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带翻译)

(完整版)初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带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孰视之:③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期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5. ①朝服衣冠:穿戴②孰视之:通“熟”。

缜密,仔细,周详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之后:一年6. (4 分)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7 (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8. (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

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

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一)(12分)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

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

”将为之报仇。

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

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

”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

即拘昭公南郢(y ing),三年然后归之。

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

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

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

’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蔡非有罪,楚为无道。

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

”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

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

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囊瓦者何?楚之相也。

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7•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属予作文以记之B.至之市C.亲戚畔之D.怅恨久之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 “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 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D. 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身干阖闾身:▲②被羔裘被:▲③天下谁能伐楚乎伐:▲④操鞭笞平王之坟笞:▲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

(2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囊瓦者何?楚之相也。

(2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7. (2 分)A。

8. (2分)C。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逃跑到吴国攻打楚国,为吴国灭了楚国,称不上是忠。

9 (4分)①身:亲自②被:穿着③伐:进攻④笞:抽打10. (4 分)⑴(2分)就把蔡昭公拘禁在南郢,一直到三年以后才放他回去。

⑵(2分)囊瓦是什么人?他是楚国的丞之相。

附文言文翻译: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冒犯吴王阖闾。

阖闾说:“你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

”就准备将替伍子胥报仇。

伍子胥说:“不能,诸侯不替一个人报仇。

我听说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 不可以。

”这样攻打出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

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

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一定参与!”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蔡昭公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便请求伍子胥解救蔡国。

伍子胥这时才向吴王阖闾禀报:“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

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我一定参与!'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

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现在正是时候。

”吴王阖闾于是派伍子胥率领部队,解救蔡国并讨伐楚国。

这时,楚平王已死了,伍子胥率领六千士卒,握住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

说:“从前我父亲没有罪过,你杀了他,如今我要用这种方法还报你!”囊瓦是什么人?他是楚国的丞相。

郢又是什么地方?就是楚王的治所。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 . 齐师伐我伐竹取道(《小石潭记》)B . J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三峡》)C . $小大之狱11.选文写刘元起对先主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 2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D . 「忠之属也4・召令徒属(《陈涉世家》)7 .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 (2分) A .何以战?B .何陋之有?(《陋室铭》)C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D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参考答案】6. C (间,参与|间隔;本分|手下)7. D&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显示了曹刿的自信)9 .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题。

(16 分)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 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 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 “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 ”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 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 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句标(1)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 (2 )喜怒不形于色9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⑵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之。

先主不甚处 。

(2分)(1)或谓当出贵人( ) (3 )顾自见其耳()10.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⑴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2)先主以兄事.之( )(4)见而异之( )(4分)12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

(4分)【参考答案】& (1 )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2)喜怒/不形于色9 •有人对待回头看以……为异(对……感到奇怪)10•⑴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同给予刘德然的相同。

⑵先主因此能用于聚合众人。

11. 从侧面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写出人们对他的支持与认同。

12•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有抱负和超人的远见,不甘心贫苦;喜怒不形于色,沉默少言,但深得他人喜爱。

【参考译文】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卖以度日。

所住房屋东南方有根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

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人中的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盖车。

”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族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