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IEEE802.11MAC层协议
IEEE802.11MAC层协议
CSMA/CA流程图
CSMA/CA与CSMA/CD的区别
CSMA/CD 当节点侦听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数据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CSMA/CA 空闲 推迟DIFS时间后如果信道还是空闲,立即发送数据 忙碌(无论是最初监听到忙,还是在 DIFS 周期内监听到) 监听信道直到空闲时间达到DIFS时间间隔后再采用退 避算法随机回退,退避机制完成后才发送数据,这是 为了减少冲突的发生
扩展服务集ESS(Extended Service Set) 至少有两个无线基站工作在 BSS 结构模式 包含多个小区 两个 BSS 之间可使用不同的服务集标识
MAC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无线信道MAC层协议作用: 提供对共享无线介质的竞争使用和无竞争使 用,如何分配无线信道资源
字段简介:
Sequence Control:4位片段编号+12位顺序编号 作 用:重组帧片段以及丢弃重复帧; Frame Body:封装的是上层的数据单元,范围为 0~2312bytes,所以802.11MAC层帧的最大长度是 2346bytes。 FCS:校验和
4、评价网络性能的参数
CSMA/CA采用了载波监听机制、帧间间隔机制、随机 退避机制
载波监听机制
监听方式有两种 物理载波监听 从接收射频或天线信号检测信号能量或根据接收信号的质 量来估计信道的忙闲状态,取决于物理层使用的媒介和 调制方式 MAC层的虚拟载波监听 源站通知其他节点要占用信道的时间,其他节点在此段 时间内不发送数据,其他站不监听,但是效果好像监听 了一样,所以叫做虚拟载波监听
3、IEEE 802.11 MAC层帧结构
802.11 MAC层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帧: 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 如果MSDU的长度超过了拆分门限,MAC协议就会 对MSDU进行分段 每一分段被独立的发出,并从接收方返回各自的 ACK,这样使得协议开销增大 拆分门限和RTS门限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拆分门 限小于RTS门限则RTS/CTS协议会话功能不可能启用。 为了提高信道预留效率,这两个门限值的设置应尽 可能匹配。
BEB
每次发生冲突时 竞争窗口CW变为原来的两倍,直到达到最大门限值 Cwmax
每次成功传输数据后 默认信道竞争程度降低了,每个节点的竞争窗口CW都会 减为Cwmin
BEB的缺点: 1、有利于前一次成功发送的节点短时间内再次竞争信道, 导致对其他节点不公平。 2、当网络节点数较多时,每次成功发送后各个节点都将 竞争窗口CW重置为CWmin,容易引起新的碰撞。
802.11 MAC协议的限制
以太网使用的MAC协议: 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不能应用于WLAN的原因: WLAN的隐藏终端&暴露终端 大多数的无线电收发装置是半双工的,不能在发送过 程中进行监听
指数增长指数下降算法(EIED)
弥补了BEB跟MILD的缺点 当发生数据冲突时,节点竞争窗口的大小按后退参数j 成倍增加 当成功传输包后,竞争窗口的大小按后退参数k成倍减 少 既不是BEB算法中统一将CW值重置为最小竞争窗口, 这在重负载网络中极易引起下一轮冲突; 也不是MILD算法中将CW值都减1,这在较轻负载网络 中又会导致系统的低效,造成资源的浪费。
IEEE 802.11采用了避免冲突的方式 由于无线介质的特殊性,介质上的信号的动态范围很 广,发送站点无法确认检测到的信号是自己传输的信 号还是噪声信号
1、PCF&DCF
IEEE802.11采用的两种算法
1、集中式的算法 由中央节点进行统筹决定,分配信道资源 2、分布式的算法 采用载波监听CSMA/CA算法
PIFS(PCF Interframe Space) 比SIFS多了一个时隙长度,比DIFS短 用于点协调功能中 DIFS(DCF Interframe Space) 比PIFS长,比SIFS多两个时隙长度 由工作在 DCF 方式下的站点使用,以发送数据帧和管理帧
随机退避机制
出于效率考虑,DCF 使用离散退避机制 一个空闲 DIFS 时间过后的时间片被划分为时隙,一个节 点只能在某个时隙开始的时刻发送包,从而避免了用户 发送数据的随意性,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IEEE802.11 MAC层协议学习
IEEE802.11 定义三种基本组网模式
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 有中心控制结构 包含 1 个无线基站 (AP) 和多个无线客户端 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Independent BSS) 分布对等式结构 各站点竞争公用信道,站点数过多时,信道竞争成为限 制网络性能的要害
考虑到成本问题,厂家一般采用虚拟载波监听
NAV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源站的通知” 一个定时器 用来指定预计要占用媒体多少时间 在MAC层帧首部的第二个字段Duration/ID段标识了NAV的数 值 NAV不为0 表明信道忙碌 NAV为0 表明信道空闲
可选RTS/CTS方式 RTS 帧的头部 Duration 字段中包含有完成数据传输过程所需 的持续时间 收到这个 RTS 的每个非目的节点根据Duration 字段来设置各 自的 NAV,这个 NAV 指定了它们可以试图访问无线介质的 最早开始时间
CSMA/CA(Collision Avoidance 冲突避免) 利用随机时间退避算法减少冲突 为了解决隐藏终端问题 采用RTS-CTS-DATA-ACK握手协议 (可选选项) 有利于减少信道的冲突 控制帧增加了网络的时延
RTS门限: 设置传送上限字节数,一旦待传送的数据大于它时, 启动RTS/CTS 握手协议
Duration/ID:2个字节,该字段被用来设定NAV; Address:包含不同类型的MAC地址,地址的类型取决于发 送帧的类型,48bits,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用途: (1)基本服务级标识(BSSID) (2)来源地址(SA:发送数据包的MAC实体的地址) (3)目的地址(DA:数据包的最终地址) (4)接收地址(RA:接收帧的AP地址) (5)发送地址(TA:发送帧的AP地址)
语句为: If (on a collision) CW = min[j*CW,CWmax] on a collision Else if (on a success) CW = max[CW/k,CWmin] on a success
两个参数j、k可随网络负载量进行动态调整 例如当网络负载大时,可设置j>2;当网络负载小时, 可设置j<2。
OPNET常用编辑器说明
(1)节点编辑器 OPNET 节点编辑器提供了模拟内部功能所需的资源。在节 点编辑器中,用户可以使用多种模块,每种模块实现了节点 行为的某一方面,诸如数据生成、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 据传输或选路等。
(2)进程编辑器 OPNET 进程模型描述了实际进程中的逻辑,例如通信协议 和算法、共享资源管理、排队原则。
802.11 MAC层的帧结构
字段简介:
Frame Control:帧控制字段,2个字节 帧收发的控制信息 包括11个子域(版本号、帧类型、帧子类型、是否去往有 线网络、是否来自有线网络、是否还有后继段、是否重发 帧、功率控制(休眠/唤醒)、是否还有后继帧、是否加密、 是否要按顺序处理)
MAC子层结构
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点协 调功能
可选项 提供无竞争服务 采用中央轮询的方式询问各个站点是否要发送数据, 并为站点提供专用的发送信道 不会产生冲突 处于此服务中的工作站只需经过一段较短的时间间 隔(PIFS)就可传送帧
DCF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分布式协调功能
提供竞争服务 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会检查无线链路是否处于空 闲状态,若不空闲,则会随机为每个帧选定一段规 避时间来避免冲突 多数情况下,DCF已能够满足要求,在发送音频和 视频等限时信息时,可考虑激活PCF方式 不过由于轮询帧的发送,PCF会增大网络的系统开销
CSMA/CA
帧间间隔机制
为了避免碰撞,IEEE802.11的MAC 协议规定,所有 的站在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 (继续 监听) 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统称为帧间间隔 (IFS)。
三种时间间隔
us为单位 具体取值根据物理信道特征(跳频、红外、直接序列)来定
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 最短的帧间间隔 最高的优先级 用于ACK帧、CTS帧、过长的MAC帧分片后的数据帧、所有应答 AP探询的帧前
避免竞争窗口太小,减少数据冲突的发生
MILD的缺点
语句为: If (on a collision) CW = min[1.5*CW,CWmax] Else if (on a success) CW = max[CW-1,CWmin] on a success MILD的缺点: 线性下降使得在轻负载网络中节点传输效率降低
乘法增加线性减少算法(MILD)
为了改善BEB的缺点,引进MILD算法,此算法用于重 负载的网络,解决BEB算法的竞争窗口重设的问题
与BEB不同之处: 1、发生数据冲突时,竞争窗口CW不是翻倍,而是 CW=CW*1.5 2、成功传输数据后,CW不是减为CWmin,而是 CW=C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