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概论知识点复习

地震概论知识点复习


研究基本烈度意义
• 对我国国土进行地震危险区划 • 为国家国土资源利用 • 建设物设防等提供防震减灾依据
(1)我国抗震设防目标
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将抗震目标与三 种烈度相应,分为三个水准:
第一个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 多遇地震(或称小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 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地震概论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
• 1.1 创人类文明记载以来伤亡之最的大地震 — 华县 地震
• 1.2 推动封建统治者革除弊政的地震 — 三河、平谷 地震
• 1.3 揭开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序幕的地震 — 邢台地震 • 1.4 世界上唯一成功准确预报的主震型地震 — 海城
地震 • 1.5 20世纪全球最大的地震劫难——唐山 • 1.6 稳定社会的震后地震趋势预报 — 南黄海地震
Love 波(L波)的传播

面波——在弹性分界面附近存在的一类波动,
这类波动的能量主要分布地分界面附近,因此,称
为面波。常见的有瑞利波(Rayleigh)、勒夫波
(Love)
P波和S波的速度表达式
• P波,速度 VP
K 3/ 4
• 花岗岩: Vp = 5.5千米/秒; 地球内部
• •
水K和: μV为p拉= 梅1.常5千数米,/ρ秒为随密变速深化度度度的怎变?么化
地震波
• 体波:包括P波和S波 • 面波:包括瑞利面波和勒夫面波
一、地震波的序列
(一) 体波 地震在地球内部会产生两种体波:P波
(Primary waves)和S波(Secondary waves)。
1、P波: 是跑的最快的波,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传播。P波与空气中的声波很相似,质点沿着波的 传播方向做压缩和拉伸运动。
一、地震烈度
• 地震烈度的概念:
•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 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
• 烈度划分依据
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的区别与联系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
区 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别 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
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
第一章 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
• 1.7 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启动农村安居工程的 地震—九江地震
• 1.8 共和国为平民的生命哀悼—汶川8.0级大地震 • 1.9 促进地震研究发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立法的美
国旧金山地震
• 1.10 震后次生灾害远远大于主震灾害的日本关东地 震
• 1.11 引发跨太平洋海啸的智利地震 • 1.12 启发人们健全防灾预警系统、与自然和谐相处
• P波和S波的速度由介质的密度和弹性常数决定。
SH波——当振动发生在波传播的水平面内时为SH波。 SV波——当振动发生在波传播的垂直面内时为SV波。
• (二)面波
• 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传播的一种弹性波。面 波传播的速度都比体波慢。最重要的面波有两种: Rayleigh 波(R波)和Love 波(L波),它们的命 名是为了纪念这些波的发现者,英国科学家Lord Rayleigh 和 A.E.H. Love。
纵波 ——媒质中各体元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 方向平行。
横波——媒质中各体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垂直。
2、横波 • S波:S波跑的比P波慢,它只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在S波传播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S波的传播方向 互相垂直,介质中产生剪切应力。由于流体不能 承受剪切应力,因此S波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S波,速度 VS
• 花岗岩: Vs =3.0 千米/秒; • 水: Vs = 0 千米/秒
五、地震波的波序
P波
SV波
SH波
sin iP sin iP sin iP sin iS sin iS p
v1P
v1P
v2P
v1S
v2S
地 球 的 结 构 及
波 的 传

地震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三分量)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 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 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预警的条件有两个: 一、地震已经发生了 二、有较好的信息判断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地震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波在近处传播主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纵波, 也称P波;另一种是横波,也称S波。纵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速度是6公里多,横波是3.5公里左右。比如,在距 离震中80公里以外,这个时间差就有10秒钟。利用这 10秒钟时间,是可以采取一定的避让措施来减轻伤亡的。 另外,相对电磁波每秒30万公里的传播速度来,地震波 的传播速度显然是慢得多。假如据震中60公里以外,在 震中位置的地震台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即使是P波,也 可有10秒的躲避时间,S波就更长了,可有将近18秒时 间。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避让措施来减轻伤亡。
联 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 系 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
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基本烈度及抗震烈度
• 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 概率的烈度值,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得来的 综合烈度,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 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二个水准:当遭受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地震 (或称中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产生一定的损坏, 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我国抗震设防目标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规定设防烈度的预 估的罕遇地震(或称大震)影响时,建筑可能产生重 大破坏,但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通常将其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瑞利波的质点运动轨迹为入射面内的逆进椭圆。 其短轴的走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长轴则垂直于 地面,因此, 瑞利波在水平、垂直分向均有能量分 配,通常,垂直分量能量为水平分量能量的1.47倍。 另外,从理论上可证明,瑞利波的波速略小于同一 层介质中横波速度。(SV波)
Rayleigh波的传播
勒夫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地表平行且垂直于波的 传播方向。其传播速度大于层中横波速度,小于层下 横波波速,且不同频率的勒夫波其波速一般也不同。 若频率低的波速度快,频率高的波速度慢,则为正频 散,反之则为反频散。(SH波)
的印度尼西亚大地震
邢台地震揭开了中国地震监测预报的序幕
1.4揭开中国地震监测预报序幕的地 震 — 邢台地震
• 邢台地震 • 时间: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3月
震经/震中:6.8级/9度;7.2级/10度 • 波及范围/损失:地震发生后,漫天飘雪 • 死亡人数: 8064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