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生存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关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生存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关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生存现状调查调查报告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关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及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院(系):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及原因调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例过低并不断下降这一现象,是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同步发生的,而且与税收政策、劳动力供求失衡、劳动市场分割和微观层面的劳资博弈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调整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以及完善劳动工资争议解决机制等对策提升劳动者工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和财政双增长,却未曾有效发挥“二次分配”的平衡作用,社会公共性支出偏重建设投入,忽略劳动群众生活减负。近些年来,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加十分缓慢,而物价却飞涨,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的“新三座大山”压得老百姓难以喘气,广大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下降了。 劳动群众的体面劳动应首先体面在工资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工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关乎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且在不同地区,不同的职业区域,工资水平相差甚巨。现在,中国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为此已经并将继续发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正文 前期的准备工作花费了比较长时间,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调查报告,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所以首先上网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 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10日----2010年7月23日 2.调查对象:普通劳动者 3.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生存现状,使社会民众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4.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 5.内容概述:(1)普通劳动者在所从事行业所对应工资多少及有哪些福利,工作情况如何。 (2) 普通劳动者的个人及家庭生活的一些情况如何。 (3)普通劳动者的所从事工作的情况如何。 (4)普通劳动者的如何应对工作及其之外的的一些事情。 (5)普通劳动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 6.调查结果预测:本次调查调查题目过大,由于某些因素限制,实施调查人员过少,能够调查的人群十分有限,地区范围也过于狭窄,以及调查方法不够准确。另外被调查人员的主观因素等也会对调查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在不同地区,同一职业的人员工资及各方面可能有差异,调查结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本调查中被调查人群能代表处于此阶层中大部分普通劳动者所处一般情况,因此调查具有一定意义。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性别 女,% 男,% 2.年龄 36~45岁,% 46岁以上,% 18岁以% 26-35岁,% 18~25岁,% 3.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 高中及以下 % 大专,%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所调查人员中,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和大专占 了九成以上,而本科及以上的占的份额比较少,可见大多数普通劳动 者的学历并不高,这应该是影响他们职位与工资水平的一个因素。 4.职位 一线员工 % 普通职工,% 个体户,% 基层管理者,% 5.月工资 80% % 60% 40% 20% % % % % 0 1000以下 1000~1999 2000~3500 3500~5500 5500以上 元 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有八成职工的工资低于2000元,大部分的职工享有各种不同福利,如餐饮福利,带薪休假,保险等。%的本调查者有加班,其中%的劳动者每周加班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下,%的15到25小时,加班时间在35小时以上的占%。在调查中,有%的劳动者近几年工资没有明显上涨,对现有工资感觉一般的占%,感觉不满意的有%。 结果表明,广大普通劳动者的仍处于工资不高的状态,工资共决机制的推行有待加强。 6.工作环境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无所谓,% 在被调查者中,所从事工作危险的占%,工作危险度一般的占%,说明大部分普通劳动者所处环境平平,对现有工作及工作环境能够接受。 7.家庭收入来源 其他,% 工资,% 在调查询问中,95%以上的人的收入来源包括工资,而且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主要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其中有部分人也同时有其他经济来源。在被调查者中有%来自外地,%有房产,结婚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有孩子的则占总数的%。在交谈中了解到,那些在工厂中工作的大部分的家都在离工厂不远的村子里,由于房价高居不下,在市区买房子就有一定的困难。有些人家庭户口不在城中,那些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条件的父母,孩子的上学问题也成为他们的一个难题。 8.家庭日常开销 其他,% 衣、食,% 教育,% 房贷或房租,% 旅游,% 娱乐,% 在家庭日常开销中,衣食必不可少,且占到比较大的比例。对于现在粮食,油,猪肉等的价格飞涨,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上涨却与之并不相符,这无疑增加了普通劳动者的负担。 9.感到压力最大部分 其他,% 经济状况,% 工作,% 人际关系,% 健康状况,% 家庭,% 从上图可以看出,经济状况、家庭和工作是广大劳动者压力的主要来源,改善民生的工作应加深加快步伐。数据显示有%的人感觉压力最大的部分是工作,在统计的另一组数据中显示,当工作不顺心时,%的人采取默默忍受,%的人选择向朋友倾诉,采取运动的方式来发泄的占%,当面发泄的占%,%的人选择其他的方式。而在工作之余,有%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上网,%的人选择了睡觉,%的人选了看书,%的人会去运动,和朋友一起玩的占%,旅游等其他的占到%。由于工作原因,大多数普通劳动者能够放长假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一般大部分的人活动比较简单。 10.对现在生活满意度 80% % 60% 40% % 20% % 0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从调查可知,大多数被调查者觉得生活一般,对生活真正满意的人所占比率不高,说明在今天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追求精神生活前提在于物质生活充足,不用为衣食住行等经济生活的各方面担忧,国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时时大力发展民生,关注中国最大的人群。 五.深入了解与思考 毋庸置疑,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偏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普通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二是政府收入比重持续增加,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刚突破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3%,但到10年后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己接近7万亿元,增长了6倍,占GDP的比重也已超过20%。在GDP这个“大蛋糕”确定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政府拿走得太多,势必意味着劳动者所能拿到、分享的将更少、更微薄。普通劳动者参与分配的地位正在日趋边缘化,变得愈来愈无足轻重、不值钱。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在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差距20多倍,少数金融国企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据统计,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一个平均工资概念,给广大普通劳动者吃了个“画饼”。 透过官方的这些调查数据,不但能够看到普通劳动者的不满,从另一个侧面更是反映了民生多艰。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创造出来的财富却未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好地改善,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情绪的发泄将 成为社会的隐忧,而且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低也会造成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上的一些瓶颈,往往与很低的劳动力价格有着或多或少关系。假如政府社会对工资增长依然是只说不做,或者是说的多做的少,实现普通劳动者增加收入,则极有可能仍然是无法企及的“美好理想”而己。 六.原因分析 1.劳动力市场。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即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决定的。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工资就会下降;供小于求就会上升。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上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涌入各大中城市,以至使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处于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就必然导致工资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2.中国的工资结构体系不完善。目前中国的工资大约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企业经营者,这部分人一般是实行高额年薪制;另一部分是公务员及相关行政人员,这部分人的工资一般由基本工资和奖金组成,奖金比重较大;还有一部分,也就是占绝大多数的普通职工,他们的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奖金只占很少一部分。这种工资结构为收入差距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也成为国家调节工资收入差距的盲点和难点。 3.中国经济的不均衡性也是造成低工资现象的重要原因。从一般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从低工资到高福利(包括高工资)的发展轨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出现转变的转折点,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随之而来的职工文化素质与劳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换言之,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附加值产业的转移。这种转移并不是一曲“欢乐颂”,而意味着产业的淘汰和劳动者技术与素质的提升。显然,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还仅仅是一种愿景。 七.建议 1.引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劳动者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工资集体协商中,要提出工资指数化要求,即按照CPI指数调整货币工资,保证广大职工实际收入和基本生活不下降。 2.加快制定工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建立和实施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激励机制、工资保障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3.通过不断培训职工,职工自身也要努力、主动地学习,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