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会计继续教育真题

2015会计继续教育真题

2015年继续教育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部门预算编制中,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级科目。

A.类B.款C.项D.目A B C D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

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2.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级科目。

A.类B.款C.项D.目A B C D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

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3.下列各项中,关于预算编制的审核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业单位提出预算建议数,需经主管部门审核B.事业单位预算要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C.事业单位预算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才能执行D.事业单位事业收入预算可以由单位自己决定,无需报审A B C D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

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4.一个单位将其全部财产分割,解散原单位,并分别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新单位中的行为是()。

A.划转B.新设分立C.合并D.撤销AB C D答案解析:新设分立,又称解散分立,指一个单位将其全部财产分割,解散原单位,并分别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新单位中的行为。

5.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的表述( )。

A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 .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 .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 .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A B C D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6.下列项目中,不正确的是( )。

A .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应当配比B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C .支出或者费用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D .财务报告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编制情况等的结构性表述A B C D答案解析: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财务报表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等的结构性表述。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原则的是( )。

A .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 B .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的原则 C .重点性原则 D .绩效性原则A B C D答案解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原则有:合法性原则、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性原则、绩效性原则。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事业单位支出的是( )。

A .事业支出、 B .财政支出 C .经营支出D .其他支出AB C D答案解析: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9.国债余额管理的主体是( )。

A.国家财政部B.全国人大C.审计署D.中纪委A B C D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4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10.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始于()年。

A.1994B.1998C.2000D.2003A B C D答案解析: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始于2003年的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11.下列各项中,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正确说法的是()。

A.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要遵循合法性原则B.事业单位预算应与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目标相一致C.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D.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只能使用增量预算法A B C D答案解析:D选项不正确。

增量预算法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之一。

12.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比例设置预备费。

A.2%-4%B.1%-3%C. 4%D. 5%A B C D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13.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依据B.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依据C.没有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A B C D答案解析:绩效评价的结果是绩效预算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14.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自评工作时,在指标设定上需要()。

A.全部照搬财政部设定的共性指标B.全部自由决定指标设定C.参考财政部门的共性指标,与财政部门协商设定个性指标D.由第三方机构设定指标A B C D答案解析:见课程讲义内容。

15.绩效评价的“绩”,是指()。

A.产出B.效果C.业绩、功绩D.预算A B C D答案解析:“绩”,指成绩、业绩或功绩,具体指完成的工作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收入的有()。

A.财政补助收入B.事业收入C.上级补助收入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A B C D E根据新规则第十五条的规定,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2.下列属于地方收入预算编制的原则的是()。

A.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B.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原则C.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原则D.按需分配原则A B C D E3.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负债管理内容的有()。

A.合理稳健确认单位的负债比例B.负债分类管理C.建立健全负债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D.风险控制A B C D E答案解析:事业单位负债管理内容主要有:合理稳健确认单位的负债比例;建立健全负债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负债分类管理;风险控制。

4.下列表述中,属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创新的有()。

A.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B.严格了投资管理C.加强了财务监督D.财务分析多元化A B C D E5.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

A.基本支出绩效评价B.项目支出绩效评价C.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D.地方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A B C D E6.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财政制度的三个支撑的是()。

A.现代预算制度B.现代税收制度C.现代国债制度D.支出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A B C D E7.下列理论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的是()。

A.花钱买服务的预算观B.委托代理理论C.结果导向管理理论D.过程管理理论A B C D E8.绩效评价的实质是()。

A.不该办这事?(目标)B.多少钱办?(预算)C.是否值得?(评价)D.项目的选择A B C D E9.影响绩效评价结果公信力的因素包括()。

A.指标设定是否科学B.工作方案是否合理C.评价的时间长短D.是否是专家进行的评价A B C D E10.下列各项中,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核定收支B.定额或者定项补助C.超支不补D.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A B C D E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进的非自用材料发生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转入待处置资产时,按照存货的账面余额与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的合计金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存货”科目,按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对错答案解析: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进的非自用材料发生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转入待处置资产时,按照存货的账面余额与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的合计金额,借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按存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事业单位编制预算时,必须将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对错3.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包括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账款。

()对错答案解析:新制度设置了“应付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不包括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应付账款。

4.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偿还性资金。

()对 错答案解析: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5.“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季度终了,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 )对 错答案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月度终了,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6.各级政府在预算管理中,需要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

( )对 错答案解析:《预算法》第68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7.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

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对 错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二)转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

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撤销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合并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五)分立的事业单位,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事业单位,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8.在预算执行中,地方各级政府因上级政府增加不需要本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属于预算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