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2011级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代码]:520110[专业名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 :高中和“三校”毕业生[学制] :全日制高职三年制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综合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技能、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推进理实一体,落实学做合一,循序渐进,加快改革,努力构建体现三职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需求分析1 行业发展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一系列基建投资规划的出台又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持续上升提供了保障。
2011年前两个月,工程机械延续去年的势头继续高速增长,据统计,前两个月挖掘机增长86%,混凝土机械增速超过50%,装载机和起重机的销量增速也不低于20%、30%的水平。
目前工程机械产品及关键部件依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未来2-3年内中国劳动力价格提升和紧缺,国内地区梯次需求,国内二手设备出口提升了对一手新设备的需求,带动了中国工程机械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2、重庆地区工程机械行业现状重庆地区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相当旺盛,这与地方投资热情密不可分。
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地方政府大力推行保障房建设,两江新区建设、万州二大城市建设,工程机械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地区的售后及销售人员缺口巨大,今后三年需要2000人以上。
其中易初明通、惠友、国杰、智邦等大、中型企业平均每年需引进50人以上。
徐工在重庆的工厂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是主要需要的装配、调试人员。
而惠友集团的工程机械再制造中心也在计划之中,主要需求钣金、焊接方面的人才。
3、职业能力分析通过深入工程机械行业与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应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勤奋学习、务实创新、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主要岗位设置如图2-1所示。
图2-1 工程机械企业工作岗位设置工程机械相关职业岗位任务能力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检测工程机械零部件检测正确使用机电检测仪器;识别检测中潜在的危险;能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纸识别;了解零部件的结构、原理和性能;零部件性能的考核标准与评估方法;操作安全知识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装配发动机装配;传动、转向、制动系统装配;液压元件装配;电器元件装配;液压、电气系统的配管、布线;金属结构件的装配;附件和特殊装备的装配。
正确使用装配工具;能正确划线、钻孔、刮削、研磨;能正确操作锉、锯、焊等;能正确布管、布线装配钳工的基本技能;零件图、装配图的识别;常用机构机械原理的理解与分析,常见零件的基本知识,常用工程机械整体结构与各总成功用的理解与分析钳工工艺,焊接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机械概论4 本专业所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可以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工程机械修理工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公安部颁发的轮式自行机械车驾驶M级资格证书;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钳工操作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焊操作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1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及良好身体、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熟悉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适应工程机械操作维护、工程机械故障检测维修、工程机械营销及售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学习工程机械故障诊断和调试维修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和分析综合能力,形成较强的维护和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习工程机械营销服务业务、维修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和客户服务能力,形成较强的维修与服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习工程机械日常维护和工作现场管理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分析综合能力,形成较强的维修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3 毕业条件(1)修业年限满3年;(2)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3)完成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4)取得职业相关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3个。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依据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着重了解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所需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组建由企业管理者、业内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参与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准备探索了“五岗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认岗”(第1学期):参观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熟悉生产环境,增强感性认识,学习必修基础课,培养认知能力。
认识岗位、了解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习岗” (第2学期):进行课内实验,使学生逐渐“入门”。
改革验证性实验,根据岗位开发实训项目。
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和实训项目,练习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技能。
“贴岗” (第3、4学期):进行专业课程实训、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教学、生产性实训等,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习惯逐步贴近岗位需求。
“熟岗” (第5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实训,逐步熟习生产岗位的各项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顶岗” (第6学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进行综合能力实训和素质培养,完成毕业设计。
图4-1 “五岗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2、人才培养模式介绍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人才培养方案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根据目前工程机械行业人才需求和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出改进方法,优化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前两年的学习由学校依托订单培养企业惠友工程机械,实施“做学合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第五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第六学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五、课程体系设计 1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设计理念遵循“以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实际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核心。
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对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现场以及工作评价方案加以分析和提炼,并严格遵从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和毕业生的职业成长过程进行课程的整体编排,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课程体系。
建设思路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程共建。
依据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需求,针对工程机械种类繁多、各机种独立性强、技术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开始,全程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
与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课题组,共同分析工程机械营销与技术服务、公路施工机械维修与管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使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课程开发流程如图5-1所示。
图5-1 课程开发流程图2、课程体系构建及运行深入企业调研,确定服务领域。
多次到各相关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校企双方共同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就业需求、从业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目前工程机械后市场主要的服务领域有:工程机械营销与技术服务、公路施工机械维修与管理。
确定典型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对调研后确定的服务领域的工作过程进行剖析和研讨,确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结合工程机械维修工、特种作业操作工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研究开发支撑本专业职业能力的课程(学习领域),由此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如图5-2所示,形成的课程体系见表5-1。
⏹ ⏹图5-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表5-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3课程教学进程表及学时分配(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2)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3)实践教学安排表六、课程标准开发按照学院课程建设规范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考核标准。
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建设方案,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本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
已完成的课程标准包括《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修》、《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挖掘机电气系统维修》三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七、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保障机制建设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职责和规章制度,熟悉教学环节。
每名新教师上岗前必须教研室同行专家通过才能正式走上讲台。
制定详实的培养计划,为每个新教师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老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传授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负责相关教学思想、方法、内容、教学环节的传帮带,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严格导师听课制度,并及时将意见反馈。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
包括:走出去,参加各种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的培训、学习和交流;请进来,请有关知名专家到学校传经送宝。
教师到企业顶岗和挂职锻炼每年不得少于1个月,并要求通过企业锻炼和考试的方式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鼓励青年教师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专任教师实行技术职称评聘分开,建立由企业技术人员、技术能手兼职教师资源库。
要求青年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写读书笔记、教学心得体会、论文等。
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考核。
2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室基本配置校内实训方面正在扩建之中,目前拥有液压试验台一台,拆装用液压元件一套,柴油机一台,焊接实训室两个,钳工实训室一个。
计划筹建工程机械操作区一个,购进挖掘机、装载机各一台。
还计划购买一台液压试验台、柴油机若干以及拆装用挖掘机底盘总成一套等。
在未来几年逐渐形成由液压实训区、柴油机总成实训区、底盘总成实训区、电气控制实训区、工程机械维修检测实训区、工程机械操作区构成的工程机械运用于维护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校外实习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