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反馈
由受控部分发送反馈信息来调整控制部分
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负反馈: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正反馈: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 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如体温的调节。
指 令
控制部分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负 反 馈 信 息 (-)
体液调节
重要
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
各部分发挥的调节作用。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总称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
液、淋巴液、脑脊液、房水等
自身调节
概念:指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和体液因素的
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分布:遍布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一.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并传递神 经冲动的功能。 嗜染质
胞体
神经原纤维
神经元的结构 胞突 轴突 树突
神经元的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
胞突的数目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传入)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学习目标
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和术语 熟悉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一节 概述
概念: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任务:阐明人体各部形态结构之间的共通性和 特殊性,并阐明人体各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 命现象,掌握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2、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 高浓度 低浓度 以通道为中介:Na+、K+等离子
3、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泵的作用: 低浓度 高浓度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
4、入、出胞作用:(消耗能量) 大分子物质 或团块物质
入胞:吞噬和吞饮 出胞:分泌
入胞:
出胞:
细胞器的功能: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内质网:输送蛋白质;糖、脂类、胆固醇激素 的合成与分泌 线粒体:物质氧化、供能 高尔基复合体:加工、浓缩蛋白质 溶酶体:细胞的消化器官 中心体:参与细胞的分裂活动 骨架结构:具有支持作用
功能
运动神经元 (传出)
联络神经元(中间)
神经末梢
内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
外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与非神经细胞(如肌细胞、腺细胞)之间 进行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
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种类繁多 致密结缔组织:肌腱、韧带、真皮 脂肪组织:储存能量、保温保湿、支持缓冲
网状组织:为血细胞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血液
软骨组织
骨组织
小结
人体是由细胞作为基础单位构成的有机体。
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
间质构成一个细胞群体,称为组织。 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能完成 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许多能共同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器官组成系 统。
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
运动系统:动作执行者 神经系统:人体的司令部 循环系统:循环不已的运输流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消化系统:食品的加工和管理 泌尿系统:泌、输、贮、排尿
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眼 听觉器官:耳(兼司平衡) 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身兼数职
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化学信使”
解剖学姿势:两眼平视 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 两侧,下肢并拢,手掌 和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 上和下(头、足) 前和后(腹、背) 内和外(正中线,空腔) 浅和深(皮肤、器官) 近和远(躯干、心脏)
面:
矢状面:按前后方向将人体 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 冠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 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水平面:将人体横切为上、 下两部分的断面。
二、腺上皮和腺
1、腺上皮:行使分泌功能 2、腺:腺上皮构成的器官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经血液和淋巴液输送 胰 胰腺:分泌消化液 胰岛:分泌胰岛素
肌肉组织:主要是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之间 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肌纤维的特性: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 根据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特性,肌组织分为: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 骨骼肌和心肌纤维为横纹肌 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学习目标
熟悉神经调节的方式、基本环节和分类 了解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反馈的特点
神经调节

主要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 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中枢 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生殖系统:繁衍后代的必需
一、细胞
细胞膜:又称细胞外膜;在细胞核的表面及 某些细胞器表面的膜称细胞内膜。两者结 构基本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组成: 脂类、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交换)
1、单纯扩散: (不消耗能量)
脂溶性小分子(O2,CO2) 高浓度 低浓度
2、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 高浓度 低浓度 以载体为中介:葡萄糖、氨基酸等
学习方法:实践第一
1、进化与发展相一致(同源器官) 2、结构与功能相联系 3、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猫的前肢骨外侧面
刘备
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
学习方法:实践第一
1、进化与发展相一致 2、结构与功能相联系(以功能为主) 3、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记忆方法
矢:箭
冠:官帽
小结
解剖生理学基础在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占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学习目标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细胞膜的功能 熟悉细胞各基本结构的功能 了解基本组织的特点、分类、分布和功能
人体的组成
小孩出生时大约在20000亿个 左右 ,一个60Kg的成年人大 约有600000亿个细胞。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包括五部分:如右图
效应器 感受器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 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等都属于非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 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望梅、谈梅、思梅 都能生津,都属于条件反射。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一、被覆上皮特点:
1、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成层或膜状 2、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 3、无血管,由深层组织来提供营养 4、主要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特殊结构
微绒毛(消化系统):扩大表面积,增强吸
收能力 纤毛(呼吸系统):能摆动,利于清除
细胞核
核膜:保护和物质交换 核仁:蛋白质合成 核基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同一物质的不同功能状态 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生男生女的奥秘?
细胞分裂
前期:星体出现;纺锤体出现;核仁、核膜消 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纵裂成两条染色单体,排列 于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分裂,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组染色 体集中于细胞的两极 末期:形成两个新细胞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由九大系统构成: 内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脏 循环、内分泌、感觉、神经 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人体概述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是复杂的统一的有机体,构成人体
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是人体形态结 构、生理功能 与生长发育的 基本单位。
组织
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
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是不同组织经发育分
化并相互结合,构成 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 的结构。
系统
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
保持稳定
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的 活动,称为正反馈。 如排便的过程。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控制部分
正 反 馈 信 息(+)
加强作用
小结
人体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都是以维持机体
的稳态为中心,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共同 维持着机体的完整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