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满分作文欣赏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满分作文欣赏

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

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于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交流”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

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待在教室里死读书,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

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写这个作文时可以一层一层讲起,更有层次感。

比如上来可以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纽带,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纽带,这个纽带是一种价值上面的认同,再一层一层引申出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之间要产生认同,要包容,要互学、互建。

所以作文要层层递进。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

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

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阔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体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题目在具体要求上注意小切口、大开掘。

考生可以就拍摄的一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也可以就几幅画面展开叙述和描写。

写作要求上,除了记叙文的一般要求之外,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有描写”,这是针对考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问题提出的,不仅是阅卷的评分参考点,也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具有引导作用。

所谓材料类命题作文,指的是试题明确给出写作题目的同时附有提示性材料的一种命题方式。

这种命题方式不仅兼具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优点,而且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这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既要通观材料,把握好材料的内涵,又要结合题目,吃透文题本身来确定立意和写作重点。

因为材料既是对写作一定的提示,同时也是对立意和写作范围的限制,结合文题从材料内的角度进行选择,所确定的立意才是接近命题意图的最佳立意。

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往往只注重题目而忽视材料,因为题目比材料更直观。

这样忽视材料的存在,往往是造成审题立意偏颇的主要原因。

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

在材料类命题作文写作中,要把“材料”与“命题”两者兼顾,明确两者间的关系,不可偏颇。

一般来说,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①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②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③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或者对写作侧重点予以暗示,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

梳理好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立意的第一步。

比如“说纽带”一题,题目很抽象,但从题干材料看,给出了考生写作的方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考生既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方向写,也可以选择除此之外的其他方向。

说纽带纽带,是连接人或事物的桥梁。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

(开篇点题,引出本文阐述的话题“纽带”)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比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

尤其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盛行,很多人狂捧日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濒临消逝边缘。

因此,我们需要纽带来传承传统文化。

(引用龙应台的话证明“纽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纽带,可以是人或物。

它起到了继承前人,启发后人的作用。

(此段过渡,承上启下)故宫的钟表修复师王津,16岁时因其祖父在故宫图书馆工作,王津有机会进入故宫。

从此,他对钟表产生了兴趣,几经努力,他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若不是他,故宫会有多少钟表会因无法修复而终世堆积于阴暗的地下室?他把自己的青春化作一条纽带,联结古今,使古老的钟表得以流传。

大学毕业的李寿升,白天,他的身份是舞美道具师,为一家儿童话剧院设计制作演出道具。

晚上7时以后,他会安坐在一张自制的长条形榆木桌旁,一件件“老物件”就这样在他手中“复活”。

虽然同龄人大都选择了高薪职业,而他却甘愿做一条纽带,做中国传统木工文化传承的铺路石。

(文章采用故宫的钟表修复师王津、木工手艺人李寿升的事例,佐证观点)古代也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对文化传承也起了重要作用。

屈原所作《离骚》用“风、雅、颂”的方式对楚国民俗进行了分类记载,正因如此,当时的楚国风情才得以流传至今。

汉朝的司马相如,因袭前人加以整理,终成汉赋佳作,既继承了战国文体,也为后来的唐诗奠定了基础。

(文章采用屈原和司马相如的事例,佐证观点)可如今,传统文化却在消逝的边缘。

社会一再追求“西化”“洋气”。

约翰·邓恩说过:“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如果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丧失文化的丧钟终会响起。

(从反面进行论述)狄德罗如是言:“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

”只有我们行动起来,构建文化传承的纽带,传统文化才能万古长青。

(最后引用名言,总结全文,发出呼吁)本文以文化的纽带为切入点,第二自然段引用龙应台的话,以证明“纽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文章先后采用故宫的钟表修复师王津、木工手艺人李寿升,以及传承文化的屈原和司马相如的事例,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作者旁征博引,事例丰富,可见其平时扎实的积累。

只有如此,考场方可得心应手,文章才能内容充实。

说纽带伸出你我的双手,手手相连便连起一个国家,心手相连便连起整个世界。

这无数双手是有形的连接,更是无形的精神纽带。

有了这纽带,心齐,泰山必移;气聚,乾坤必煌!(点明题目,提出论点,句式整散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久前刚刚召开,这不仅让世界全方面了解了中国,也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收到广泛赞誉。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提,不只是对一段光辉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盛世的总结。

一个民族若欲要富强中兴、屹立不倒,对内爱民良善,与人民系紧心灵的纽带,共赴灿烂明天;对外则要担负责任,睦邻友好,与世界各国系紧命运的纽带,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借用素材“一带一路”来“说纽带”)之所以这样说,不只是我们自己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世界力量极不平衡,在严峻的难民挑战下,为使难民安全渡过地中海,意大利曾发起“地中海行动”来救援难民,但孤军奋战,孤立无援,救援行动终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而终止。

可见国家间在缺乏联结沟通时,所作所为将会极大受限,因为一人一国的力量着实有限,但如果能够实现世界互联,责任风险共担,利益成果共享的话,那么再大的问题困难除以七十亿也会变得很小。

(借用素材“地中海行动”来“说纽带”)世界人民将这纽带系牢,也是形势所迫。

前不久,骇人听闻的曼城恐袭震惊了整个欧洲社会。

除了谴责这起针对无辜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发指行为之外,我们更要反思究竟怎样才能根除现在世界所存在的这些棘手难题?无疑,走向世界合作才是解决恐怖主义等众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只有各国携手,建立互信互通,才能在发展中站稳脚跟。

(借用素材“曼城恐袭”来“说纽带”)何谓纽带?纽带就是一种联系,也是一种担当。

努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成为国际社会外交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一种强大的信念支撑。

这纽带,拉近你我的心灵,让情感不再遥远;这纽带,联结你我的双手,让心跳共存;还是这纽带,联系大千世界,让人类共享发展的成果。

(总结“纽带”的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句式整散结合)美丽中国,吾等共建;更美世界,与子共创!(再次发出呼吁)本文立意高远,站在国际和国内政治舞台的角度谈联系和纽带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地中海行动”和“曼城恐袭”这些国内和国际近期发生的大事件为文章增色不少,这也说明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大家应该多关注时事热点,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外,说理透彻、语言有说服力,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阵清风拂过面庞,回首望去,一抹红色正从那直立的杆上慢慢升起,如似火朝阳。

陶醉于这醉人的景色,一只小手突然拉起了我,银铃般笑着说:“阿姨,快来照相啊!”(乍一看,题目很大,怎么写?在几幅简洁清新画面的衬托下,出现特写镜头:女孩邀请“我”拍照)跟着女孩,我走进了一个古朴的院落,既有类似唐朝时那美轮美奂的建筑,又有现代、时尚、美观的家具摆设。

富有文化气息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时代变迁的老槐树,屋内整洁干净的地面,舒适的沙发,摇曳的藤椅,让我不禁感慨时代的发展。

女孩喊我进入房间,她扬起小脸蛋,骄傲地举起手中的纸,“阿姨,看,这是老师教我写的书法!”“中国”两个字赫然在目,那幼嫩的笔锋,一笔一画中,却让我感到一种传承了几代的拳拳爱国心。

感动着,我按下手中的快门,记下新生一代如火的深情。

(跟着女孩来到“一个古朴的院落”,看到了孩子的书法作品,“我”照下了代代传承的爱国深情)快门的声音似乎惊动了窗外的维修师傅,他听说了我的任务,便邀请我去他工作的工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