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
如在低纬湿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
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有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
仪式表达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的祈望。
一、宗教风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的目的为人类与自然的融洽,因此
宗教的在发展过程中,会有选择地从所 在地区的地理环境中引源发展,地域性 的环境差异仍然对宗教风俗有着一定影 响,如下例
宗教圣地:宗教领袖、宗教圣贤诞生、
创教或埋葬的地方;宗教理想化的空间;
与民族宗教或原始宗教中的传说、信仰有
关的神圣地方。
*
*
* 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
* 佛教圣地
蓝毗尼
*
伊甸园
*
泰 山
高大的山岳在中国古代人心中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人生活在天 上,站立在高山上就可以与天神直接通话,于是在泰山上举行封 禅仪式成为历代帝王的一大愿望。中国境内的高大山岳很多,唯 独泰山在人们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与泰山孤立在鲁中平原,高 大神秘,形成平原、山地的巨大高差有直接关系。
佛 教 的 菩 提 树
二、宗教禁忌与地理环境
*
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敬畏感往往在行 动上表现出来,在人与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 关系上,体现为对自己行为上的限制和禁戒觃 定,这就是宗教禁忌。
*形式:吃素,吃荤,宰杀动物,对工作时间和
种类的禁忌,对资源的利用方面,禁止某种经 济活动等
2.佛教禁忌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 语言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
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 戒“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和异味的蔬菜,如:
蒜,葱,韭菜。腥指肉食,包括蛋。
全是蔬菜,豆制品。 牛奶是可以喝的。
*
1、 维护社会制度。
2、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良好行为模
印度人民尊称它为 “圣河”和“印度 的母亲”
*第二种:对人们有保护作用(包
括事实与心理两方面)或在当地自然条件 下稀见的自然事物。
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树是人们普遍崇拜 的对象,森林地区的人们将树与山神联系在一起; 村旁或宅边的大树,则自然被人们视作村落或家宅 的保神。如:
*
朝鲜族将村中大树敬为神树,禁止人们砍伐、 毁坏; 德昂、锡伯、壮的等民族每年都在觃定的日子, 举行仪式祭祀村中的神树
*
* 云南德昂族通过烧“烧白柴”等宗教活动祭祀山林之神
*
还有些地方将一些进离人们居住村落的孤立大树视为神树, 迚行祭祀。
这种祭祀的对象多在干 旱、半干旱气候下,高 大乔木稀少的地区,其 中可以称著的要数内蒙 古准格尔旗境内的一棵 油松树了
内蒙古准噶尔旗境内的一棵油松树,被称为 中国第一松——油松王
式
*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 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
视觉:壁画
听觉:音乐
特定崇拜物:恒河
*
*
*
*第一种: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
们生活的环境要素
* 以印度人对恒河的崇拜为例:
恒河是印度的灵魂。宗教传 统成为印度文明的一个重要 部分。恒河至于印度教徒, 是最为神圣的象征。
* 住棚节
在圣经中,住棚节又被称 为:“收藏节”
* 逾越节:
在复活节前夕共三 天,在于纪念耶稣 受难、安息与复活
* 五旬节:
圣灵降临节(Pentecost), 也称五旬节
为纪念耶稣复活后差遣圣灵降临 而举行的庆祝节日 教会觃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 圣灵降临节"。
*
不同的宗教区呈现出来的文化景观不同,使每一个宗教文化区 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宗教圣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
主讲:
高荣 小群 嘉惠 佩玲 李陈萍 严泳君 许传珍
资料查找:游志伟 余溢琪 曾文雯 ppt制作:蓝欣
*
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文化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圣地与地理景观
*
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 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 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
*有时民间的信仰崇拜也在特定地理位置形成圣地,
如蒙古人祭拜的敖包,就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地 方。
*总结
*宗教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与
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 理环境不但影响到宗教习俗、 宗教禁忌、宗教思想,甚至对 一种宗教的起源直接发生作用。
*
*宗教仪式是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
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 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 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1. 基督教的仪式
礼 拜
弥撒
2. 佛教的仪式
佛教开光, 烧香拜佛
3. 伊斯兰教的仪式
麦 加 朝 觐
——以犹太教的农业节日为例
* 诞生地区:巴勒斯坦 *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旱 * 农事活动:农作物于冬季生长,秋季种植,春夏收获 * 包括三大重要节日:住棚节、逾越节、五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