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及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
我将从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
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释,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学情分析:
1.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
2.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2)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有能力编演一幕历史剧,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让全班每位同学解决一个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2)难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价值。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学习智者运动、苏格拉底、我以讲授法、问题探究法为主,最后,做选择题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苏格拉底的观点的时候,我将采取同时期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的方式来演示说出本课的观点。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是世界古代文化史的开始,识记的知识点多,世界史很多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难点(我们是中国人),在课堂问题探究提问、互动时,多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西方人文精神经历起源、复兴和成熟三个阶段。
对应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引导学生理解何谓“人文主义”?简言之,人文主义是注重人、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文化传统。
第二部分:中国有句名言:智者无虑、勇者无敌。
何谓智者?
一、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
学生阅读课文,设计7个问题
1、智者运动出现的时间?
2、智者运动出现的背景?
3、智者运动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4、何谓智者?
5、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6、智者运动的性质?
7、智者运动的影响?
注:以上7个问题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一:对智者学派的观点及评价
(过渡)在当时有没有反对智者学派的观点呢?(有)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生平
2、研究领域:
3、主张: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4、苏格拉底之死:服从国法,是公民的义务。
探究问题二: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
探究问题三: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
(过渡)人文精神有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
智者运动也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看第三历发展阶段: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学生阅读课文,设计5个问题
1、斯多亚学派开始的时间?
2、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3、斯多亚学派研究哪些领域?
4、斯多亚学派哪些思想主张?
5、斯多亚学派历史作用?
注:以上5个问题是由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蒙昧中的觉醒也就是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那么这段时间也就是智者启蒙,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三个阶段人文精神的内涵: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