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38-39 页例
1-例 2.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 用不同的
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 能力,建
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悟 生活与数
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征辩认角。 难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
三角板、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图形呀?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 些图形藏起
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 (玩猜一猜游戏)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角吧!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主题图 ) 下课了,我们的校园真热闹,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看看他们 都在做什
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 1 :老师拿的三角板。 生 2 :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
生 3 :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
生4:我了现球门上有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有的我都没有发现。是啊,角在
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 不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三、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
.找生活中的角 师:其实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周围哪些
2
物体 表面也藏有角?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同桌看一看 . (生活动
)
师 :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
师: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只要你们用数学 的眼光去观察,
就能发现更多的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从实例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建立角 的表象,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
2.摸角(认识数学中的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先摸一摸再看一看角是怎样的? 生 1
:
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生 2 :它是由两条直线组成。 师:嗯,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
一下,看看手心上 留下了什么?
生:一个小圆点。
师:它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顶点” ,课件出示小圆点, 这就是
一个角了吗?
生:不是,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演示)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边”。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 “角”, 让我们给刚才这些实物脱掉美丽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隐去实物图出现几个大小 不同的角)请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他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也就是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我们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那
现在老师就用这两条边给小朋友们变 魔术了,仔细看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呀?
3
.画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你们会画角吗?课件出示画角儿歌。 学生齐
读:小小角, 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 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师用电子白
板演示画角,并把边延长,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板书) 然后转动一条边,使
角的口张大:说明: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 (板书)
3
师:请拿出三角板,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师: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
向画两条直线,就构成了一个角。
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角,教师巡视。
找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让学生把画好的角用投影展示一下,让生评价。
四、 知识巩固,课堂闯关。(课件)
第四关:巧手做角
师:小组合作,用我们玲巧的小手,开始折角做角吧!做好以后再比一比谁的角大 谁的角
小?(生活动并玩角)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究的过 程,激发
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
五、 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小结:我们认识了角,还知道
1
、 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 角的大小只与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作业设计:
老师留一项作业,在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在家里,无论走到哪儿,都用我们明亮 的眼睛,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都在哪儿?并且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听。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
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的大小只与角的张开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