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整体发展”教学目标,就高中数学问题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整体进步
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要点及体系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在学生知识发展、解题技能、数学思想等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作为数学问题有效解答的客体——学生,能力发展、生活环境、智力水平等有所不同,表现出个体差异特性。
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整体发展”教学目标。
这就对当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实践研究,发现采用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性发展的分层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的要求。
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递进性问题,实现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建立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员,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特点相近、能力靠近的学生归结成同一“团体”,吸收和运用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倡导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原理,根据内容要求和知识点,对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提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在层次性教学问题中,得到较快发展,实
现课堂结构有效优化,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例如在对数函数知识教学中,在讲解“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1)log0.34和log0.20.7;(2)log23和log32.”问题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log0.34和log0.20.7”这两个对数进行分析,先向学生提出“比较的这两个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向学生提出“能否用对数函数知识进行对数的比较?”,这时让学生比较对数的大小,接着根据学生的解题实际,向学生提出“log23和log32”对数进行大小比较时,“是否可以采用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分析解答,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层次性的提问中,实现学习能力和信心的建立和提升。
二、紧扣学生认知能力特点,设置针对性习题,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锻炼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不断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活动时,就要善于根据学生学习认知这一特性,在问题设计和选择过程中,能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向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能有进行动手解题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学生在解决不同问题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指数函数知识问题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实际,向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出示“函数f(x)=(a2-1)x是r上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y=0.3的值域是 ;当x∈[-1,1]时函数
f(x)=3x-2的值域是 ;若点(2,)既在函数y=2ax+b的图像上,又在它的反函数的图像上,则a= ,b= ;求函数y=()x2+x的值域和单调区间;已知9x-103x+9≤0,求函数y=()x-1-4()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由易到难问题的解答,为每个学生提供解题机会,并鼓励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增强.
三、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特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学生探究思维的有效培养
教师有效拉近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距离,仅仅利用有限的课堂45分钟时间是远远不能解决两头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等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拓宽教学活动的外延,丰富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进行有效结合,向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课外实践问题,进行课外分层辅导。
可以对基础差的后进学生,采用“低起步,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的训练办法;对中等层次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式进行有效锻炼;对于高层次学生,可以进行“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拔高性问题训练,从而使不同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如在已知解答“函数f(x)=-log2,求函数f(x)的定义域,并讨论它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这一指数函数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向好中差三类学生布置了“已知函数f(x)=ax+(a>1),(1)证明: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3)解不等式:log(x2-x-2)>log(x-1)-1”的探究性问题,
让不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刚才解题的经验和掌握的方法,进
行针对性的探究问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解答,从而为巩
固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总之,广大高中教师要按照新课标提出的“整体发展”“共同进步”的教学要求,善待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为他们
提供学习的最佳时机,进行有效教学,实现学生在各自能力发展中
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