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作文教学设计浩友玉汝习作题目:本次习作,安排了二个内容供学生选作:一是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时间顺序描写一个场景;二是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一个写梗概。

本设计是“写一个场景”的习作指导。

设计思考:写场景。

这对学生而言并不生疏。

本次习作要求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这正是学生写场景的难点。

指导时,要充分利用范文《开国大典》,可选择《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景描写组织学生再阅读感悟,看看《开国大典》一文是如何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的。

学生习作过程中,要体现先说后写的原则,学生说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互评、互帮,或教师指导,让学生把选择的一个场景说具体,说清楚,说后即写。

本次习作是选作。

虽然本设计是“写一个场景”的习作指导,但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要强求一律。

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

评改时,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评改中得到提升。

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或引导。

评改后,选用适当的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习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课前准备:组织一次跳绳比赛。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㈠、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最大特色是把“大典”活动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开国大典”的两个场面:【媒体展示,学生朗读】会场布置的场面①会场在 * 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点)②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③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 * 的城楼。

④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

⑤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⑥主席台设在 * 城楼上。

⑦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⑧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面)群众队伍游行场面①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

② * 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点)③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④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

⑤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 * 万岁!”“ * 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 * 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 * 万岁!”“ * 万岁!”(面)⑥ * 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点)2、引导讨论:⑴在这两个场面描写的片段中,哪里是写场面的“点”,哪里是写场面的“面”?⑵写“面”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空间方位顺斜来写的)⑶找出由点到面的过渡句,体会句子的妙处。

(承上启下,说明提示)⑷说说场面描写中“点”与“面”的关系。

(先写点后写面,由点到面。

点是概括,和过渡的句子,面是具体描写的句子。

)⑸说一说,在场面描写中,什么是点?什么是面?3、刚才大家讨论理解课文中场面描写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练习写一篇作文。

请大家读一读题目,明确要求。

【媒体展示】学习《开国大典》场景描写的方法,按顺序具体描写一个场景4、【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师:什么是场景?场景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以人物的活动或自然和景观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这篇习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是从一些有意义的场景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第二是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第三是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师: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校里,在上学的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

只要我们认真回想这些场景的全过程,如场面的环境、气氛,参加的人有什么表现,神态怎样。

然后在其中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作为习作材料。

作文时,首先应确定这个场面是围绕一个什么意思来写,也就是要表现一个什么中心,围绕中心写出的场面才会生动具体,让人看后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忆读课文,分析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理解场面描写的基本形式,师生在亲切的交谈中,开启了新课的探索。

㈡、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为了帮助大家写好场面,老师特意搜集了一些描写场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说一说你最自欢哪一个?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课堂上讨论场面】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场面热闹】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争先恐后【体育比赛场面】欢天喜地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表现人高兴】山崩地裂惊天动地浩浩荡荡排山倒海气吞山河【表示声势或气势】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街市热闹、街景美丽】(学生自由读后交流,老师相机评点。

)2、下面的诗句都是描写场面,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你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画面吗?说一说你的理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学生自由读后交流,老师相机评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诵读成语和诗句,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拓展视野,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铺垫。

㈢、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今天,在学习“场面描写”之前,请大家先玩一玩“抢椅子”的游戏。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表演、观察感悟。

【学生玩游戏,之后说开心,说场面】设计意图: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积极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情趣,使学生能爱作文,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巧说,有话趣说。

帮助学生认识了动态的场面,可以引发学生习作的情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㈠、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1、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大会盛况”第一个场面“宣布成立”中的感情、写作特点。

【媒体展示课文内容】* 主席宣布:“ * 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面”是什么?生:“点”是 * 宣布 * 成立,“面”是首都人民欢呼雀跃。

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师:(启发学生抓住“一齐”、“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等重点词,通过换词品读、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情到位后),请同学们再读读“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生:点面结合。

师:对!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 * 的无限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从课文的“点”剖析,引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读中学写,形成思维的定格。

2、请大家回顾《开国大典》全文,填写表格,评价归纳写作特点场面描写写作特点会场布置有点有面,突出会场气氛和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大会盛况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 * 、新中国的热爱阅兵仪式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新中国 * 的热爱、赞美群众游行点面结合,突出群众对 * 、新中国的热爱设计意图:从课文的整体感悟场面描写的作用,加深对场面描写的理解。

为下面的习作打下了基础。

3、师:你们跳过绳吗?请同学们以“跳绳”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先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再说单个怎样跳;也可以先说单个怎样跳,再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

生:练说跳绳。

生1:跳绳开始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老将蔡灵。

别看她是个女的,跳起来有模有样,身轻如燕。

第二个是杨莹伟,一个神龙摆尾,迅速通过了“封锁线”。

第三个出场的是我,我很紧张,刚一起跳,就踩着了绳子,心里很难过,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跳好……同学们一个紧接着一个,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跃过了绳子。

生2、生3、生4……(略)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跳绳是场面描写,单个“跳绳”的描写是场面描写的“点”,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是场面描写的“面”,场面描写的特点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盛大的场面,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口头作文“跳绳”,形象解读场面描写,引导学生先说后写,为下面的习作练笔做好了铺垫。

㈡、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放风筝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

// 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

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

”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

其中,王卫民扎的:“黄马褂”放得最高。

他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

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

//2、学生读后讨论:这是什么场面?先总写的是什么风筝,再具体描写的是什么风筝?最后重点写的是什么风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师:这篇片段作文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场面。

作者的观察视野广阔,观察到许许多多风筝,也观察到放风筝的人。

先对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概括描写,使读者获得总印象后,再对“红蝴蝶”、“孙悟空”进行具体描写。

最后重点写了“黄马褂”,不仅写了风筝,也写了放风筝的人。

写风筝写人,都偏重于动态描写。

这样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放风筝的场面,也把整个场面撑起来,有力地突出了“比赛”二字。

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4、师: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

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

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请看下面的片段作文:拍皮球一天下午,在校园的葡萄架下,围满了看拍皮球比赛的同学。

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个身旁站着两个小伙伴:一个准备计数,一个准备计时。

这时只见裁判员张老师高高扬起小红旗,大喊一声:“开始!”只见参赛的同学伸手飞快地上下拍动皮球,只听皮球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加油!加油!”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

比赛紧张极了。

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拍的低,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

小芳同学蹲着拍,把球拍得矮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