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7章函数及其图像(复习课件(华师版八下))
第17章函数及其图像(复习课件(华师版八下))
K>0
增 减 性
位 置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二四 象限
K<0
增 减 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解得
k=-3 b=-2
∴y=-3x-2
类型三:
1.求下图中直线的解析式: 图像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因 此是正比例函数, 设解析式为y=kx, 把(1,2)代入,得k=2, 所以解析式为y=2x.
y 2
O
1
x
类型三:
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和x轴交于点B,和y轴交于 点A ①写出AB两点的坐标 ②求直线AB的表达式
根据图象确定k,b的取值
K> b=
0 0
K < 0 b= 0
K< 0 b> 0
K< 0
K >0
b<
0
b< 0
K> 0 b> 0
-10 ) 1.直线y=5x-10过点( 2 ,0)、(0, 2.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为 (0.5,0), 与y轴的交点为 (0,1) . 3.已知函数 y (3 m) x m 8 是正比例函数, 则常数m的值 m=-3 . 4.已知一次函数y=kx-2,请你补充一个 条件 K<0 ,使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 3 2
A
1 2 3 x
B
-3 -2 -1
1 O -1 -2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k 一般地,形如 y (k是常数, k 0) x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形式:
k 1 y (k 0) x
2
y kx1 (k 0)
3 xy k (k 0)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 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 每个象限内,曲线至左向右 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 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 每个象限内,曲线至左向右 上升,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能力提高
1. 已知k<0,则函数 y1=kx,y2= y y
k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y y x (D)
0
D (
)
(A)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B)
0
x
(C)
0
x
2.若点(-2,y1)、(-1,y2)、(2,y3)在 反比例函数
100 的图象上,则( y x
) B
A、y1>y2>y3 C、y3>y1>y2
第十七章 函数及其图象(复习课)
高升小学
张奇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叫做变量 。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 如x和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惟一的 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 量此时也称y是x的函数 。
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1) 解析法,如观察3中的f = ,观察4中 的S=πr2,这些表达式称为函数的关系式.
在四个象限及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y 3
(-,+)
-3 -2
2 1 -1 O -1
(+,+)
1 2 3 x
(a,0)
(-,-) -2 (+,-)
(b,0)
1.点(0,2)在( B
)
A.X轴上 B.y轴上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点P(3-m,m)是第二象限内的点,则m的取 值范围为( m>3 ) 3.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 M(a-b,b-a)在第( 四 )象限。
B、y2>y1>y3 D、y3>y2>y1
函数
正比例函数 y=kx ( k≠0 ) 直线 位 置 一三 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二四 象限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三 象限
反比例函数 k y = x ( k是常数,k≠0 ) 双曲线
填表 分析 正比 例函 数和 反比 例函 数的 区别
解析式
图象形状
4
)
在平面上画两条原点重合、互相垂直且具有 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如图),这就建立了 平面直角坐标系;
y 3 2 1 -3 -2 -1 O -1 1 2 3 x
-2
图中点P的坐标是多少? 请在图中标出Q(-3,2)的位置.
y 3
Q(-3,2)
2 1 -3 -2 -1 O -1 1 2 3 x
-2
P (3,-1)
关于x轴、y轴、坐标原点对称的两点的坐标 特征: (1)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 标互为相反数; 即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 (2)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相同; 即点p(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
(3)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坐标互为相反 数,纵坐标也坐标互为相反数. 即点p(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
300000
(2) 列表法
(3) 图象法
图 18.1.1
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注意: (1)分母≠0 (2)开偶次方时,被开方数≥0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⑴
1 y x3 2
2
1 ⑵ y 2 x
⑶ y x 2x 3
⑷ y 2x 3
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2
1.直线y=3x+6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 的面积是—— 2.已知直线y=x+b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 三角形的面积为1,求b的值。 3.已知直线y=2x+m与y=-x+n都经过点 P(-2,0)且与y轴分别交与A、B,求 △ABP的面积。
2、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 24L,那么油 箱中剩余原油量y(L)与工作时间x(h)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和图象是( D )
一次函数知识要点:
kx +b 1、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y=_______
≠0 叫做一次函数。 (k、b为常数,k____)
kx =0 当b___ 时,函数y=____(k____) ≠0 叫做正比例函数。
★理解一次函数概念应注意下面两点: 1 次, ⑴、解析式中自变量x的次数是___
K≠0 。 ⑵、比例系数_____
象限;
5、一次函数y=kx+b(k ≠ 0)的性质:
增大 ⑴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 减小 ⑵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
1、 画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关键是选取适当的两点,然后连线 即可。为了描点方便,对于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通 常选取(0,b)与( - b /k ,0 )两点。 2、对于实际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不一定是直线。 3、当k>0,b>0时,图象都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图象都经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图象都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图象都经过二、三、四象限;
y
6 y=x
x 0
y x
0
6 y= x
1、若双曲线 经过点A(m,-2m), 则m 的值为 ±2 .
k 2.如果双曲线 y x
8 y x
经过点(-2,3),那么 此双曲线也经过点( C ) A.(-2,-3) B.(3,2) C.(3,-2) D.(-3,-2) m 3 y m 2 x 3、当m为何值时,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3 -2 -1
y 5 4 3 2 1 0 -1 -2 -3 1 2 3B 4
A
x
类型六:根据面积求表达式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B,若 △AOB的面积为6,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
B
解:∵A(3,0).∴OA=3, 1 1 ∵S= OA×OB= ×3×OB=6 2 2
A
3.若点P(a,-3)到y轴的距离是2, 则a=( ±2 )
例2: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
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 先上,然后追赶爷 爷.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 (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 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 (2)山顶高多少米?谁先爬上 山顶? (3)小强通过多少时间追少爷 爷? (4) 谁的速度大,大多少?
k 0 b0
k 0 b0
k 0 b0
概括: (1)y=kx+b,当k>0时,y随x的增大 而增大,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
k0 b0
k0 b0
k0 b0
概括: (2)y=kx+b,当k<0时,y随x的增大 而减小,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
4、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 ⑴当k>0时,图象过 一、三 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 ⑵当k<0时,图象过 二、四 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 象限;
A. y=4x-24(0≤x ≤ 6) B. y=24-4x C. y=24-4x (0≤x ≤ 6 ) D. y=-24+4x
(1) y=
x1 ;
y=3x+2
(2) y= (3) y=3x
2 x1 +2 2
;
y
;
6 5 4 3 2 1
y=3x
1 y= 2 x+2 1 y= 2 x
1 2 3 4 5 6
-5 -4 -3 -2 -1 O -1 -2 -3 -4 -5
特例:如果b=0,那么(正比例) 函数y=kx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0 0 原点 (__,__),即______. 这说明了: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是由 k 解析式中的___决定的,而与y轴的 b 决定的。 交点位置是由___
直线 1.知道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___________. 两 个点. 2.知道画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只要取____ b (0 , b) 和 (- k , 0 ) 3.知道在直线y=k1x+b1和直线y=k2x+b2中, 平行 , 如果 k1=k2,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 并且其中一条直线可以看作是由另一条直 平移 得到的,如果b = b ,那么,这 线_______ 1 2 (0 , b) 两条直线会与y轴相交于同一个点 ______________. 特别的,如果b=0,那么,函数的图象一 0 ,___). 0 定经过点(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