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员工作流程

技术员工作流程

技术员流程各阶段要求一、熟悉图纸阶段要求了解工程图纸、设计说明及技术文件就是否齐全、清楚、明确,领会设计意图,了解设计风格;为初步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做基础数据整理。

1.装饰图与其她专业图纸之间就是否有重大遗漏、差错与矛盾,所用的安装图与设计图有无矛盾。

2.全部图纸的主要尺寸、位置、标高、轴线就是否相符,说明就是否齐全、清楚、准确。

3.先粗后细:先瞧平面、立面、剖面,再瞧细部的做法。

4.先小后大:先瞧小样,后瞧大样。

5.先立面后节点:先瞧立面图,后瞧节点图,要核对立面图与节点图的接口位置就是否相符,有无矛盾;熟悉与了解施工工艺流程及节点工艺做法。

6.先一般,后特殊(新工艺、新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先瞧一般部位与要求,再瞧特殊部位与要求。

7.图纸与说明综合:图纸与总说明及图中的细部部位要结合起来瞧,注意图纸与说明有无矛盾,规定就是否明确,要求就是否可行。

8.装饰与安装结合:先瞧装饰图时要参瞧安装图,在安装图上有的,装饰图上可能没有,尤其就是空调、消防的管道走向及末端点位定位,尺寸更要核对清楚。

9.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边瞧边做好记录:为图纸会审、编制技术方案、两图一表、放线施工、预算做准备。

二、现场勘查阶段图纸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熟悉图纸的同时要考虑施工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就是否吻合,设计图纸同施工作业、规范有无矛盾等。

1.土建布局对照图纸布局进行复核,查瞧就是否存在偏差,记录就是否需要拆改建,与预算部门结合说明现场情况。

2.查瞧现场的结构状况就是否满足图纸施工技术要求,记录问题编写解决方案并反馈项目部,准备图纸会审。

3.查瞧建筑就是否满足设计标高(考虑设备管线对层高的影响)及造型尺寸,要求进行现场复核测量放线工作。

(现场复核测量放线记录表)四、土建验收阶段对土建结构严格、规范验收,就是后续装修施工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基础。

1.配合质检员进行现场土建主体结构验收工作2.积极配合土建交接验收,检查轴线位置的误差、标高的误差、砌体的垂直平整度、预留洞口位置尺寸的准确性、功能性结构基建就是否已完工,结构整体的安全、防护、质量就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可转交预算部门处理或图纸会审中提出。

五、图纸会审阶段对于图纸中出现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最好在与设计人员联系解决之前,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己先有一个可行的处理方案,在向设计人员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这样能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

在与设计人员的交流过程中,作为施工方的技术人员要认真听取设计关于图纸的说明解释,深入了解设计的意图,对于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本着探讨的、交流的态度提出,同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给设计方,这样才能与设计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1.根据现场勘查记录就是否需要拆改建的情况,在图纸会审中提出,确认施工方案,明确技术要求。

2.根据前期记录、现场与图纸对比、土建验收情况提出图纸问题,确认施工方案,明确技术要求。

3.工程的结构就是否符合安全、消防、可靠性、经济合理的原则,有哪些合理的技术改进意见。

4.图纸各部位尺寸、标高就是否统一、图纸说明就是否一致、设计的深度就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5.工程的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管线工程等各专业图纸之间就是否有矛盾。

6.各种管道的走向就是否合理。

7.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可行性与应采取的必要与相应措施。

8.根据施工图纸结合现场,询问特殊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确保满足安全施工条件;9.对会审中提出的问题涉及到需要补充与修改施工图纸的,应由设计单位负责出图并附说明,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图纸;10.发现施工图上存在问题或施工难度大、材料替代时,应在图纸会审时以书面形式提出合理化建议;由业主、监理单位或总包负责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并出具书面签署齐全的解决意见。

六、方案优化阶段及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1.分析图纸会审文件所提出新的施工内容,学习掌握新材料的特性、新的施工工艺的控制应用。

2.根据图纸会审阶段会审文件与施工图纸所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进行方案优化,编制施工技术措施,为设计深化提供依据。

3.针对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情况对我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测量放线实施计划、解决重点难点的专项技术措施。

七、设计深化阶段1.主导与设计沟通了解,促进施工技术优化方案实施。

2.根据图纸会审纪要,积极跟踪设计深化方案进度,落实建设方及监理方对深化方案的审核结果。

八、预算、施工图纸确认阶段1.依据图纸及深化方案,进行施工工艺分析、施工技术方案编制:a、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b、编制专项方案(对要求编制专项方案的施工项目进行编制)c、统一收口节点工艺做法d、统一关键节点的工艺流程做法2.参与项目部组织的施工技术方案交流协调会议,对编制的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进行答疑、完善。

3.参与两图一表的制定。

(两图一表由总工主导,施工员材料员技术员参与制定)九、成本计划与组织计划阶段1.协助预算人员制作成本计划,参与施工总进度计划、劳动力进场计划编制及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编写。

2.重点进行施工技术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报项目部审核)3.根据材料员反馈信息,改进完善施工技术方案。

十、进场准备阶段1.协助现场临建布置:根据施工总平面布局图及方案要求,布置安全文明防护设施、标语标识、施工临水临电设施、办公设施、消防设施,确保四通一平,为施工进场创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

2.编制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资料,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内相关内容进行细化与深化,内容符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编制完成后由项目部进行审核。

3.参与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

4.开始记录工作日志。

十一、技术交底阶段在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员应根据施工方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就施工工艺、操作步骤及质量标准做详细交底。

要求具有交底过程声像资料(照片或关键点录音),全员签字确认;执行过程交底、新进人员交底,每个新进人员都要进行交底。

交底资料要抄送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各一份交底内容涵盖:重点与特殊工程的施工图及审查设计中决定的有关问题;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施工问题,主要施工工艺,特殊的技术要求;技术与材料试验项目及要求及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操作工艺;施工图的内容、工程特点、图纸会审纪要与关键部位;主要施工方法、顺序、质量标准、安全要求与提高工效的措施。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及特殊条件下的技术安全措施等;图纸对分部分项部位的标高、轴线尺寸、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结构设计意图等有关说明。

施工操作方法,施工顺序与工序间的穿插、衔接。

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在特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要点等;对原材料的规格、型号、标准与质量要求与各种混合材料的配合比与添加剂的要求;各工种、各工序穿插交接时可能发生的技术问题及降低成本措施中的技术要求。

十二、测量放线及复核检查阶段严格执行公司制定放线方法,贯彻工程全过程放线施工(结合五步放线法制定放线方法,此方法由技术员主导,质量员施工员参与。

)1.主导现场放线2.检查复核放线内容就是否满足设计施工要求3.记录整理放线结果,对放线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解决建议),并督促解决。

(填写现场测量放线记录表)十三、样板制作及二次方案优化阶段挑选工程量批次较大的项目,关键及特殊施工部位,涉及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样板制作;结合样板制作过程进行二次方案优化工作。

1.记录样板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并反馈,为二次优化方案提供依据,参与项目讨论二次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2.结合样板进行实物交底,为后续标准化材料加工提供精确数据。

3.装修阶段的各分项施工前,必须进行样板施工,分材料样板与工艺样板,材料样板必须在工艺样板前确定。

材料样板必须在建设(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组织材料进场,工艺样板报分公司验收合格后,经建设(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大面的施工。

十四、基层制作阶段1.参与配合单位协调会议,主要协调内容:设备安装位置、末端定位、线路管道走向及排列、标高定位、交叉作业配合。

2.末端管线设备定位预留情况复核检查,基层制作就是否满足设计装饰效果及使用功能要求。

3.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过程必须进行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应在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技术复核由项目技术员会同质量员、施工员及工长一起进行,共同参加复核。

对于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要认真处理纠正,然后再次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技术复核中有些项目可以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一起进行,但应根据重点的不同而分别填写技术复核单。

4.配合检查材料使用情况及进场材料质量、规格、型号、数量及相关手续。

5.安全: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施工活动时,必须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与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十五、隐蔽验收阶段隐蔽工程检查工作应在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

隐蔽验收前,主管工长应认真填写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有关栏目,通知项目施工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合格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自检意见后,及时通知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参加共同验收。

验收合格监理工程师(甲方技术负责人)签署验收结论。

经验收合格的工序可通知进行下道工序,否则,待整改好后再进行验收,直到合格或达到质量规定的要求施工班组隐蔽工程完成自检→项目部隐蔽工程完成自检(不合格退回上一步)→隐蔽工程验收申报→通知监理、甲方检查→隐蔽前相关试验→试验合格(不合格退回上一步)→办理隐蔽工程合格签证→隐蔽→完成1.配合施工班组进行自检及互检工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提交报验申请单,根据施工报验申请单查瞧基层制作质量就是否符合要求,并拍照将照片交由资料员归档。

2.配合质检员检查基层制作质量就是否符合要求,预埋件设置就是否符合要求,填写自检记录(施工检查记录),如不符合要求下达整改通知单,规定整改时间及标准,整改完成配合质量员复核合格后进行隐蔽报验。

3.配合施工员申报下道工序材料进场工作注明:规格、质量、数量、进场时间。

十六、分项验收与面饰施工阶段1.确定隐蔽验收完成,进行基层封闭施工技术交底。

2.加强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巡检自检,存在不合格项目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跟进核查整改结果。

3.分部分项工程自检及报验配合质检员针对会被面饰材料所覆盖的分项施工项目(如抹灰、找平层、给排水管道敷设、石膏板吊顶、墙面基层封闭、细部工程等)报送甲方工地代表(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面饰施工。

4.配合质检员检查进场面饰材料质量、规格、型号、数量及相关手续5.面饰材料样板二次制作,进行面饰施工技术交底,统一施工工艺,统一收口工艺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