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论文题目:上海市花白玉兰的运用与思考学生姓名: 张云辰
学生学号: 1141502124
专业: 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 唐东芹
学院(系): 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市花白玉兰的运用与思考
摘要
白玉兰是玉兰科的落叶乔木,花白色,大型,在早春时节先叶开放,是园林中重要的观赏花木。
同时,白玉兰也是上海市的市花,其早春先叶开放的特征象征了一种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加强白玉兰以及玉兰属其他花木在上海的运用,有利于在兼顾景观美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城市景观文化。
关键字:上海,白玉兰,市花,景观文化,植物配置
目录
一、市花市树概述 (1)
二、上海市花白玉兰及玉兰属植物概述 (1)
三白玉兰的文化渊源 (2)
四白玉兰的美学价值 (3)
五白玉兰在园林中的应用 (3)
5.1 白玉兰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 (3)
5.2 白玉兰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4)
六思考与总结 (5)
参考文献 (6)
一、市花市树概述
市花市树是城市品格的精神象征,是城市文化的内涵彰显,是城市形象的景观标志,也是城市和谐的生态象征。
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市花市树,代表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
全国约700座城市中的200多座城市颁布有特定的市花市树,例如以国槐为市树的城市有北京、辽阳、兰州、西安、太原、济宁等,以梅花为市花的城市有武汉、南京、无锡、鄂州、梅州等,而江苏扬州市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双市树、双市花的城市,其市树为银杏和垂柳,市花为琼花和芍药。
市花市树的确定,不仅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环境营造的设计者有必要认真审视检讨,使市花市树充分融合到当地的绿化环境建设中,更加凸现品牌独特的地域景观魅力。
图1-1 北京市树国槐(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槐”词条)
二、上海市花白玉兰及玉兰属植物概述
白玉兰,别名望春花,是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花白色,大型,先叶开放,原产于中国中部,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广泛栽培,已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是优良的园林观赏花木,在长久的历史成点过程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
而包括白玉兰在内的玉兰属植物有许多都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木,多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先花后叶使气区别于木兰科其他类群的重要标志。
该属有约90个种和变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除了白玉兰外,该属著名的还有紫玉兰、二乔玉兰、武当玉兰等等。
并且,由于玉兰树种的自然分布广泛,生态变异较多,同时属内的种间杂交容易,所以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通过自然、人工杂交中和人工选择,存在着广泛而显著的形态特征变异,新品迭出。
图2-1 白玉兰图2-2 紫玉兰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白玉兰”词条)(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紫玉兰”词条)
三白玉兰的文化渊源
白玉兰古称木兰、辛夷、望春花,因其拟花蕾形大如笔头,故又有“木笔”的别称,作为早春冠花乔木,白玉兰无论树姿还是花形皆美,盛花时有如雪涛落玉,蔚为壮观。
白玉兰在我国栽培的历史长达2500年,早在南朝梁时任昉的《述异记》中就有记载:“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
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
”这是中国关于古代栽植玉兰的最早记载。
在隋唐以后,玉兰已被是为名贵花木而广泛栽培于园林庭院之中,其花文化逐渐形成、发展并成为中国花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
如起源于我国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立春节气之第三候的代表花信风便是“望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玉兰属植物。
而古代诗词的兴盛也极大程度的推动了玉兰花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在文人墨客笔下也有大量描写玉兰花的诗词。
最早在屈原的词赋作品中,就出现了关于“木兰”的描述,如《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九歌》中也有“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的描写。
此外,唐朝的李商隐、后唐的李煜等均曾以“木兰”为名作诗,如李商隐的《木兰》、李煜德《木兰花》等,乃至到了宋代更出现了以木兰为名的词牌名,如《木兰花令》、《木兰花慢》、《减字木兰花》等等。
纵观历史,各代文人或状物写实,或寄情言志,通过诗词文赋等表现形式,将玉兰的花文化内涵不断凝聚、升华和传承,最终形成了将物化的玉兰提炼和意化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精神印象。
图3-1 玉堂富贵图(上部)(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玉堂富贵图”词条)
四白玉兰的美学价值
关于玉兰的花之美,在古代,诗人常以“玉雪霓裳”来形容其姿色,如明代文征明的《咏玉兰》中就有如下描写:“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似知人意好,隔栏轻解白霓裳。
”而且,白玉兰不仅花开时美,花凋时同样富有诗意,如玉般的花瓣从枝头纷落,有如白蝶满园,正是“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
除了花美,白玉兰的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的说法,即将白玉兰称作“玉树”,体现了白玉兰树姿的俊美风姿和潇洒形态。
图4-1 白玉兰(图片来源:昵图网)
五白玉兰在园林中的应用
5.1 白玉兰在古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人将玉兰广植于风景胜地、寺庙、庭院及显要之地,并以居处有玉兰示为高雅而自居。
常在住宅的厅前院后配置,名为“玉兰堂”,亦可在庭园路边、草坪角隅、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洞门两旁等处种植,孤植、对植、丛植或群植均可。
早在秦朝,阿房宫、上林苑中就有引种包括白玉兰在内的玉兰类植物。
而到了唐朝,在庭院中在至于兰已经发展成为植物配置的常见形式。
在明代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中有云:“宜种厅事前对植数株,花时如玉圃琼林,最称绝胜。
”在颐和园的乐寿堂、清华轩等地均有大量栽植玉兰,花开时遂有“玉香海”的美称。
此外,玉兰作为“佛家花”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时代就被广植于寺庙之中,至今仍然是各地寺庙常见的植物景观。
玉兰花洁寿长,每逢花期,满树繁花冰清玉洁,清丽中自然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飘然感觉。
为寺庙这一特殊场所渲染了神圣庄严、空灵脱俗的环境氛
围。
图5-1 玉香海(图片来源:新浪博文“乐寿堂的前身“玉香海””)
5.2 白玉兰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白玉兰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途径非常广泛,如在庭院中配置,可以依据民间传统的宅院配置手法进行栽培,也就是“玉堂春富贵”,即玉兰(玉)、海棠(堂)、迎春(春)、牡丹(富)、桂花(贵)之间的搭配,意为吉祥富贵。
由于白玉兰花开时无叶,故栽植时最好利用常绿树作为背景,搭配松树、茶花等植物,增加诗意,同时点缀山石,以显古雅。
而在园路两侧种植白玉兰、紫玉兰等玉兰属植物,能够形成以花的形、色观赏为主的花径。
在上海地区,玉兰属的植物生长较为适宜,因此可以采用玉兰属的植物与其他植物搭配栽植形成白玉兰群落或玉兰科群落。
如白玉兰、茶花、黄馨、大吴风草、二月兰的搭配组合,或者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黄金条、葱兰的相互组合等等,或者也可建造玉兰专类园,如在上海市重庆南路南昌路路口建有一个玉兰园,占地约3400平方米,是上海市木兰科品种最多的专类园之一。
此外,由于玉兰植株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1kg的干叶可吸硫1.6g以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工矿厂区绿化栽植于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
图5-2 玉兰园(图片来源:携程攻略)
六思考与总结
作为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在上海的运用还是相当广泛的,从现代的居住小区中,到各类街头绿地、再到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中,都能看到白玉兰及其他玉兰属植物的身影,其娇美的花容和潇洒的树姿也深受市民的喜爱。
但是市花市树作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在文化的宣传推广上,个人认为上海的园林工作者们目前做的仍然有所欠缺。
上海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园林城市,也在积极将自身打造成一个生态城市。
因此,上海一年四季都不缺乏以花为主角的各类花展,如春季有樱花展、桃花展、杜鹃花展,夏季有荷花展、秋季有菊花展、冬季则有梅花展等等,这些花展在丰富了市民休闲娱乐生活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个城市积极向上的美好环境。
但是,作为上海市的市花,可曾有人听说上海举办过“玉兰花展”么?其实在其他城市,都有许多针对各自市花所举办的花展,如成都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芙蓉花展,深圳也有勒杜鹃花展。
那么,上海的园林工作者是否也可参照这种模式,定期举办一些上海市的市花展,在让游人欣赏到玉兰花美景的同时,普及玉兰花的花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熟知玉兰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由此了解玉兰花所代表的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张晨、赵丹、何小弟.强化市树市花配置凸现低于景观特色 [J].园林,2014,(11):72-75
[2]张翼、姜卫兵、翁忙玲.论玉兰属树种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J].中国农学通报,2009,(11):128-132
[3]赵强民、赵珊珊、王永振、王亚玲.美丽的玉兰 [J].广东园林,2014,(3):48-51
[4]刘声亮.木兰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开发与利用 [J].云南环境科学,2003(1):41-43
[5]刘秀丽、张启翔.中国玉兰花文化及其园林应用浅析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