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部分简答题目包含以下几大类内容:一.数制变换,运算,码制等二.微机组成、结构、总线三.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大小模式构成和总线周期四.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五.存储器组成、分类、性能、特点六.接口技术与中断技术一、数制变换,运算,码制、补码运算、溢出判断等A类:1.溢出与进位不同点?答:进位是指运算结果的最高位向更高位的进位,用来判断无符号数运算结果是否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最大无符号的范围。
溢出是指带符号数的补码运算溢出,用来判断带符号数补码运算结果是否超出了补码所能表示的范围。
2.什么是组合的BCD码?什么是非组合的BCD码?答:组合的BCD码是用一个字节表示2位BCD码。
非组合的BCD码一个字节仅在低四位表示1位BCD码。
3.简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4.简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
5.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正、负号。
答:数的最高位为符号位,并且用“0”表示正;用“1”表示负。
6.计算机中机器数有哪些常用的编码形式。
答:常用的编码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B类:1.原码、反码和补码是怎样定义的。
答:原码的定义:一个数的原码其尾数就是该数的真值,其最高位用来表示符号,“+”和“-”分别用“0”和“1”来表示。
反码的定义:对于正数它的反码等于原码,对于负数它的反码等于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余各位取反。
补码的定义:对于正数它的补码等于原码,对于负数它的补码等于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其余各位取反后加一。
2.在计算机中,BCD码的加减运算是按什么规则进行调整的。
C类:1.简述汉字的编码规则。
答:GB2312国标字符集呈二维表,分成94行×94列,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
每一个汉字或符号在码表中都有各自一个惟一的位置编码,该编码就是字符所在的区号(行号)及位号(列号)的二进制代码(7位区号在左、7位位号在右,共14位),也称为汉字的区位码。
因此,字符集中的任何一个图形、符号及汉字都用唯一的区位码表示。
为了不影响已经约定好的数据通信规程,将区位码的区号和位号都加 32(即 100000),变换成对应的国标码。
2.计算机中数字的小数点是如何表示的。
答:有两种表示方法,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
二、微机组成、结构、总线A类:1.试说明微机的工作过程?答:当开始运行程序时,首先应把第一条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赋予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然后机器就进入取指阶段。
在取指阶段,CPU从内存中读出的内容必为指令,于是,数据缓冲寄存器的内容将被送至指令寄存器IR,然后由指令译码器对IR 中指令的操作码字段进行译码,并发出执行该指令所需要的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
取指阶段结束后,机器就进入执行指令阶段,这时CPU执行指令所规定的具体操作。
当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转入下一条指令的取指阶段。
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直到遇到暂停指令时结束。
2.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3.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4.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5.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6.假设四种CPU主存地址分别为16根、20根、24根以及32根,试问每种CPU可寻址内存多少字节?解:64K字节,1M字节,16M字节,4G字节B类:1.什么是微机总线。
答:笼统来讲,就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号线。
计算机的总线,都是有特定含义的。
如“局部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等。
2.总线标准的特点有哪些?答:①具有公用性,同时可挂接多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模块;②在机箱内以总线扩展插槽形式提供使用;③一般为并行传输;④定义的信号线多,且齐全,包括分离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线以及电源线。
3.通常总线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①局部总线是介于CPU总线和系统总线之间的一级总线。
它一侧直接面向CPU总线,另一侧面向系统总线,分别由桥接电路连接。
局部总线又可分为专用局部总线;VL总线;PCI总线。
②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内部各部件(插板)之间进行连接和传输信息的一组信号线。
如ISA和EISA就是构成IBM-PC X86系列微机的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所特有的总线,由于它用于插板之间连接,故也叫板级总线。
③通信总线是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组信号线。
如微机与微机之间,所采用的RS-232C/RS-485总线;微机与智能仪器之间,所采用的IEEE-488/VXI总线,以及近几年发展和流行起来的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USB和IEEE1394通用串行总线等。
但是,与其把这种总线叫做通信总线,还不如把它叫接口标准更合适,因为它们更符合接口标准的特征。
C类:1.简述总线传输的过程。
答:总线完成1次数据传输,一般分为4个阶段。
①申请阶段:当系统总线上有多个主模块时,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要提出申请,由总线仲裁机构确定把下一个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授权给哪个模块。
②寻址阶段:取得总线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打算访问的从模块的存储器地址或I/O端口地址及有关命令,使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开始启动。
③传数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由源模块发出,经数据总线流入目的模块。
④结束阶段:主从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系统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
2.总线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答:①同步方式,②异步方式,③半同步方式,④分离方式。
三.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大小模式构成和总线周期A类:1.何谓逻辑地址,何谓物理地址?如何由逻辑地址求物理地址?答:逻辑地址是16位的相对地址,其表达形式有“段地址”和“段内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是20位绝对地址,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唯一的。
CPU与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在地址总线上提供的20位地址信息称为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逻辑地址×10H+段内偏移地址。
2.EU与BIU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协同工作?答:EU是执行部件,主要的功能是执行指令。
BIU是总线接口部件,负责与片外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传输数据。
EU经过BIU进行外部数据的访问,BIU为EU提供将要执行的指令,EU与BIU可分别独立工作。
3.8086存储器结构分哪4个逻辑段?各种逻辑段分别是什么用途?解:在8086存储器结构中有4种逻辑段,分别为: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附加段。
代码段用于存放程序;数据段和附加段ES用于存放数据;堆栈段SS用于存放数据(包括暂存数据和保护现场的数据)。
B类:1.8086系统复位时,系统的初始状态有什么特征?答:8086系统复位时: ①标志寄存器值为0,其结果禁止中断与单步方式;② DS、SS、ES和IP寄存器值为0;③ CS寄存器值为FFFFH。
2. X=35H,Y=76H,进行X+Y和X-Y运算后,状态标志位各位的状态是什么?解:X+Y=0ABH,各标志位分别为:OF=1,SF=1,ZF=0,AF=0,PF=0,CF=0。
X-Y=0BFH,各标志位分别为:OF=0,SF=1,ZF=0,AF=1,PF=0,CF=1。
3.标志寄存器FR的状态标志位各位的含义是什么?答:状态标志位包括CF、PF、AF、ZF、SF和OF;其中① CF为进位标志位,表示算术运算指令执行之后,运算结果最高位(字节运算时为第7位,字运算时为第15位)若产生进位或借位,该标志置1,否则置0。
② PF为奇偶标志位,运算指令执行后,运算结果中1的个数为偶数,该标志置1,否则置0。
③ AF为辅助进位标志位,加法运算过程中,若第3位有进位,或减法过程中,第3位有借住,则AF=1,否则AF=1。
④ ZF为零标志位,运算指令执行之后,若结果为0,则ZF=1,否则ZF=0。
⑤ SF为符号标志位,它和运算结果的最高位相同。
SF=1表示负,SF=0表示正。
⑥ OF 为溢出标志,若本次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否则OF=1。
4.标志寄存器FR 的控制标志位各位的含义是什么?答:控制标志位包括IF 、DF 、TF ;其中① IF 为中断标志位,该标志用于控制可屏蔽的硬件中断。
IF = 0,可接受中断;IF = 0中断被屏蔽,不能接受中断。
该标志可用指令置1或置0(复位)。
② DF 为方向标志位,该标志位用于指定字符串处理指令的步进方向。
当DF = 1时,字符串处理指令以递减方式由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进行;当DF = 0时,字符串处理指令以递增方式,由低地址向高地址方向进行。
该标志可用指令置位或清零。
③ TF 为单步标志位,TF = 1,表示控制CPU 进人单步工作方式,此时,CPU 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就自动产生一次内部中断。
单步中断用于程序调试过程中。
5. 请将如下逻辑地址用物理地址表示:(1) 0FFFFH ∶0000H ;(2) 0045H ∶0018H ;(3) 2000H ∶0600H ;(4) 0B821H ∶3456H 答:用PA 表示物理地址,PA =段基地址×16+偏移地址(1)PA =0FFFFH ×16+0000H =0FFFF0H (2)PA =0045H ×16+0018H =00468H (3)PA =2000H ×16+4600H =24600H (4)PA =0B821H ×16+3456H =0BB666H6.某程序数据段中存有两个数据字1234H 和5A6BH ,若已知DS =5AA0H ,它们的偏移地址分别为245AH 和3245H ,试画出它们在储存器中的存放情况。
答:偏移地址为245AH 的字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PA =DS ×10H +EA =5AA0H ×10H +245AH =5CE5AH偏移地址为3245H 的字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PA =DS ×10H +EA =5AA0H ×10H +3245H =5DC45HC 类:1.若8086CPU 工作于最小模式,试指出当CPU 将AH 的内容送到物理地址为 91001H 的存储单元时,以下哪些信号应为低电平:M/ 、 、 、 /S7、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