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_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_张西超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_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_张西超


张西超1 胡 婧1 宋继东2 张红川3 张 巍1
(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2.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195; 3.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抽取北京市 8 所小学 495 名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对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进 行描述,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压力在二者关系间的中 介作用。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普遍较高,男性教师的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低教龄教师的 韧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高教龄教师; 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与职业 压力、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心理资本; 主观幸福感; 职业压力; 小学教师
主观幸福感 (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是评 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前者是个人对 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 后 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 绪 ( Diener,2000; Diener,Napa Scollon,& Lucas, 2003) 。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模型( the Job Demands and Resources Model,简称 JD-R) 指出有两类影响
1 引言
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均处于发展阶段,教 师的观念、态度、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工作状态会对其 产生重要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孩子的成长发展。因此,对小学教师心理状况进 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教师是压力与幸福感 研究较早也较多关注的群体之一 ( 吴伟炯,刘毅, 路红,谢雪贤,2012) 。人们普遍将教师工作压力 默认为一种压力过度状态 ( 张国礼,边玉芳,董奇, 2012) ,因而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和较多 的心理资源去应对压力和获得幸福感。本研究旨在 探讨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压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前相关研究多关注心理资本、压力和主观幸福感 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三者可能存 在的中介作用机制。 1. 1 主观幸福感
2 研究方法
2. 1 研究对对象。3 名受过训练的主试现场发放并回收问 卷。共发放问卷 542 份,回收 523 份,删除填答不 全、有明显虚假作答倾向的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 卷 49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1. 3% 。其中,男性 77 人, 女性 390 人,性别缺失 28 人; 大专 及 以 下 学 历 43 人,本科学历 397 人,硕士学历 31 人,博士及以上学 历 1 人,教育程度缺失 23 人; 129 人教龄小于 5 年, 71 人教龄在 6 ~ 10 年之间,77 人教龄在 11 ~ 15 年 之间,90 人教龄在 16 ~ 20 年之间,94 人教龄在 21 年以上,教龄缺失 34 人; 任课教师兼班主任 194 人, 任课教师兼年级组长 35 人,仅任课教师 214 人,行 政职位 9 人,职位缺失 43 人。 2. 2 测量工具
201
2014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2 期
能 帮 助 减 小 员 工 的 压 力 和 离 职 行 为 ( Avey, Luthans,& Jensen,2009) 。综上所述,本研究假设 心理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作用提高小学教师的 主观幸福感;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小压力反应来提 高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即压力反应在心理资本 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用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考察心理资本与幸福感之间 的关系,但是很少有研究直接探讨和验证心理资本 对幸福感的中间作用机制。最初 JD-R 模型中的工
作资源和工作需求强调的是组织层面的因素,但近 期的研究发现自尊、心理资本等个体资源有着与工 作资源相似的作用,能够将心理资本等个体资源扩展 应用到 JD-R 模型中 ( 吴伟炯等,2012; Xanthopoulou, Bakker,Demerouti,& Schaufeli,2007) 。因此可以在 JD-R 模型框架下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 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该模型,心理资本可能通过两 种途径影响主观幸福感。首先,作为一种积极的心 理资源 ( Luthans & Youssef,2004) ,心理资本能直 接提高员工的积极情绪和满意度 ( Avey,Wernsing, & Luthans,2008; Luthans,Avolio,Avey,& Norman, 2007) ,而积极情绪和满意度正是主观幸福感的组 成部分。其次,心理资本能减小 JD-R 模型中所指的 消极结果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而压力反应是这些 消 极 结 果 的 一 种 重 要 的 表 现。根 据 Lazarus 和 Folkman ( 1987 ) 的 交 互 作 用 理 论 ( Transactional Theory) 、Karasek ( 1979) 的工作要求 - 控制模型( job demand-control model) 等理论和模型的观点,当个体 知觉到可用资源和能力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时,压力便 会产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等压力反应。大量研究证 实压力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情绪状态、生活和工作满 意度、生 活 质 量 等 有 着 广 泛 的 影 响 ( Lazarus & Folkman,1984) ,而身心健康等又是影响主观幸福感 的重要因素 ( Diener,Suh,Lucas,& Smith,1999) ,因 此可以推断压力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实证研 究证实了压力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Cohen & Wills, 1985; Daniels & Guppy,1994; Seaward,2008) 。对教 师群体的研究也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能负 向预 测 其 主 观 幸 福 感 ( 陈 俊 波,张 海 芹,2009; Horn,Taris,Schaufeli,& Schreurs,2004; 李 艳 兰, 2010) 。压力包含压力源、压力反应以及压力源与 压力反应的交互作用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教师群 体的压力反应来反映其压力状况。同上述的以往研 究一致,本研究假设小学教师的压力反应与其主观 幸福感之间存在负相关。
Bandura ( 2008) 认为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 性( 即心理资本的四个成分) 对于管理和应对压力 和提高幸福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实证研究证实心 理资本的四个成分均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消极的 压力情境 ( Bandura,2008; Snyder,2000; Totterdell, Wood,& Wall,2006; Tugade & Fredrickson,2004) , 从而减轻压力反应。研究还直接检验了心理资本整 体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类研究很少 ( Roberts, Scherer,& Bowyer,2011) ,结果发现心理资本整体
DOI:10.16187/ki.issn1001-4918.2014.02.013
2014 年 文章编号: 1001-4918 ( 2014) 02-0200-207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44. 3
文献标识码: A
第2 期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
*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AIA12113) . 通讯作者: 张西超,E-mail: xchzhang@ bnu. edu. cn
200
张西超 胡 婧 宋继东等: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
用性。 1. 2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
心理资本是由一组可测量、可开发和可以用来 帮助提升工作绩效的积极心理能力所组成的二级概 念 ( Avey, Reichard, Luthans, & Mhatre,2011; Luthans & Youssef,2004) 。这些积极心理能力包括 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效能是指在面对充满 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收 获成功; 希望是指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 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乐观是指对现在与未 来的成功进行积极的归因; 韧性是指身处逆境和被 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 得成功 ( Luthans & Youssef,2004; Luthans,Youssef, & Avolio,2007) 。心理资本是一种介于状态与特质 之间的类状态( state-like) 的心理能力或心理资源。
很多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力 / 资源, 心理资本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有着广泛的影响。比 如一项针对 51 份独立样本的元分析指出,心理资本 对员工的积极态度( 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 、行 为( 如组织公民行为) 和工作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 对员工的消极态度( 如讥诮态度、离职意向、工作压 力、焦虑) 、行为( 如越轨行为、反生产力行为) 有负 向预测作用 ( Avey et al. ,2011) 。具体到主观幸福 感上,国内外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整体对个 体的 主 观 幸 福 感 具 有 很 好 的 预 测 作 用 ( Avey, Luthans,Smith,& Palmer,2010; Avey et al. ,2011; Avey, Wernsing, & Mhatre, 2011; Culbertson, Fullagar,& Mills,2010) 。不过,元分析发现心理资 本对结果变量的预测力随职业不同而发生变化,因 而在研究中有必要考虑到样本的职业性质 ( Avey et al. ,2010) 。对教师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 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工作满 意度、生活满意度以及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与 离 职 意 向、职 业 枯 竭、工 作 倦 怠 呈 显 著 负 相 关 ( Cheung,Tang,& Tang,2011; 李志勇,吴明证,张 爱群,2011; 廖军和,李志勇,2011; 王思阳,2012; 吴伟炯,2011; 吴伟炯等,2012 ) 。综上所述,本研 究假设在小学教师群体中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间 存在正相关关系。 1. 3 压力 在 心 理 资 本 与 主 观 幸 福 感 之 间 的 中 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