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12月片
级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
A.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B.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C.能够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D.能彻底消除地区的发展差距
3. 从下面漫画《民生工程》中能够读出的信息有()
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②民生工作水平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开发自然资源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②③
4.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共向465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850亿元,惠及职工1.45亿人。
上述举措表明()
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依然不高②党和政府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③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C.选择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具体国情
D.民主是具体的,从来没有什么抽象的民主
6.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这是因为()
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唯一有效方式
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只有法治才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
之所以要注重法治,是因为()
①法治可以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A.A B.B C.C D.D
9. 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
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徐悲鸿是中国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
他主张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提倡把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绘画风格。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只有学习西方才能生存B.要以开放心态借鉴优秀外来文化C.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D.世界文化差异已消除正趋向统一
11. 每到春节,很多家庭都张贴如“忠厚传家远,孝悌守业长"“成事成名成伟业,立人立德立家风”等对联,反映人们对好家风的认可与期盼。
可见好家风是()
A.一个家庭文化的延续,是无形的财富
B.推动全家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法宝
C.家庭兴旺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D.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支柱
12. 5月23日,香港市民在街头签名,支持国家安全立法。
启动香港国安立法,是党中央为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帮助香港拨乱反正、走出困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采取的果断措施。
这说明香港国安立法()
①是符合广大香港市民意愿的
②有助于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
③体现了“港人治港”、完全自治
④有利于“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 如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图。
下列对应时间节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①节点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在①节点上,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C.在②节点上,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在③节点上,我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分析说明题
14. 问答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共建一带一路,四海开花,硕果累累,打造人
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小华在与同学的研讨交流中深感兴奋:今天,我们无比自信、自豪,我们要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怎样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三、综合探究题
15. 以下是九年级学生小丽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片段一:小丽近日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
收看诗词大会节目,小丽从中真学到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开阔视野)
(1)请你告诉小丽还能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片段二:小丽说:“自从我妈给我生了弟弟以后,我就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了,他们太偏心了。
我不懂为什么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
(释疑解难)
(2)如果你是小丽的好朋友,请你劝一劝小丽。
片段三:小丽发现自己家附近有一家日化企业偷偷向小河排放污水,河中漂浮着死鱼,河水发出难闻的臭味,小丽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学会选择)
(3)小丽的可能做法是什么?请对她的行为进行评价。
16. 某校九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我市公路建设项目的粉尘与噪音问题”研究,作为小组的一名成员,请你参与相关活动:
材料一某市政府为解决拥堵问题,拟进行某条高速公路主辅路扩建工程。
此工程涉及交通、建设、环境等多重因素,其中最大的争议焦点集中在:扩建后,噪音、粉尘影响沿线居民居住环境。
针对高速公路扩建带来的噪音和粉尘问题,沿线居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甲:粉尘和噪音虽然会造成影响,但是反映问题太麻烦,忍一忍吧。
乙:粉尘和噪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应该找各种渠道去反映我们的诉求。
材料二市环保局在该项目审批中通过电话、网上平台、人民群众来访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沿线居民的意见,并与建设单位多次磋商。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敢于评说)
(1)请你点评其中一位居民的观点。
(善于分析)
(2)市环保局广泛听取沿线居民的意见有何意义?
(敏于建议)
(3)学习小组准备围绕这个问题向环保局提交一份建议,请你写出建议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