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上网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上网

家长要为孩子上网保驾护航下各镇中心小学冯丹丹各位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我们能欢聚一堂。

为了使每一次培训学习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不浪费大家宝贵的休息时间,故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商议下,我们决定将晚上的“数学学习”改为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世界。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是我们生存的新空间。

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同时,青少年也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内容的侵害。

那么身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上网保驾护航”。

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主题。

今天我们从以下三点来展开讨论:1、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2、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3、网络时代如何做父母。

一、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电脑摆在家家户户的书桌案头,网络走进每个家庭。

有关资料表明:接触网络的孩子已占所有学生的80%。

或者从现实情况来说,身边所有的孩子没有不接触网络的。

1、网络的正面效应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上网也有他的正面效应。

、(1)远程教育,就是通过电脑学习一些我们想要获得的知识。

(2)网上沟通。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利用网络让少林寺面向世界,把少林寺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3)网上购物。

现在网购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甚至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开起了网店,这都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4)网络聊天。

Qq深受少年儿童的原因:A、能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力b、追求角色认同c、展示自我d、情感寄托,寻回童年(5)网上学习。

(6)网上交友2、网上的负面影响网络世界的出现,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的时候,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镜头一、网络迷情一名女中学生在网络中认识了一位男士,并被其吸引,但当女学生按照约定去赴约的时候,等待她的是无情的强暴。

镜头二、网络成瘾在一家戒毒所,一名13岁少年在病瘾发作之际全身打颤、痉挛、摔桌椅,这是一个典型的电脑上网成瘾者。

镜头三、网络疯狂一起青少年团伙窃案告破,然而案情让所有的办案人员震惊。

22个15—17岁的孩子,三五成群,疯狂地进行盗窃活动,而他们犯罪的全部追求就是在游戏厅“快活”。

视频为我们勾勒了“网瘾少年”形成路径二、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网络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许多满怀希望的家长忧心忡忡,使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1、来自家长的误区(1)孩子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就不正常(2)把知识的传播看成是互联网唯一的功能;(3)电脑是给孩子买的;(4)当孩子由于上网成瘾而导致无心向学甚至犯罪时,父母往往埋怨网络害了孩子。

所以就有这样的怪圈形成………………2、来自孩子的问题有位心理学家说:“处在成长期的孩子们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上网会有什么危险,因为这比起爬树可能会跌倒致伤这样的事来,毕竟要抽象得多。

”由此引发了诛多问题。

(1)从网上下载不良的信息,私下传播,观看;(2)将不健康游戏存盘,随时玩耍;(3)沉迷于网上聊天,误闯爱情聊天室;(4)模仿电脑黑客,“以牙还牙”转而攻击别人;(5)抱着侥幸的心理打游戏机赌钱。

3、来自社会的问题由于缺乏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使孩子们较多涉足游戏机室、网吧,更由于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在这些场所里给学生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包吃、包住、包玩,还可赊账。

社会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常在网上发布“垃圾”信息,使孩子们的电子信箱经常收到不知来自何方的各种广告、商业信息甚至十分有害的材料,如宣传封建迷信、法轮功、攻击国家领导人等材料。

三、网络时代如何做父母我国被誉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说过:“孩子之所以上网成瘾,错不在孩子,错在家长。

”所以,当孩子迷上网络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五种家长的孩子容易上网成瘾1、溺爱型孩子从小,父母千宠万惯,要星星不给月亮。

千错万不对,父母都可以包容,结果培养出的孩子一没责任感,二就是个性懦弱。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容易到网吧放纵自己;懦弱无能的孩子喜欢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2、专制型有些父母对孩子不够尊重,把孩子当私有财产,当作光宗耀祖的工具,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当作自身的轮回。

父母喜欢什么,也逼着孩子喜欢什么;父母这辈子有什么没实现的愿望,就指望孩子魔术师般去弥补。

父母从没想到,在孩子弥补你的遗憾时,或许正在制造他自己的遗憾。

3、讨债型这种父母总觉得自己为孩子牺牲很多,总让孩子觉得欠父母的。

总以爱的名义,用恨铁不成钢的方式,不停地责骂孩子,不停地向孩子讨债,结果是孩子被父母一恨,就成了软豆腐,再也不自信。

一个不自卑的孩子,很容易去网络中寻找成功感。

4、唠叨型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向父母关闭心扉,很大程度上是做父母的要么不注意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一说了他们不爱听的话,就立刻不礼貌打断;要么听完后一把抓住“小辫子”,拼命不停地反复唠叨,这样一来,还有孩子愿意向父母打开心扉吗?一旦亲子不交流,孩子便会到网上找人交流了。

5、冷漠型长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进步退步漠不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好,家长高兴时给点钱以示奖励,不高兴时就不哼不哈;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不理不睬,在这种冷冰冰的家庭里,孩子也很容易上网找快乐找安慰。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家长,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我们是爱孩子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

素不知,就是因为这种爱,让家长们失去了应有的耐心,因为这种爱,家长给予孩子太多物质上的满足,而吝啬了许多感情和心理上的关怀。

(二)多抽点时间陪孩子聊天家长要防止孩子陷入网络陷井,一定要提前“下手”,早期干预,不要认为孩子吃饱喝足了就万事大吉,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孩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尽快地帮助他化解,无论工作多忙,每天要抽出点时间来和孩子聊聊天,听他讲讲今天学校发生的事,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真心关心他。

这样孩子和家长亲近了,自然就远离网络,家长的早期干预也就成功了。

(三)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一位觉醒的电脑迷一天晚上,一名男生在咨询室门外徘徊了很久,我把他请了进来。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来访者: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沉迷电脑,不能自拔,我不想这样下去,所以来咨询室寻求帮助。

辅导老师:你的到来让我很高兴,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你对电脑的沉迷程度如何?来访者:几乎天天去网吧!一天不去就难受。

辅导老师:你上网都做些什么?来访者:我不玩游戏,学习制作软件,学做黑客。

现在技术还不错,自我感觉很好。

我想参加全国电脑比赛,拿到一等奖。

我的愿望是考进清华大学学习电脑,可惜我的文化课达不到要求,电脑老师也对我是否能获奖没有信心。

辅导老师:妈妈知道你上网吗?来访者:不知道,妈妈是电脑工程师,知道我爱好电脑,但不知道我沉迷网吧。

我来找您,就是不想这样下去。

明天晚上不用晚修,年级举行演讲比赛,我想利用这个时间去上网,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自己不去呢?第二天班主任反映,年级活动他没有缺席。

转眼高考结束了,我在校道遇见他,他很高兴地告诉我:“老师您知道吗?我已被华中科技大提前录取了。

我参加了全国计算机大赛,虽然没获奖,但这所学校的校长看了我的作品后,说很有创意,所以提前录取了我。

”我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案例启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种种的困惑和障碍,如果父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帮助孩子排除这些障碍,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网络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丛立新说:“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能更多地理解孩子的种种需求,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已的机会,关注并热情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或许他们就不必只到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寻找成功的快乐了。

”(四)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做法一:宜疏不宜堵就像我们不能把孩子与电视隔离一样,我们也不能把孩子与互联网隔离。

为了孩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父母应对孩子上网持积极态度,并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了解网络。

做法二:与孩子一起“冲浪孩子上网时陪他们一起“冲浪”,这样既能起到监督作用,还可对网上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解惑。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可借机向孩子请教,使孩子借着当小老师的过程增加学习电脑的兴趣。

案例1:孩子与世界零距离,父母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母亲回家发现上初中的儿子从网上下载了大量与性相关的信息。

母亲非常紧张,担心儿子从此会走上歧途。

于是,她接受朋友的建议,给网络分级、加密。

她正在电脑前琢磨怎么分级时,儿子进来了,看了一眼电脑就对妈妈说:“妈,你在分级吧,我来帮你!”“文化反哺”在家庭中的出现,说明了一种新型的学习关系正在标志一种新的亲子关系。

案例2:世界上最小的CEO信息时报综合报道年仅9岁的苏雷什来自印度科泽科德区,别看她年纪小,她已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网站,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设计公司,她不仅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性网络设计师,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小的CEO。

案例3:父亲为她启蒙网站设计苏雷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她说:“小时候我就对电脑很感兴趣,当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后来我在记事本上记事。

有一天,我爸爸给我看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男孩设计了自己的网站。

我认为我也可以做一个网站。

我的爸爸懂得网页设计基础,所以,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爸爸后,他就教我网页设计了。

做法三:制定网络安全规则1、设置安全的上网环境;2、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答应网友的一对一聊天邀约或进入网络多人聊天室;3、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限定上网时间;4、禁止透露家庭背景资料;5、教育孩子遵守网络基本礼节做法四:家长尽可能要学会上网绝大多数不会上网的家长都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片面认为上网就是聊天、玩游戏。

家长对网络一点不懂,整天唠叨网络的坏处,当然要被孩子耻笑了,又怎么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有效指导呢?如果家长能努力提高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素养,多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能的操作、使用,及时了解孩子在网上流行什么,而且水平比孩子更高;能和孩子共同使用网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亲子交流肯定就容易多了。

做法五:以身作则,抓好孩子的网络启蒙教育家长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的家长回家后打开电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家庭内缺乏积极、向上、好学的家庭氛围,这种情况下还禁止孩子上网,孩子怎能做得到呢?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力求自己首先做到,否则孩子怎会心悦诚服?另外,现在的孩子好奇、激情、充满活力。

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可在其中学习和交流。

可他们又是非判断不明,自控能力弱,道德意识淡泊,容易受外界影响。

所以网络又可能让他们沉迷其中,并受到不良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