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1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时数或周数:12周 学分数:4
大纲主撰人:魏云鹤 编写日期:2004/10/20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材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
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并进行各种实习和课程设计
之后,在校期间进行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最强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
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识去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该
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校进行最后一次综合性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化
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科研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设计(论
文)是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依据。
2、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本
2

专业的科研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作风的
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思路和设计思想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
好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案设计和论证、实
验设备仪器的安装与调试、实验数据的分析、测试和处理以及外文翻
译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撰写设计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工程实
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 学生应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各种专业知识,
分析和解决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实际问题,按时完成全部
设计任务。
2、 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按教育部规
定,学生需上交5000汉字(或10万英文字符)的译文,并附交原文,
译文内容应与课题紧密相关。
3、 尽量将计算机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当中,如编程、计
算、辅助设计、辅助绘图等,上机时间一般不少于40机时。
4、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报告或毕业论文。
三、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3

1、 选题原则
(1)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
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全面的训练。
(2)课题必须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结合生产、科研和
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
(3)课题应尽可能反映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水平,
有一定的创新性。
(4)课题难度应适中,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
生经过努力能够按时完成。
2、选题范围
(1)导师纵横向科研项目中的局部或阶段性研究课题、工程设计。
(2)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3)已有理论或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研究;
(4)已有理论或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创新性设计;
(5)生产实际中现有方法、工艺及设备的改进与设计;
(6)化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研究与工程设计;
(7)化学工程专家系统及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厂辅助设计等软件
的开发;
(8)实验室建设方面,如试验用设备仪器的设计、制作和改造等;
(9)解决社会生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热
点问题的研究;
(10)其它属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范围的符合毕业设计(论文)
4

要求的课题。
3、课题的审定
(1) 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能超过5人。
(2)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于第七学期第十五周之
前提出,并用书面形式陈述课题名称、来源、性质、主要内容、难易
程度、设计(试验)地点、所需学生数(一般每生一题,若多生同题,
在内容上应有明确分工),报所属研究所。
(3) 研究所或学科组于第十六周之前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各指
导教师提出的课题进行初步论证,对过难、过易或不符合教学基本要
求的课题,应提出改进性意见,或予以取消。
(4) 经研究所或学科组审查确定的课题应于第七学期末汇总上
报到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发布。
3、学生选题办法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报名情
况选择学生,若学生分配不合理,研究所有权协调、确定各课题学生
名单。
各课题学生名单最迟于第八学期第一周内向学生公布。选题、学
生落实后由研究所负责填写《山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落实情
况统计表》,上报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
1、指导教师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填好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并发给学生。
5

2、毕业设计(论文)的调研主要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文献查阅、
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后的5周内,按学院
规定的表格形式提交课题调研报告(包括文献综述、课题的目的意义、
主要创新点等)以及大致的实验方案(包括完成课题所需用的实验方
法、技术路线、预期结果,以及实验的大致进度安排),由研究所所
长填写审核意见后,以研究所为单位统一上报本科教务办公室备案,
作为今后检查课题进展情况的依据。
3、指导教师定期检查设计(实验)进度(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
2小时),对设计(实验)方法进行质疑、答疑和指导,学生可利用
这段时间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和请教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在设计或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设计(实验)
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地纪录实验数据。
5、学生应及时整理设计文件或实验数据,及时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尽早采取对策。
6、一般最后3周为撰写设计报告或论文以及答辩的时间。
五、
毕业设计(论文)的态度和纪律
1、尊敬教师,服从领导,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教师及实验室人员
的指导,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保证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若晚上加班应征求实验室同意。
3、遵守请假制度,有事要请假。因处理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
事宜需离开实验室的,应向指导教师请假;因病或因私请假的,三天
之内由指导教师批准,超过三天需系主任批准。无故缺勤者以旷课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