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盐城景山中学期末模拟测试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杨君杰一、单选题1.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D.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2.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取固体药品C.移走蒸发皿D.点燃酒精灯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 . 6.烧杯中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2.0g ,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 4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 ,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含两种溶质B .向b 点溶液加入锌粒,冒气泡C .原混合物中铁粉质量为2.4gD .该CuSO 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7.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8.向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看到U 型管a 侧液面下降,b 侧液面上升,说明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放热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我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我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我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我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A.4个B.3个C.2个D.1个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10.某气体中可能含有H2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学习小组选用下列装置探究该气体成分的方案不正确的是A.连接ab 可检验出是否含有氢气B.连接ac 可检验出是否含有水C.连接ae 可检验出是否含有二氧化碳D.将a 至少连接三个装置,才可一次性检验出是否含有三种气体1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1 我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t2 我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C.将t1 我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我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c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2.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我1 B.1我2 C.22我3 D.22我713.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B.50:21C.21:50D.25:1414.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Cu2(OH)2CO3Δ2CuO +CO2↑+H2O]A.4.8%B.9.6%C.50%D.51.2%15.向500g3AgNO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我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滤渣中不含铁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Ag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D.原3二、填空题16.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原子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3个亚铁离子_____。
(4)可替代汽油的汽车环保液体燃料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____。
17.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一)家庭中的化学知识(1)市场上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我“铁”指的是___________我A我单质B我元素C我分子D我原子(2)“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_____作用。
(3)多喝硬水易得白内障,硬水要通过__________降低硬度后才能喝。
(4)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
某氟(F)原子中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则该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我(5)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对生活中的事实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_我(二)生活中的钙片选择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6)人体缺钙有可能导致__________(选填序号)我A我骨质疏松症B我贫血症C我甲状腺肿大D我发育停滞、智力低下(7)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我(8)金钙尔奇钙片中每片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我(9)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430)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__________片。
(三)工业铁红成分测定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制取过程中会产生FeO我Fe3O4。
现有科学家测定了取自三组同学制取工业铁红的样品,获得了如下数据。
(10)样品1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我(11)样品2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我(12)样品3的成分可能是:我_________我我__________我我__________我三、实验题1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实验。
(1)若在我中加入浓氨水,我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在我中加入一种无色液体,我中加入一种黑色固体和液体(液体过量),迅速塞紧橡胶塞,观察到我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写出一组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药品,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观察到我中仍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19.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魔棒生烟”的魔术(如图一),当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
为了揭秘这个魔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我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NH3)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我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然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
试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魔棒生烟”的魔术中两根玻璃棒无需接触,只要靠近就能产生白烟,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魔棒生烟”涉及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关于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B 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 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改变D 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3)图二中同时打开开关a和b,玻璃管c中出现白烟,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_____(选填“d”“e”或“f”),理由是_____。
(4)如果将图二中的烧瓶A和B放入热水中,能更_____(选填“快”或“慢”)地观察到白烟的产生,原因是_____。
(5)图二实验相较于图一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用他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不含HCl气体的二氧化碳。
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
(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我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 → ___ → ___ → 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我若将二氧化碳通入大量的新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有机物(CxHy)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
使该有机物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我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该装置中,洗气瓶B1、B2都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仪器E的玻璃管中有机物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ag,仪器B2的质量增加b g,则在该有机物试样组成中x : y = ________(计算结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1.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 (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实验结论)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_________.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表达交流)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22.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