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在()时执行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职能。
A.商品买卖;B.交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2、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短期金融工具是:()A.本票;B.支票;C.汇票;D.回购协议。
3、“货币市场有许多子市场,下面哪些不属于货币市场:()A.票据与贴现市场;B.长期债券市场;C.银行间拆借市场;D.回购市场。
4、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是指()A.基准利率;B.实际利率;C.无风险利率;D.名义利率。
5、主张汇率实际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汇率决定说是()。
A.国际借贷说;B.货币分析说;C.购买力平价说;D.金融资产说。
6、作为一个整体,是盈余部门有()。
A.政府部门;B.企业部门;C.个人部门;D.国外部门。
7、下列不属于存款货币银行中间业务的是()[第九章第四节]A.银行卡业务;B.汇兑;C.信托业务;D.吸收政府存款。
8、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属于的制度类型是()。
A.单一中央银行制B.复合中央银行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D.准中央银行制9、国外商业性借贷不包括()。
A.出口信贷;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C.补偿贸易;D.世界银行贷款。
10、货币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社会经济,实现()的一种手段。
A.社会公平;B.宏观经济调节;C.消除污染;D.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11、为币材的商品要求特征不包括()。
A.价值比较低;B.易于分割;C.易于保存;D.便于携带。
12、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证券流通市场;D.证券发行市场。
13、马克思认为利息率的变动范围是:()A.小于零;B.大于零;C.高于平均利润率;D.大于零低于平均利润率。
14、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A.发行票据;B.由原来的各专业银行划出的资本金;C.财政拨付;D.发行金融债券。
15、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
A.租赁业务;B.资金运用业务;C.形成资金来源业务;D.承兑业务。
16、金属货币在执行价值储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A.信贷规模;B.货币需求量;C.流通中的货币量;D.生产规模。
17、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商业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减少或准备金不足,贷款减少,使信贷量和货币量()。
A.不变;B.不确定变化;C.扩大;D.缩小。
18、商业银行创造可变利率存款单的原因是()A.规避风险;B.技术进步的推动;C.规避行政管理;D.以上答案都不对。
19、下列关于金融市场中交易的产品、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于持有者来说,则是负债——金融债券;B.作为区分不同金融交易行为的载体来说,是工具——金融工具;C.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金融产品;D.金融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能够给其所有者带来的未来收益。
20、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A.向中央银行借款;B.银行同业拆借;C.证券投资;D.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二、判断题1、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挥起来以后,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2、判断民间借贷是否高利贷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按照现代信用形式运作。
()3、随着现代银行的出现,有了银行券和存款货币,货币与信用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形成了新范畴——“金融”。
()4、直接标价法:即对一定基数(1或100)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
()5、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各项有关投资业务的银行。
()6、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
()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8、金融服务业通常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而且往往是国有化、非国有化问题的焦点。
()9、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完全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变化能够影响经济运行,但不受经济内在因素决定。
()10、M1/M2值是趋大,表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可能表明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增强,经济趋热;反之,则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可能表明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减弱,经济趋冷。
()11、对货币政策数量效应大小的判断,一般着眼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12、在货币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13、汇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14、钉住汇率制度是把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比价,随着某一种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15、金融资产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的偏好。
()16、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权益凭证,代表持有者对公司资产和收益的剩余要求权。
()17、公司债券一般期限在10年以上,公司债的风险也远远低于政府债券。
()18、金融监管隐性成本则主要表现为间接成本,如过度监管导致的效率损失和道德风险等。
()19、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20、本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
()2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可以共同发展。
()22、基础货币,有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是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以及对商业银行负债(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23、银行间拆借市场既可拆借短期资金,又可以进行长期资金的贷放。
()24、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25、货币政策的任何两个目标中都存在着矛盾,难以同时实现。
()三、名词解释1.“铸币税”:是封建王朝铸造重量轻、成色差的铸币并强制百姓按铸币面值接受,从中取得的财政收入。
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3.外汇管制:当政府对于公民、企业,乃至政府机关取得、支用、携带、保管外汇等行为严格加以限制时,称为外汇管制。
4.无限法偿: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5.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6.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各项有关投资业务的银行。
7.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8.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9.期货交易: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10.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购买力的变动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
1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12.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对汇率波动不加限制,听任其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跌,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率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四、简答题1、简述商业信用的含义、作用及其局限性有哪些?2、简述货币的完全可兑换体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和退出途径有哪些?4、简述或有债务的具体范围有哪些?5、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种类及其内容有哪些?6、简述股份公司的特点有哪些?7、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有哪些?8、简述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有哪些?9、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及其内容有哪些?10、简述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11、简述金融涵盖的范围有哪些?12、简述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和退出途径有哪些?13、简述信用经济关系中的主体的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14、简述金融市场的含义及功能有哪些?15、简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论述金融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论述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论述既然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为什么还要强调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4、结合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论述在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供给调控机制中,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哪些工具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C 5.C 6.C 7.D 8.B 9.D 10.B11.A 12.C 13.D 14.A 15.C 16.C 17.D 18.A 19.A 20.C二、判断题1-5:××√√√ 6-10:√×√√×11-15:√××√× 16-20:√×√√×21-25:√√×××三、名词解释1.“铸币税”:是封建王朝铸造重量轻、成色差的铸币并强制百姓按铸币面值接受,从中取得的财政收入。
2.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3.外汇管制:当政府对于公民、企业,乃至政府机关取得、支用、携带、保管外汇等行为严格加以限制时,称为外汇管制。
4.无限法偿: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5.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6.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各项有关投资业务的银行。
7.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8.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9.期货交易: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10.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购买力的变动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
1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12.浮动汇率制度:各国对汇率波动不加限制,听任其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跌,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率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四、简答题1.答:(1)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作用和局限性作用:润滑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局限性:严格的方向性;规模有限制;管理调控难度大。
2.答:一般来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本币与外汇的自由兑换,或称之为完全可兑换。
(1)本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2)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3)本币可自由进出境;(4)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5)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