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项目外包管理办法修订记录
审核记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公司软件开发项目外包业务流程顺畅合理,规范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外
包人员的行为,确保软件开发项目外包期间公司的资产安全,维护公司利益,实现软件开发项目外包的战略目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外包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软件开发项目外包业务,主要是指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经营目
标,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约定由外部IT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为“外包商”)提供的某些软件开发的部分工作或全部工作。
第二章外包软件开发人员管理
第四条外包商必须是拥有法人资格,从事行业相关软件开发的国内、中外合资、
外资和独资公司。
外包商必须经过公司的初步资质评估,评估结果合格。
第五条外包商必须成立3年以上,注册资金不能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第六条外包商必须在最近三年的财务状况良好,每年税后净利润在币以上。
100 万元人民
第七条外包商必须有成熟规范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规范,必须通过了CMMI3 或ISO9000 以上的认证,获得了相应机构颁发的证书。
第八条外包商必须在行业内就拟参与项目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成功案例。
第三章外包软件开发项目流程
第九条业务部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或者外部要求,提出相应业务需求,并进行业务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确定业务是否可行以及是否需要立即进行。
第十条产品研发部在分析业务需求后,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将项目进行软件开发外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此项业务是否需要利用公司没有的设备、生产系统、专业人员及专门技术;
2.产品研发部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时间以及技术等)来完成本业务;
3.此项业务软件开发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财务成本等);
4.此项业务软件开发外包能够产生比自主开发更多的利益等。
第十一条产品研发部在确定软件开发外包后,编制项目开发计划书,计划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外包的背景,如公司外部环境要求及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2.外包内容,将部分还是全部开发工作交由外包商提供;
3.外包的具体实施计划;
4.外包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5.其他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选择承包方
1.计划财务部发布投标公告,发放《外包项目竞标公告》及相关材料。
有意参与竞标的外包商应在指定期限之内提交《投标书》及相关材料,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解决方案、实施计划、资源配置、报价等。
2.产品研发部与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一同对外包商进行资质预审,评估外包商的综合能力。
评估因素
主要包括4 个方面:
1)外包商类似项目的经验、服务能力、资格认证和信誉;
2)外包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3)外包商的性价比是否合适;
4) 其他因素。
3.确定标底并进行公开招标。
4.评标小组进行开标、评标、定标。
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给出候选外包商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会同相
关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分析与候选外包商建立外包合同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出一
家或几家公司作为软件开发外包商。
5.商务谈判小组和外包商就《外包项目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谈判,达成共识,由合同双方代表签
署《外包项目合同》。
第十三条产品研发部与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合同约定,为外包商提供必要协作条件,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和评估项目进展情况。
第十四条项目结束或合同到期时,产品研发部与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包工作进行验收。
如外包商最终提供的产品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及时告知外包商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与外包商就最终产品达成一致后,由外包商提交费用支付申请,归口管理部门对申请书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审批,支付外包商费用。
第十六条对于因外包商原因导致外包合同未完整履行的,依据合同条款及公司相关制度向外包商索赔。
第十七条软件开发外包授权审批制度参照公司相关审批制度。
第四章外包软件开发项目现场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公司将每年对参与项目外包的合作商进行一次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未来继续合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九条外包商需与公司签订《公司商业保密协议》,此协议将作为合同的附件,
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外包实施人员变更,外包商需提交《公司外包人员
变更申请表》,经公司批准后,才能进行变更。
第二十一条外包实施人员需在公司统一安排的外包区域进行办公,需遵守《公司外包
人员现场实施行为准则》。
第二十二条外包实施人员需如实填写《公司外包技术人员信息登记表》,签名后交公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外包实施人员需遵守公司的出入管理制度,进行出入登记。
第二十四条外包实施人员需填写《公司外包人员承诺函》,承诺保守商业秘密及公司
的各种规章制度,签名后交公司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产品研发部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