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南省富源矿厂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编号:K2043建设规模:0.6M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江苏省第一工业设计院二00五年十一月六日近几年,我院承担设计的选煤厂一览表参加编制人员名单目录第一章煤质资料及可选性分析第二章厂型、厂址及工作制度第三章选煤方法及工艺流程第四章给水排水第五章供配电及自动化第六章建构筑物及总平面布置第七章环境保护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第九章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附件:1、云南富源矿厂关于编制可研报告的函;2、主厂房设备布置A—B剖面3、概算书编制说明第一章煤质资料及可选性分析一、煤质资料:1、筛分实验表2、50-0.5mm级浮沉试验综合表3、50-0.5mm级原煤浮沉组成校正表4、煤炭产品质量报告表5、煤粉浮沉实验报告表6、50-0.5mm级可选性曲线图二、煤质资料分析及产品定位1、从筛分试验表可知:随粒级变小,原煤灰分变低。

由此看出该矿原煤较脆、易碎,矸石较硬。

-0.5mm细粒级灰分明显较低,仅为21%左右。

原生煤泥含量较高为18.28%,其灰分较低仅为15.52%。

2、从综合级50-0.5mm级浮沉试验综合表、综合级50-0.5mm粒级原煤浮沉组成校正表及综合级50-0.5mm原煤可选性曲线可看出:当理论分选密度为1.7Kg/L,精煤理论灰分为12.5%左右时,分选密度±0.1含量为4.8%,为极易选煤。

此时,精煤理论产率为79.45%。

因此,在市场条件较好时,生产灰分小于12.5%的炼焦精煤是可行的,3、从表4可看出,本选煤厂入洗的煤为焦煤,其分选深度应为0 mm,从筛分试验表中可看出,原生煤泥-0.5 mm级的产率为18.28%,灰分为15.52%;从浮沉试验表中可看出,浮沉煤泥产率为8.2%,灰分为23.45%;从表5煤粉浮沉试验报告表可知,煤泥可浮性很好,当精煤灰分为12.27%,煤泥理论回收率达91.32%。

针对上述煤质的分析,本选煤厂工艺流程采用跳汰+浮选是正确的。

筛分实验表表150-0.5mm级浮沉试验综合表表250-0.5mm级原煤浮沉组成校正表表3云南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表49煤粉浮沉试验报告表煤样粒级:0.5~0mm 实验前煤样质量:80.00g 灰分:17.82% 表510第二章厂型、厂址及工作制度该选煤厂类型为中央型选煤厂。

本选煤厂的入洗原煤主要来自类似火铺、恩洪、洋场三个煤矿和其他富源县附近的小煤矿,煤源充足且可靠。

本选煤厂的厂型为年入洗原煤60万吨,小时入洗能力为111.11吨。

本选煤厂厂址位于云南省富源县,距富源县约10KM,坐落在节巴弯村内。

选煤厂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每天18小时生产。

第三章选煤方法及工艺流程第一节选煤方法及入洗下限选煤方法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原煤的煤种、煤质及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同类型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以及本矿井的具体技术状况来进行比较确定。

本选煤厂所生产的精煤主要作为炼焦煤,生产的中煤供电厂用。

要求精煤综合灰分≤12.5%时,原煤可选性为易选。

目前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和重介。

重介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选煤方法,尤其是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该工艺特别适合难选煤洗选,具有分选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但是,其工艺系统较复杂,操作管理要求严,生产成本又高。

因此重介选煤主要用于分选难选煤。

跳汰选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选煤方法。

它系统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管理,产品质量较易保证,生产成本和基建投资适中,对煤质变化适应性强。

选煤厂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易选煤应采用跳汰选煤法。

我们对跳汰和重介两种选煤方法进行了经济比较,年效益基本一致。

综合上述两种选煤方法的特点,结合本矿煤质和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及技术状况,我们认为,本厂不宜采用重介选煤方法,而应采用系统简单,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建厂投资适中的跳汰选煤法。

关于入选粒限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本矿的煤质、煤种、产品用途以及采用的选煤工艺来决定。

由于精煤为炼焦煤,选后产品主要用于炼焦原料和电厂燃料,因此系统应采用浮选,入洗下限应为0,上限为50mm第二节工艺流程结合前述,我们确定采用跳汰选煤法。

针对跳汰选煤,考虑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Ⅰ是原煤分级破碎+跳汰+单层筛+深锥分级+浓缩旋流+高频电磁振网筛+煤泥浮选+精煤尾煤压滤;工艺流程Ⅱ是原煤分级破碎+跳汰+单层筛+捞坑分级+离心脱水+煤泥浮选+精煤尾煤压滤。

工艺流程Ⅰ不用捞坑而用筛子分级脱水,采用浓缩旋流器和高频电磁振网筛进行粗煤泥回收,其优点是设备布置紧凑,主厂房高度相对较低。

工艺流程Ⅱ是采用捞坑进行水利分级和脱水,其优点是细粒煤泥分级和精煤脱水在同一台设备中进行,但末精煤还要进行离心脱水,不仅主厂房高度增加,使系统也较复杂。

综合上述,本研究推荐工艺流程Ⅰ。

现将推荐工艺流程Ⅰ的原料准备作业,分选作业,脱水作业及煤泥水处理作业分述于后。

一、原煤准备作业原煤中+50毫米的大块煤和矸石须预先处理并破碎至50毫米以下方可入洗。

通常采用的原煤准备作业有人工手选后破碎,机械排矸(重介选矸或动筛跳汰机排矸)破碎和检查性手选破碎等。

人工手选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采用该工艺不合适;机械排矸虽可取代人工繁重拣矸劳动,但工艺复杂,基建和生产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对本矿狭窄的场区更不宜采用。

我们采用检查性手选。

采用人工拣除部分铁器、木块等杂物,大块全破碎。

这种工艺可减少手选工人数量,缩短手选皮带长度,减轻手选工人劳动强度。

大块矸石和煤一起破碎后进入分选作业处理,对跳汰机分选效果影响不大。

二.分选作业分选作业是选煤厂的核心和关键。

从筛分浮沉资料看出,原煤中1.6-1.8密度级含量仅为3.47%,中间物含量极少,采用单一主洗跳汰分选,精煤理论产率为76%,数量效率可达90%以上,因此设再洗的必要性不大。

采用主洗两段跳汰,其分选密度只要控制在1.6-1.7之间,这时的P±0.1含量<10%,为易选煤。

选出灰分≤12.5%的精煤产品,跳汰机的操作和调节都很方便,经计算,对本矿原煤用跳汰进行分选,均能保证对精煤灰分指标的要求。

因此采用主洗两段跳汰分选符合本矿实际。

三、脱水作业我们采用弧形筛+单层筛+深锥高效浓缩机联合脱水分级。

弧形筛筛孔φ0.75mm,跳汰机溢流中60%左右的水通过弧形筛的脱水负荷,这样不至于造成大量的水进入单层筛而造成跑水,保证了单层筛的脱水效果和运转平稳可靠。

深锥底流经泵打入浓缩旋流器,旋流器底流经高频电磁振网筛再进行粗煤泥回收,旋流器溢流可直接进入后续煤泥水处理作业,有利于减少全厂煤泥处理环节。

四、煤泥水处理作业本着满足环保,保证生产,提高精煤回收率的原则,煤泥水处理系统采用浮选柱分选,浮选精煤用压滤机处理,浮选尾煤经浓缩机浓缩后用尾煤压滤机处理。

压滤回收系统,不仅使循环水浓度低,而且完全满足煤泥回收和洗水达到一级闭路循环的要求。

为实现零排放,在浓缩机入料槽中加凝絮剂,加速煤泥沉淀;设有50M3集中水池,平时跑冒滴漏以及打扫卫生刷地板水可到集中水池,集中水池的煤可通过泵打到中煤斗子提升机过渡段回收,本想建一台事故浓缩机,因场地狭窄,故决定在坎下建事故沉淀池。

正常生产时,事故沉淀池不用。

当φ24m浓缩机发生事故时,可把水放到事故沉淀池,事故沉淀池澄清水泵入循环水池洗煤。

事故沉淀池煤泥打入压滤机回收。

工艺流程图Ⅰ的产品最终平衡表见表3-1跳汰50—0m m 入洗产品最终平衡表表3—1第三节主要设备选型一、选型原则1、为确保选煤厂正常生产,设备选型以技术先进、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操作维护方便、备品备件易于解决为原则。

2、选择质量、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关键设备。

其他主要设备应为我国成熟的或近年来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后开发的设备。

3、选用节能、低耗、噪声较低的环保型产品。

4、考虑生产发展和流程的灵活性,设备选型留有余地。

二、选型的不均匀系数:1、原煤系统:1.302、水洗系统:1.15;3、煤泥水系统:1.25;4、矸石系统:1.50;推荐流程Ⅰ的主要设备选型见表3-2三、主要设备选型简介1、SKT-12型数控风阀跳汰机,较之一般LTX型跳汰机,具有处理量大,分选效率高,对煤质变化适应性强,运转平稳可靠,易于操作,及噪声低等特点,有利生产管理,有利环保。

2、精煤脱水选用新型、高效的ZKB型脱水分级筛。

该机结构合理、处理量大、脱水效果好,工作平稳可靠且易于检修。

3、选用一台φ24m新型高效浓缩机。

其处理能力和浓缩效果都较老式浓缩机有较大的提高。

4、浮选精煤和尾煤选用XMZG型全自动快速压滤机,该机与其他脱水设备(如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相比有电耗低,噪声小,系统简单,工艺布置简化,投资省等优点。

5、在准备车间选用一台分级破碎机2DSKP型。

该机有破碎、筛分的双重功效,可省去该粒级的筛分作业,齿部耐磨损能力强,寿命长,磨损后易修复。

6、煤泥浮选设备选用旋流微泡浮选柱。

该项技术在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大奖中获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目前该项目研究技术拥有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发明专利等12项专利,研究成果已在国内100多家单位和国外企业应用。

推荐流程的主要设备选型表表3-2第四章给水排水一、概述本选煤厂属中央型选煤厂,选煤厂所在场地的附近有一条河流,选煤厂的用水取自该河流,河流的水量完全可以满足选煤厂生产和防尘洒水水质水量需求。

选煤厂的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道,进入拟建的选煤厂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或用于农田灌溉。

二、煤泥水闭路循环处理系统根据选煤机的工作原理,循环水量约333m3/h,水压约10m水柱,循环水浓度50g/L。

选煤厂带水精煤从洗煤机流出后经脱水分级,筛下水经泵打至浓缩旋流器,旋流器的底流至高频电磁筛脱水,高频电磁筛筛下水和旋流器溢流去浮选,浮选精煤去压滤,浮选尾煤矿去φ24m 浓缩机浓缩,通过加药混凝和自然沉淀,煤泥浓缩后回收,澄清后循环水浓度要求在50g/L以下,经由循环水泵提升返回选煤机循环使用。

浓缩机采用1座φ24m中心入料幅流式浓缩池。

底流经底流泵打至尾煤压滤机。

压滤机滤液返回循环水池循环使用,煤泥由压滤机压滤后回收。

三、事故放水处理系统主厂房内各设备检修放空水及底板冲刷等杂污水,由厂房内排水系统和煤泥水沟汇至集中水池,φ24m浓缩机出现故障时,事故沉淀池可容纳其余全部的煤泥水,保证检修时的煤泥水闭路循环不外排。

事故沉淀池内煤泥水通过水泵送回浓缩机回收。

四、生产用水系统由于在洗煤过程中,循环水不断随产品带走和流失,需补充水量约170m3/d,取自河流的水直接补给主厂房屋面清水箱。

在主厂房各层均设室内消火栓和冲洗接口,供平时打扫卫生、冲洗设备及地板用。

在分级筛、破碎机和转载点等煤尘较多的场合设洒水器除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