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纺织工程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1.1概述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俩个方面;一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二是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和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
我们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
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我们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
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我们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
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仍要有较宽的知识面且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
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
毕业设计是我们高校毕业生离开校园前的最后一堂专业课,会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大学四年写上自己理想的篇章。
为此,我会竭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来,设计出符合专业要求和社会时代发展要求,做出让老师满意的设计出来。
希望我的毕业设计能够为我大学四年来的学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能为我的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我国是纺织品的进出口大国,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颇深,涤棉混纺拥有了涤棉的优越性能,提高了织物的服务性能且扩大其服装的适用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纺织工业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体系完整、结构不断调整优势,大规模吸引先进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开拓国内国际俩个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细布是采用平纹组织织制,系用细特棉纱、粘纤纱、棉粘纱、涤棉纱等织制。
其特点是布身细洁柔软,质地轻薄紧密,布面杂质少。
市销的细布主要用作同中平布。
细布大多用作漂布、色布、花布的坯布。
加工后用作内衣、裤子、夏季外衣、罩衫等面料。
目前,细布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可是对此纱线号数仍有待研究。
1.2设计依据及意义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工厂实习联系实际情况,先确定研究题目(5.9万锭650台织机J13*T/C15,340*400cm的中平布),再根据题目全面展开,对厂址的选择、总平面的布置、原料的配备、纺部织部各工艺的设计和计算、各机器的选择、排列及整体布局进行具体设计,广泛收集资料,把握大局,紧扣细节,结合老师指导进行细致深入研究,使课题具有使用价值。
平布是所有织物组织的基础之一,平布分为粗平布、中平布和细平布三种。
平布有布面平整,布身厚实,监牢耐用,组织简单,手感柔软,质地轻薄等特点。
该设计题目将四年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总结。
为将来毕业设计以及厂房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
1.3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如下:5.9万锭650台织机经纱J13tex纬纱T/C14tex经密为340根/10cm、纬密为400根/10cm,幅宽155cm的棉纺厂设计。
1.4毕业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为以下四个方面:1.纺部的设计:生产纯棉精梳13tex和14tex(T65/C35)涤棉混纺纱;根据产品的特点,合理选定生产车间工艺参数,机物料的衔接,设备的选择,机器的排列及其他工艺参数。
2.织部的设计:生产340*400幅宽155cm的涤棉混纺平布(T65/C35),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织厂内各工序设备,各工序参数及车间机台排列等。
3.全厂的设计:厂址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及厂房的型式;说明所设计厂房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任务的简单论证,建筑概述,采暖、电气、给湿、通风等方面的考虑或提出要求;论述所设计的工厂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新技术的应用。
4.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如各部分机器的配台,定员设计,水、电、占地面积等经济指标的核算。
第2章总平面布置及厂址选择2.1建厂地区条件厂址的选择是拟建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步骤,是建厂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就是在几个拟建厂的地区、地点范围内,对建厂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分析比较之后,确定具体的建厂位置。
为此,我也进行了大量详细的调查,经过仔细的分析后,我确定了设计建厂位置在徐州。
徐州,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经济30强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成长竞争力居全国首位,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二线城市之一。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俩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2.1.1自然条件1.地理条件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
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地质条件该地区属于平原地区,地质结构良好,没有频繁的地质运动,无断层、石灰岩溶洞和地下暗流,地下水位稳定,其地质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大面积厂房建设的需要。
2.1.2技术经济和社会协作条件1.能源和交通:厂址选在徐州即发工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徐州,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经济30强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2.给水和排水:给水和排水均由市政府专线供应及排放,结合自打水井,水源十分充足,排水能够排往工业区污水排放主干道。
一般棉纺织厂公用工程的需用量约如表2.1.1-1。
表2.1.1-1棉纺织厂公用工程需要量项目用水量用汽量用电量冷冻量单位m3/日t/h kW kW6.5万锭1100 2 5000 3000棉纺厂3.社会协作:徐州为一个以轻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城市,纺织业也飞速发展,以徐州为中心辐射周遍地区,这样形成了个轻纺基地,便于其他企业进行集中采购,徐州是一个世界文明的城市,这样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投资者,使徐州的整个工业蓬勃发展,这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是自我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加快了中国纺织走向世界的脚步。
2.2总平面布置纺织工厂的总平面布置是根据可行性方案确定的规模、选定的厂址布置厂区,来合理安排生产区和其它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上及地下管线、绿化等设施的平面和竖向位置,以组成一个总体,达到有利生产的方便。
2.2.1设计总平面图布置应考虑的因素1.总平面图设计应在总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和自然条件,将全部建筑物、构建物、堆场、运输路线,工程管线、绿化设施等综合进行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远近结合、合理紧凑。
2.应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生产作业路线短顺,且且尽量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以方便场内运输。
3.厂区要考虑功能分区,各种辅助和附属设施要靠近所服务的车间,各种动力供应设施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
4.构、建筑物尽可能合且布置,力求外形简单。
5.厂区建筑群体要适当美观、协调,使环境条件良好。
6.总平面设计应为施工方便创造有利条件。
2.2.2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1.主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布置时以主厂房为中心,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要求,将各种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分布在主厂房周围的合适位置上,是货物运输方便。
2.原棉仓库、废棉仓库应靠近生产厂房的分级室,成品仓库靠近工厂成品出口处。
原棉仓库附近应留有一定面积的堆场。
机物料仓库也可和机修车间靠近,其位置选择在人流教少的地段。
有水运条件的仓库应靠近码头。
3.锅炉房的位置和负荷中心要靠近使供热管线短捷。
结合地形,尽量采用重力回水。
它和其他建筑物之间要有一定地间距。
4.制冷站宜靠近细纱车间,条件可能时,冷却塔和站房建在一起,以缩短管线。
5.给排水建筑物、构筑物最好能集中布置。
6.机修车间及其配套车间的建筑物最好集中布置,且设置一定的露天堆场。
7.电瓶车库和卡车库可合且建筑,配置在仓库附近,消防车库和汽车库若合建在一起则应各留车辆出入口,车库大门离主通道边缘应不小于2.2.3建筑物之间距及厂内道路1.建筑物之间距建筑物互相之间的间距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密切关系,根据规范规定,俩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如表2.1.5-1。
表2.2.3-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单位:m本身建筑物相邻建筑物耐火等级Ⅰ、Ⅱ级Ⅲ级Ⅳ级耐火等级ⅠⅡ级13 15 19Ⅲ级15 19 212.建筑物和锅炉房、煤厂的间距锅炉房一般距厂房或仓库、油库25~30m,锅炉房和煤场的间距,应根据煤场储煤量及锅炉房建筑物耐火等级,按防火要求的规定,应留有如表2.1.5-2间距。
表2.2.3-2建筑物和煤场之间的间距单位:m名称堆存容量(T)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煤场Ⅰ、Ⅱ级Ⅲ级Ⅳ级100~5000 6 8 10>5000 8 10 123.给排水建构筑物的间距要求:水泵房和贮水池中心距15-20m贮水池和贮水池中心距25-30m水塔中心和水泵房中心距15m水塔中心和贮水池中心距20m深井四周防护距离≥20m4.其他间距乙炔车间须单独设置,和机修间的间距约3-5m围墙距建筑物之墙的最小间距为4m5.建筑物至路边最小距离项目至厂区路路面边缘最小净距(m)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无出入口时 1.5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有出入口时 3.0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有电瓶车出入口时 6.0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有汽车引道时8.02.3厂房形式工地占地面积较大,室内车间的温湿度受室外气温变化的影响大。
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车间室内光线的影响本厂采用无窗厂房,厂房东西宽度受天沟坡度的影响,天沟宽度全长不宜超过140米单侧送风不宜超过70米,纺厂厂房跨度最好控制在9.9米。
织厂跨度最好控制在24米2.4空调选择依据空气的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生产影响很大,这是由于温湿度和纤维的性能(强力、伸长度、导电性、柔软性、回潮率、摩擦系数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