均须进行返工处理。
1.2.4.4当沥青路面抗滑构造深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时,必须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以确保路面服务水平。
1.2.5 质量责任的追究同一施工合同段,表2中以“△”标识的检查项目出现以下质量问题时,应对责任单位和相应责任人进行处理:1.2.5.1任一指标的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或有2处基层整体性一次抽检不合格的,通报批评各相应工程部位的施工责任人和监理责任人。
1.2.5.2有如下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该施工合同段质检工程师和驻地高监(或监理组长),通报批评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清退各相应工程部位的施工责任人和监理责任人。
⑴在同一次检查中,有2个检查项目的一次抽检合格率(不含基层整体性)均低于75%的。
⑵在连续两次检查中,有1个相同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或均有2处基层整体性抽检不合格的。
1.2.5.3有如下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总监理工程师和该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通报批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清退该施工合同段质检工程师和驻地高监(或监理组长)。
⑴在同一次检查中,有3个检查项目(含基层整体性不合格)的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⑵在连续两次检查中,有2个相同检查项目(含基层整体性不合格)一次抽检合格率均低于75%的。
1.2.5.4路面工程某一检查项目或其它方面质量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视情况加大对责任单位或相应责任人的处理力度。
桥梁工程1.3.1 一般规定1.3.1.1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相应技术规程的要求,设计单位须根据应用部位确定钢筋接头等级。
1.3.1.2混凝土应按规范和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养生。
⑴墩台、盖梁、预制梁板、现浇梁和悬浇梁、桥面整体化层和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等结构物顶面均应采用吸水物覆盖,在养护期内饱水养生。
其它不能覆盖或包裹养生的混凝土构件,应采用喷洒养护剂或喷淋养生,保证结构各部位养生到位。
⑵柱式墩可采用薄膜包裹养生。
养护期内,薄膜应密封良好并完整无破损,与混凝土表面密贴,并采取措施及时补水(如顶部滴灌等),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得使用再生薄膜。
1.3.1.3混凝土实体除评定标准的检测指标外,还应进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现场检测。
⑴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回弹法、钻孔取芯等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⑵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测。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其中梁、柱、拱肋等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7mm,基础、锚碇、墩台等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15mm、-10mm。
1.3.2精品工程主要质量目标1.3.2.1钢筋加工与安装主要质量指标:⑴钢筋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⑵钢筋数量不少于设计要求。
⑶钢筋间距合格率≥95%。
⑷钢筋接头合格率100%。
1.3.2.2混凝土实体主要质量指标:⑴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90%。
⑵混凝土强度合格率100%,且强度控制在1~倍设计强度范围内。
1.3.3 主要质量指标单点极限偏差要求表31.3.4 质量问题的处理1.3.4.1 当表3中所列各检查项目的现场检测值低于规定的单点极限偏差时,建设单位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对照检查,找出对应的周围界限进行返工处理,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处理,确保各检查项目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3.4.2 当表3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40%、混凝土强度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90%、其它检查项目一次抽检合格率低于75%时,相应检查项目所有不合格点对应的工程部位必须进行返工处理,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处理,确保各检查项目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3.5 质量责任的追究同一施工合同段,表3中以“△”标识的检查项目出现以下质量问题时,应对责任单位和相应责任人进行处理:1.3.5.1有如下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各相应工程部位的施工责任人和监理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