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

教学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学生自制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

2.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出示教学挂图,师边放录音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

)2.引出歌名《大鹿》师: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

三、新歌学习1.播放录音范唱带。

2.歌词学习。

(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

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

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

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

(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学唱歌曲(1)师弹琴,学生小声跟唱。

(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

“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3)教师教唱四、歌表演:1、学生听歌曲,自由表演;老师表扬做的好、有表情的学生。

2、老师带领学生根据歌词意思自己创编动作:六、总结下课:你们表演得太好了,通过学习歌曲和表演,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团结起来力量大,团结友爱,乐于助人,遇到事情不胆小,要勇敢等等。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表演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主旋律的音准、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在音乐声中,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1、发生练习:1 2 3 4│5 —│5 4 3 2│1—‖鲜花爱雨露, lu lu lululu。

三、导入:同学们,你们愿意听童话故事吗你能讲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吗同学们知道的故事人物真多,接下来,老师将要把你们带入到美丽的童话世界,你们去哪里寻找更多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

四、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教师播放多媒体,聆听歌曲范唱看动画人物。

提问:歌曲中都唱了哪些童话人物?2、聆听歌曲第二遍,感受的速度与情绪。

3、让学生了解这是首合唱曲。

4、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动画人物吗?听歌曲,任意表演你喜欢的动画人物。

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五、童话故事表演1、喜欢相同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到一组,选择喜欢的童话,在音乐背景下排练,自己选择表演形式。

2、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去,与他们一起讨论、编排。

3、各小组展示。

六、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小红帽》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律动表演。

(二)欣赏一段表现森林的音乐,启发学生创编森林的音响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老师启发学生用肢体、打击乐器创设森林情境。

二、学唱《小红帽》(一)感受歌曲1.教师范唱,学生说说小红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内容。

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

(二)学唱歌曲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

4.歌曲处理(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

三、小结:回家把学会的歌曲唱给家长听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快乐的游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

把握歌曲的情绪。

2、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

(出示课题)三、学唱歌曲《数蛤蟆》1、听范唱:提问:歌曲的情绪?2、识谱(出示谱)(1)师生一起数小节(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3)师生接唱歌谱3、读词: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4、唱词:(1)师生接唱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小结: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

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

保护环境,靠大家。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歌曲欣赏:《布老虎》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表现的内容。

2、聆听《士兵进行曲》,能按节拍敏捷的做出种种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1、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的目的。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三、新授1、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2、引导学生说出小时侯玩过的动物玩具。

(同学们回答)3、初听,让学生安静的欣赏。

4、复听,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貌似凶猛的,一个温柔可爱的。

四、活动1、聆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并做动作。

播放歌曲,感受形象与情绪。

教师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

3、师生合作。

(反复练习)4、学生分组比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

五、在声中,学生列队行进,模仿玩具兵的形象走出教室。

(下课)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大头娃娃》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重难点:1.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2.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4.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

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5.表现歌曲(1)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6.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

2.欣赏管弦乐曲《布老虎》。

教学目标1.能随着《布老虎》的音乐展开想象,初步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进行曲》音乐的基础上,能按节拍敏捷地作出种种动作。

教学过程1.出示布老虎的图片或实物后,初听管弦乐曲《布老虎》。

2.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

3.复听《布老虎》,引导学生分辩两个不同的“老虎”主题,一个是貌似凶猛的,一个是比较温和的。

4.初听《士兵进行曲》,感受其进行曲的律动。

5.请学生仔细观赏课本上的图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

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

6.教师随音乐作示范。

7.这个练习的难点是既要做动作,又要念出声音,两者要密切配合,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可带领学生先随音乐学做动作,再同时念出声音。

这段音乐一共有八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如只做一遍动作,可用第1、2、7、8乐句,即:如连续做两遍动作,可用整首曲子。

8.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整齐。

9.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行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将掀起本节课的高潮。

10.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理发师》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理发师》,并且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理解劳动的愉快。

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3、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

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

2、通过学习歌曲和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电子琴脸谱纸剪刀沙锤吹风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热身舞蹈,《饼干歌》2、导入:伴随着乐曲,我跟随音乐做理发师的动作,学生猜一猜,揭示课题:《理发师》。

二、新歌教学1、在学新歌之前啊,需要同学们了解两个乐理知识,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出示课件。

(1)连音线的感知学习(2)休止符的感知学习2、欣赏歌曲(出示歌谱)1)、首先我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并启发同学们,边听边想:老爷爷在给别人理发的时候心情会怎样为什么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理发师》,教师用沙锤、剪刀为歌曲配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