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优秀教案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 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例1某旗杆垂直于地面,在距离
旗杆底部6.9m的A点测得/BAC=60o
求旗杆EC的咼度,A、E两点的距离,
及/E的度数。
学生在解决此题时,有的利用特殊角的有 关性质,有的利用三角函数,在教学时不用限 制学生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 归纳的能力。
AC=12/A的平分线AD=8/3,
求厶ABC的面积。
分层次布置作
业
六、板书
解直角三角形(一)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 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 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 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例1:
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讨论法有机结合
教学用具
微机、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每个环节设计意图
一、通过实例发现问题
引例:某钻井工人要在坡顶上钻一口井, 坡底到坡顶的距离可以由测量得到,斜坡与水 平面的夹角可由测角器测得。如果你是一位工 程师能否告诉钻井工人坡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多少?
练习3:在Rt△ABC中,已知/C=9(P,试根 据下表中给出的两个数值,填出其它兀素的值。
abc/A
/B
(1)4
60o
(2)345o
(3)5V35
(4)66V2
及时巩固训练 书写。
训练方法,可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 算。
学生分组抢答。
培养学生的竞 争意识和快速的反 映能力。
四、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解直角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教学案例:
解直角三角形(一)
教
知识
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三种关系式解直角三
角形。
学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目
德育
目标
通过解题、一题多解等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标
情感
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想学、乐
目标
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由以上解决问(2)锐角之间的关系:
题时米用的方法,
(3)边角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己归纳出在
解直角三角形时回
用到哪些知识点,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二、巩固练习熟练掌握
练习1:在Rt△ABC中,/C=90)ob=6V3,c=12。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练习2:在Rt△ABC中,a=104.0,b=20.49,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维能力,进步复
比较各种解法,选取最优方法。
习巩固三角函数知
引导学生从计算的方便性,计算的准确性等
识。
方面比较。从而归纳出在解直角三角形选取公
利用优选方法
式时宁乘毋除、取原避中的原则。
这环节,使学生
体会解直角三角形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直角三角
的原则。
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边之间的关系:
通过此例可使 学生会利用特殊角 的关系解特殊三角 形。
变一变,你还会吗?
引导学生思考,
把/BAC=60(改为/BAC=63o.
使学生能想到利用
三角函数解决此问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会用到很多的三
题。
角函数的公式,教师要有意识地板书,为一会
通过一题多解,
儿说明解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公式作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
两条直角边
两边
一条直角边、一条斜边形成知识体
系。
一锐角、一斜边
一边一角
一锐角、一直角边
2.连线:
A组
E组
口诀记忆朗朗
已知两边求一边,
函数关系要选
上口
好;
已知两边求一角,
正弦余弦很方
深化方法熟练
便;
技巧。
已知斜边求直边,
正切余切理当
然;
已知直边求直边,
勾股定理记
心间;
五、作业
必做题:教材46页第3题
选做题:在△ABC中,/C=90 .
其实,象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测 量旗杆的咼度;测量船与海岛的距离;求电线 杆拉线的长度;求飞机与地面某控制点的距离 等。
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使学生在解决 问题之后享受成功 感。
渗透数学知识 来源于生产、生活 实践。
二、分析实例解决问题
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是否有共同点?(都是 在直角三角形中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