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液化天然气储配站项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八年十月目录项目由来 (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 (2)风险识别 (2).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2).. 物质风险识别 (3).. 生产过程风险识别 (6)..风险类型 (8). 重大危险源识别 (9).评价工作等级 (10).评价范围、保护目标 (10)源项分析 (11). 事故统计分析 (11). 最大可信事故 (12). 事故源项分析 (12).风险后果计算 (13).物质泄漏风险预测 (13). LNG储罐火球爆炸影响 (1).事故发生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2)环境风险计算及评价 (3). 风险值计算 (3).. 风险值计算 (4). 风险评价 (4)风险管理 (4). 风险防范措施 (4).. 泄漏事故的预防 (4).. 火灾和爆炸的预防 (5).. LNG槽车运输的泄漏防范措施 (6).. LNG贮存风险防范措施 (6).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7).. 围堰堵截 (7).. 火灾控制与扑救预防 (7).. 消防设施及火灾报警系统 (8). 应急预案 (9). 应急计划区 (10).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分级响应 (10). 应急指挥和救援保障 (11).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2).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2).. 应急环境监测 (12).. 抢险、救援及控制 (12). 应急撤离措施 (13).. 应急报告 (13).. 应急状态终止 (13).. 应急演习 (13).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4)项目由来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东南部,是国务院明确的国家中西域合作示范先导区,是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主要承接江苏沿江石化产业转移,统筹兼顾长三角地区需求增长。
近几年,石化产业基地相继引进了盛虹石化、中化国际、卫星石化等企业。
各类企业的生产、生活对天然气的需求较大。
目前,徐圩新区仅建有一条DN的次高压管道,同时给管道沿线的其他用户供应天然气,留给徐圩新区特别是石化产业基地的用量很小。
根据规划,徐圩新区将新建一条从中石油冀宁联络线邳连支线连云港分输站直接接气的高压燃气管道,作为整个区域的管输天然气气源。
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各项前期工作,预计年以后能够建成通气。
根据国家近几年发布的相关政策,管道天然气供应企业需要建设储气设施,保证供气区域内各类用户的应急保障需求。
为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兼顾能源的综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拟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基地苏海路与西安路交叉口的东南侧投资.万元建设徐圩新区液化天然气储配站项目。
为了满足年前徐圩新区各类用户特别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对天然气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
项目建成后可作为徐圩新区各类天然气用户的主要供气气源和连云港市的应急保障气源。
待徐圩新区管输气建成供气后,本站将作为徐圩新区的应急调峰保障气源和连云港市的应急保障气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委托江苏智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工作组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附此环境风险专项评价,作为该项目环境管理的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本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图.-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图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项目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其中物质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生产设施的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露三种类型。
根据拟建工程所涉及的原料、生产工艺特征,同时类比调查同类项目,本项目的事故风险类型确定为液化天然气储罐泄露所引发的火灾和爆炸等。
.. 物质风险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中规定物质危险性识别标准见表.-。
本项目液化天然气储配站为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项目,主要由生产区、装卸车区及辅助区组成,主要物料为液化天然气(甲烷)和四氢噻吩,其主要理化性质见表.-。
表.- 天然气(甲烷)理化性质天然气为无毒、无味、无色气体,泄漏到空气中不易发觉,因此,为了在气体泄漏时易于察觉,有意加入难闻的臭剂(本项目使用四氢噻吩作为加臭剂),即加臭处理。
四氢噻吩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表.-。
表.- 四氢噻吩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中规定物质危险性识别标准与物质危险性标准对照得知,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主要为易燃易爆性,其中NG属可燃气体,LNG属易燃液体,均为易燃物质,毒性低于一般毒性物质。
辅助材料四氢噻吩的LC远高于mg/L,不属于有毒物质,但闪点低于℃,沸点高于℃,属易燃液体。
.. 生产过程风险识别本工程工艺过程风险因素识别见表.-。
表.- 工艺过程风险因素识别表..风险类型泄漏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储罐发生的液化天然气泄漏和火灾爆炸,具体风险类型及特征见表.-。
其危害主要为:泄漏气体扩散至环境空气中的冻伤等直接危害、天然气引燃后的冲击波危害和热辐射危害,具体过程见图.-。
表.- 本项目主要涉及的风险类型及特征图.- 天然气泄漏事故风险危害类型图. 重大危险源识别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标准,确定该项目中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储存量及相应的临界量,并执行同一工厂且相距m范围内作为一个危险单元的原则,该项目的生产装置、储罐等均在m范围内,该项目中的天然气、四氢噻吩列入辨识标准。
本项目一期建设台mLNG压力储罐、二期建设台m的LNG常压罐,LNG 的密度按.t/m计算,储罐充装系数最大为.,则天然气的储存量为:(×+×)×.×.=.t。
该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危险物料主要集中在LNG储罐,其他装置内天然气的保有量较少,可以忽略不计;本项目天然气中四氢噻吩(加臭剂)临界量为t,而其用量一般为mg/Nm,根据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设计规模为最大供气能力Nm/h,可知四氢噻吩(加臭剂)的每小时用量为.kg/h,全年最大用量约为.t,四氢噻吩使用过程中按需分批购入,存储量最多约为t。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标准,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Q+ q/Q+···+ qn/Qn≥·····························()式中:q,q,····,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Q,····,Q n——与各危化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见表.-。
表.- 危险物质储存量与临界量一览表因此,本储配站项目生产区域为重大危险源。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由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结合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二级,评价等级的判定见表.-。
表.-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LNG储罐区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中评价等级判定,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评价范围、保护目标根据导则规定,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公里范围。
公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及附图。
表.- 公里范围风险环境保护目标表注:徐圩镇内的居民规划全部拆迁,现已完成大部分拆迁。
源项分析. 事故统计分析根据英国运输危险研究、健康和安全委员会(ACDS)在HSE出版的《英国危险管线风险》中有关记录,利用类似项目可能会导致危险出现的故障信息的经验数据,估算一般石油化工罐区事故发生的概率见表.-。
表.- 一般化工罐区发生事故概率储罐系统.×-.×-.×-- .×-- 从上表看出,一般储罐事故风险概率在-级,以泄漏事故发生概率最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概率较小。
根据类比国内先进企业的泄露事故原因,统计见表.-。
表.- 泄露事故原因统计序号事故原因发生概率(次/年)占比率(%)垫圈破损.×-.仪表失灵.×-.连接密封不良.×-.泵故障.×-.人为事故.×-.合计.×-导致储罐和管道破坏的因素主要为三类:外来力、腐蚀和机械失效。
. 最大可信事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时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根据同类项目风险识别结果,本工程最大可信事故为LNG储罐发生泄漏(甲烷毒性较低),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但烃类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产生的废气主要为CO和水,只有少量的CO气体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小。
. 事故源项分析()LNG泄漏LNG泄漏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推荐的液体泄漏速率(伯努利方程计算),如下:式中:Q L——液体泄漏速度,kg/s;C d——液体泄漏系数,常取.~.;A ——裂口面积,m;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P ——环境压力,Pa;g ——重力加速度;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假定一个LNG压力储罐发生泄漏,泄漏后的主要危险物质是甲烷。
事故源项计算结果见表.-。
表.- 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当发生LNG储罐泄漏时,冷冻的甲烷以液体形式泄漏至储罐围堰中,并立即急剧气化进入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